“现在到处都是小清新,到底是要多清新!”台湾歌手陈珊妮这句话是针对台湾音乐界有感而发,也有人认为她在影射小清新“教母”陈绮贞。其实,不针对台湾音乐界,这句话也说得通。像台湾电影界,一直有着小清新的传统,《海角七号》当然小清新得一塌糊涂,就连《艋舺》也被认为有一种“灰调的小清新”。而在大陆,“小清新”这个词越来越泛滥:报纸告诉你“小资Out了,小清新正当道”,网站上推荐“小清新指数自测”,时尚杂志教你如何“A to Z打造小清新”,房地产商给小年轻推荐 “小清新两居”,空调厂商推销空调,“每天给你小清新”……
如今的“小清新”,既是名词,也是形容词;既是一个族群的代称,也被用来指代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风格,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哲学。是啊,到处都是小清新,到底是要多清新!
“小清新”:从新词到熟词
“小清新”从一个新词变成熟词,也不过几年时间。2006年12月,豆瓣网出现“小清新”小组,组员自称“清新小草”,建组的初衷是分享清新派的独立流行音乐(Indie Pop)。在“清新”前加一个“小”字究竟是谁的创造已经无法考证,但“清新小草”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新词用来概括自己喜欢的歌手及其音乐再适合不过:自然卷、苏打绿、张悬、陈绮贞、林一峰、曹方……它可以理解为“小小的、不高调的清新”,也可以理解为“小众的、少人喜欢的清新”,它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人觉得很带感。
定义和解释一个概念显然不是小清新们愿意干的, 因为那样就不小清新了。在“小清新”小组,不断有人发帖问到底什么是小清新,得到的不外是“一种气质”、“一种感觉”这种很模糊的答案(呵呵,这种回答方式很小清新)。还有人问小清新的反义词是什么,答案依次是:重口味、大清新、三俗。小清新如何翻译成英文的答案就更扯了,有人提“xiao qingxin”,有人提“little clear new”……这些都是“小清新”概念尚未厘清的表现之一。
反而是2007年11月创建的“最烦小清新”小组对小清新各种吐槽,无意中相当于给小清新们画像。2009年一位组员总结了12条“清新ers的共同标识”,其中包括“98%是女生,75%上豆瓣”;“她们65%曾经喜欢或者正在痴迷AB或者GJM,以及GJM周边写手。剩下35%则以杜拉斯、村上春树为代表的作家为品味标志。而对于这类作家,她们基本上只知道书名和内容简介”(AB是安妮宝贝,GJM是郭敬明,不知道这些代号当然不够小清新);“她们90%喜欢摄影或者自称喜欢摄影。这90%中有60%喜欢LOMO,必拍素材有三:天空、脚丫子、电线杆”等,最常被引用的则是这一条:“莉莉周是信仰,陈绮贞是活佛。穿条白色棉布裙子,往耳边塞个大耳机,再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儿,往里一站,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再拿个小LOMO一喀嚓,哇塞,文艺了。”——不得不说,这位童鞋披着一张“最烦小清新”的皮,其实内心十分小清新。
两年的时间足以让小清新迅速烂熟,有些描述也就显得过时了。像“98%是女生”这一条应该修正了,现在是不管男女老幼,甚至动物界,皆可小清新——你敢说猫叔不小清新吗?
