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在广州,超级跑车“又”摊上事儿了: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到跑车噪音惊吓滋扰的广州市民占一半之多。如同改装车的遭遇那样,社情民意对高性能汽车有看法、有意见,不言自明。
2012年5月26日凌晨,深圳滨海大道上那起3死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舆论也对涉嫌酒驾超速失控后追尾比亚迪?E6电动的士的日产GT-R大加挞伐,然而诡谲的是,深圳交管部门此后一手狠抓酒驾,另一手则严厉整肃汽车改装,还闹出了由于汽车知识储备不足,屡屡错抓并不违法的原厂高性能车的笑话。
Who?汽车改装,天生违法
这让我想起了早年间港产赛车电影《霹雳火》中,由已故老演员楚原出演的“车王”。那是个用手压一压车尾就能判别是否非法改装,耳朵听一听排气声浪就能判别车型的神话般人物。如果我国交管部门也能引进这样的“特殊人才”,大概前述的执法困境就能避免了。
诚然,我国大部分人民群众对汽车改装和赛车的认知,都源于影视文艺作品:港产片如《霹雳火》,好莱坞大片如《速度与激情》系列,日本动漫如《头文字D》系列。里面的改装车,几乎无一不是罔顾公共安全、所到之处乒铃砰隆;开改装车的人,要么黑社会,要么飞车贼,持械抢劫、偷运毒品、非法赛车,基本无恶不作;即便是GTA、NFS等在青少年人群中大热的电子游戏作品,也几乎无不设计非法勾当;见诸媒体报端,关于改装车的新闻,也几乎无不与飙车、官富二代,甚至酒色钱权交易交杂。而人们对汽车改装“源于生活”的接触,大概就是大街小巷中轰然招摇过市的“街车”了。
如此看来,从“公关”角度,汽车改装可谓天生违法。但是,在正义群众“代表人民”打倒汽车改装再踏上一万只脚之前,我想提醒一下——先不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情况;也不说我国作为汽车零配件生产大国的产业优势,不提其过千亿的产值和国家利税空间,对其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视而不见;甚至装个睁眼瞎,对汽车改装自汽车诞生以来与汽车产业的伴生和统一关系手起刀落——只提一个法理问题——既然汽车改装,尤其是性能改装长得就“违法”,为何又允许各种改装部品堂而皇之地进口和销售?
但是转念一想,其实也不难“温情地去理解”——如果没有“车王”这样的专业人才,连汽车牌子都认不全、连原厂高性能版和街头DIY都不会分的交管当局,又如何能面对一旦开放后技术、安全、法规乃至标准制定等一系列难题?无怪乎,一字记之曰“限”,实乃“初级阶段”为官主政立于不败的法宝。至于西方经济学中“管制=设租”的腐朽没落资本主义理论,我们自不必理会。
Why?汽车改装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所认识的“改装佬”的口头禅是,“不是在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的车不好,而是因为他们总要想自个儿的车更好。对于每一个小时候以拆装家里的收音机或自行车为乐趣的小孩来说,这都是他们与铁疙瘩和线路板对话玩耍的方式。正如许多人换个iPhone就非得上个套,任凭官方的设计如何完美,人们都总是有进一步改造的方案。这些改造是否“改善”,取决于每个个体的审美或需求,但都源自人类天生的器物迷恋,也是盘摩把玩的一部分。
归根结底,汽车改装的终极目的无非两种:一是跟奥运一样,追求“更高(马力)、更快(速度)、更强(性能)”;另一种则更单纯些,就是为了更帅更好看。我们不妨把汽车看作是一个人在公路上的公众形象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去改装性能、外观、内饰、或者配置,都无非是人性的反映,跟淘宝网红们用美图秀秀磨皮瘦脸或者前踢腿嘟嘴神器自拍,女星或齐B小短裙们紧着跑韩国,并无本质差异——毕竟,谁会嫌自己太美呢?
