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病逝,带走了一个所谓传奇。这位原名山口淑子的女人,以大和民族之身而冒中华民族之名,别人从没怀疑,她也从不自爆。据其回忆自述,理由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与排斥。她既崇敬日本根源,亦热爱中国文化,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不愿意冒犯任何一方。
话是好话,却仍难免惹起疑窦:在中日尚未全面开战的暧昧岁月里,隐瞒身份以方便工作,尚属可解;然而到了中日翻脸、日本鬼子独霸上海的占领时代,你仍不揭露真相,事情便颇不寻常。回看李香兰历史,理应深入考察她与日本人之间的“协作”细节,犹如八卦传媒追查明星艺人如何隐瞒小三或孩子,饶富趣味,更有益于历史。可惜这方面的资料严重欠缺,没有档案,不留记录,像昔时黄浦江畔豪华别墅里的狂欢派对,多少风流与下流,几许春潮与高潮,到如今,烟消云散,没遗下半张纸巾或避孕套。
日本鬼子明白,不能只靠枪炮来霸占你的土地、抢夺你的资源,还须给你一些娱乐,让你活得开心、笑得开怀,始可减低他们的占领成本。而艳丽照人的女明星绝对是最有效的催化剂,男女老幼在戏院里抬头仰望她,官绅名流争相亲近迷恋她,当你有了这么一个斤两十足的筹码,当然要好好利用,怎舍得因揭露身份而把她毁掉。日本鬼子喜欢用什么“桐工作”、“梅工作”、“松工作”等名目称呼各式情报工作,搞不好也有一个“兰工作”,专事保护李香兰的战时名声与形象,让大家继续相信她是中国人,让她的中国歌声轻抚乱世里的战争伤痛,终于,让大家根本忘了这是个乱世。是的,李香兰绝对不是“汉奸”,她只是一个永远做了着数(粤语,划算)选择的爱国的日本女鬼子,却做了许多年的山寨中国人。没人知道,她曾在床上枕上收集过多少上海滩大亨的军政情报,由此替她的日本鬼子同胞打通了多少信息耳目。
日本仔向来擅长假扮中国人收料。战前香港住了大约两千三百个大和男女,大部分以日本人面目处世,做生意、开餐厅、设诊所(湾仔街市旁就有间“马岛医院”,只收日本病人)。他们或许也会把各式情报送回军部,但至少,名正言顺,不必冒充他们打从心底瞧不起的“支那人”。
有些则很不一样,改名换姓,虚设身份,以“支那人”姿态面对世界,说的是国语,吃的是咸鱼,深入打进华人圈子,把一张无边无际的情报网伸得愈大愈好。湾仔大佛口有间文具店,店主李先生自称广东南海人,讲的粤语有顺德口音,为人和善,却懂细致的生活享受,服装考究,穿的是外国料的西装,跟一般粗手粗脚的广东佬截然不同。但街坊们跟他喝花酒、打麻将,玩得开心,也就懒得查问。1942年3月,日本鬼子占领香港后,影剧界人士被召集开会,商讨如何在舞台上和镜头下促进“大东亚共荣”。马师曾的徒弟陈铁善瞄一眼坐在会议桌最上位的人,哗,不得了,不就是那个文具佬李先生吗,怎么摇身一变做了掌权者?
原来李先生原名和久田幸助,军部间谍也,潜伏良久。他曾在中山大学读书,那口顺德腔乃跟家中女佣学来,一直未遭踢爆(粤语,揭露),真不知道是他戏演得太好,抑或陪他吃喝玩乐的中国人都被麻将声和酒精遮蔽了耳朵和眼睛。
类似卧底还真不少。有个家伙叫岩井英一,毕业于同文书院,被派到上海主持文化情报工作,后到香港,改名李明,自认上海人,拉拢小报的记者编辑,夜夜笙歌,于觥筹交错之间,刺探烽烟秘密。日占香港后,此公换上军装,腰挂手枪,不可一世地站在弯腰鞠躬的记者编辑面前,吓得大家双腿发抖。
上当的不只是华人,也有英国鬼子。战前香港的公共场所皆贴“军事秘密,切勿妄谈;敌人有耳,必须提防”标语,但许多英国大兵仍被冒充香港吧女的日本女鬼子骗取情报,翻云覆雨,风雨里隐隐夹带烽烟血腥。据说汪精卫政府的大特务丁默邨曾派手下用美人计从英国鬼子手里取得香港地图,再转交日本鬼子,对进攻香港大有帮助。支那人对付支那人,日本鬼子连伪装的力气也可省下,真是元气勃发到极点。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