治愈系的“小清新”
“最早的小清新,以我的考察,是一种音乐风格,以简单随性的小曲子、不插电乐器、女声为典型,如陈绮贞和张悬;在词义的扩大中,又包含进了其他的台系独立音乐,如苏打绿。同时因这些音乐必然伴有的唱片封套扩展到一系列视觉要素,如服饰、摄影风格,进而扩大到电影,如岩井俊二及台湾、日本青春片;许多文学作品也被追溯或命名为小清新,如村上春树等等。”豆瓣网友“胤祥”这样梳理“小清新”的源流。
但为什么“小清新”概念不是在公认的小清新圣地台湾产生,而是在大陆被提出来,然后传播到台湾的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按说,台湾更具备出产“小清新”的条件,像上世纪90年代末,陈绮贞就已经出道;但在台湾,小清新没有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乃至青年人的亚文化。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小清新”主体的80后、90后尚未走上历史舞台,二是网络的推动和抱团效应要到近几年才显山露水。
有国外报道说,中国的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了中年人,没有了梦想,一味求稳,屈服于现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的中国处于急速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现实问题纷纷凸显,年轻人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改变,只能缩到个人的小世界里,通过自娱自乐的方式规避残酷的外部世界,“要赶上世界的愿望就让位于想忘掉自己赶不上世界这个愿望了”(哈佛大学学者林培瑞语)。小清新,装可爱,重口味,都是他们治愈的方式之一。颇有些小清新,强调自己不是愤青,表明自己的无害。
再就是网络的聚合作用。小清新们正是长尾理论的现身说法,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将他们细小而非主流的需求汇集起来,并通过群组等功能,使他们抱成团。豆瓣就是典型例子,2005年创建的它,成为小清新的最重要策源地。通过网络,小清新们日益壮大,并在不断修饰之下构建了一种理想化的、“超真实”的生活方式:“不与一般的世俗低俗的东西过多交集,始终保持最单纯的那一份心境。”他们以为自创了一种生活方式,并认为自己是反消费主义的,但实际上,他们太消费主义了:他们消费的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打包的生活。
前“小清新”时代
小清新首先是一种网络现象,进而发展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当然,说小清新源远流长,也是可以的。小清新的本质,有人说是关注自我、关注内心世界,也有人说它是一种将世界视为美学现象的“道”,不求大悲大喜,但求如沐春风;从这个意义上说,说屈原是中国小清新鼻祖也是说得通的。有网友这样写道:“他的那首《离骚》就是当时的小清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后来这哥们投河更是超脱世俗的小清新行为。绝对不是伪清新,就凭这一点,我崇拜!这哥清新得够彻底,只有屈原临跳河的时候才配说:亲!一定要幸福哦!”
所以,曹植很小清新,曹丕很不小清新;李白很小清新,杜甫不够小清新;柳永、李清照很小清新,苏轼、陆游不小清新;汤显祖很小清新,朱熹太不小清新了;曹雪芹、纳兰性德很小清新,康有为、梁启超不小清新;张爱玲当然是小清新,鲁迅则被多数人认为很重口味,其实这是个误会,树人先生内心还是很小清新的:在《两地书》中,他自称“小白象”、“嫩弟”和“小莲蓬”!
同样道理,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乔治?桑、萨冈、伍尔芙、杜拉斯等人属于小清新,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不属于小清新。作为一个形容词使用,小清新还可以应用到城市、建筑、时尚等各个领域,比如,巴黎是小清新之都,这几乎是举世公认的。
文艺青年摄影装逼指南
【器材篇】
1.变焦没定焦逼;
2.套头没标头逼;
3.小光圈没大光圈逼;
4.短又细没粗又长黑又硬逼;
5.红圈儿金圈儿比没圈儿逼;
6.自己做针孔镜头比红圈金圈儿逼;
7.小卡片没大数码逼;
8.大数码没数码单反逼;
9.数码单反没胶片单反逼;
10.单反没双反逼;
11.逼到双反就够了,再往上太麻烦;
12.玩莱卡哈苏蔡司的都是文艺老头儿,不考虑;
13.全自动没全手动逼;
14.135没120逼;
15.相机型号三四位没一位数逼;
16.最后买个测光表别腰上,注意不要让衣服挡住了……
【实操篇】
1.相机千万不能挂脖子上!这个动作一做立马变身到此一游的大叔大妈。正确的方法是:不用时斜跨在肩上,肩带上的Logo向内;用的时候把肩带绕来绕去缠在手上,手抓相机,这样一看就有专业范儿。
2.千万别拍旅游景点,像北京的天安门、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的小蛮腰、南京的中山陵,等等,拍了就成大叔大妈。
3.没事千万别端个单反躲厕所里对着镜子自拍,那是非主流干的事。
4.摩天轮、云彩、孤零零的电线杆儿还有路灯什么的,能少拍尽量少拍,拍了也别把颜色改得乱七八糟的,改了颜色也千万别在上面加字说自己多寂寞,加了也千万别给别人看——除非你就是非主流。
5.幸运的是,非主流都不会用单反,他们都用手机。
(资料来源:豆瓣网/qwerty)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