追根溯源,汽车改装缘起于赛车运动,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更换高性能零部件以实现整车性能的显著提升。动漫中藤原拓海之所以能以屌丝车型AE-86力压众多高帅富,除神话般的技术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86更换了丰田官方赛车部门TRD的高转赛车引擎等一系列高性能零部件。
除提升性能外,改装文化中的另一大主题要数外观的个性化改装,通过对车身的色彩和套件、轮圈、灯具、贴纸乃至尾喉及声音的自主选择,车主得以鲜明地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品位,让座驾成为自己在道路上独一无二的“战衣”。
What?自己动手衣食足:DIY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汽车改装在国内仍基本处于胡贴贴纸和拉花的萌芽状态。由于道路安全法规的严格限制,技术门槛更高的车辆性能改装仍旧不能见光,而规范车辆改装的法律法规不仅明显滞后,更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于是整个行业也就只能在改音响装DVD或者GPS的低段位蹑手蹑脚地生存着。
与社会环境类同,国内的汽车改装市场在消费水平上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比亚迪F0、双环小贵族和日产GT-R、BMW M3交相辉映,但审美品位和创意水平则不约而同以屌丝情怀为主要价值取向。由于根本不了解贴纸上的意思,在本田上贴TRD、三菱上贴Nismo、日产上贴RalliArt都不算新鲜的。“改装”一词的意义,在国内神差鬼使地落到了第二个字上面。这估计也算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所以呢,在中国的改装党基本全是DIY族。想要动力强化的主儿,一般就会在引擎上下功夫,他们天天挂在嘴上的词包括:涡轮/机械增压、轻量化曲轴活塞、气缸内径研磨、高性能火花塞等引擎组件以及高流量进排气系统、ECU行车电脑等(知名厂牌:HKS)。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动力系统的改装更多是应用与赛车运动的专业深度改装,我国法规严格限制在道路上行驶车辆对其进行改装。
而由于汽车改装涉及到整车不同总成及零部件之间的整体协调性和互适性,且在零部件升级改装之外,整车和不同总成及分系统的调校往往更考验专业水平,因此汽车品牌的官方改装厂或高性能分部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由于深度参与甚至主导汽车制造商的赛车运动事业,因此官方改装厂对其母公司出品的优缺点有更深的了解,因此对针对性的性能提升改装方案往往更有发言权——比如Mercedes-AMG官方改装出的C63 AMG Black Series:它拥有510hp、4.2秒破百的性能,而奔驰为其取名“暗黑”的意思是,它比普通C63 AMG更凶横邪恶;亦比如宝马的1M Coupe,是由宝马赛车部门工程师主导诞生的超级强化版1系,被誉为史上最好玩的宝马;更比如日产的官方改装赛道版GT-R,它采用了光头胎和赛用悬架,并做了全车轻量化改装,并配备FIA认证的防滚架和安全油箱;而资深改装车迷更不会忘了被称为日本国宝级MR跑车NSX的终极赛道版,经本田御用厂牌的全面改造升级,甚至将其中置横向引擎改为中置纵向,堪称民间改装 NSX 的教科书式范本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部未经任何改装的原厂车的极速,如今都能不太费力地突破200km/h了,口称改装都是为了飙车,搞有罪推定的诛心之论,未免太过简单廉价。
长久以来,国内政策法规对汽车改装是严格限制的。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的交管当局,更是不时对其进行运动式的整肃。微博等社交网络乃至公众媒体上,也是叫骂不断。汽车改装“无法可依”、改装车主和爱好者地下生存的现实,就摆在社会和公众面前。现行法律法规中对改装车的规管无非《道路交通安全法》,其中对涉及车辆性能的改装索性一禁了之,交管部门固然省事,但这实际上将“汽车改装”和“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粗暴地划上了等号,而完全无视汽车改装已经成为驾驶者或车主个性表达渠道的事实。
这个死结怎样解开,还需各方——特别是立法和交管部门拿出诚意,改装群体拿出善意共同解决。毕竟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部未经任何改装的原厂车的极速,如今都能不太费力地突破200km/h了,口称改装都是为了飙车,搞有罪推定的诛心之论,未免太过简单廉价——再者,治理施政如此粗暴颟顸,置《物权法》和《宪法》的法理精神于何地?
最后再捎带手劝那些喜欢在公路上飙车的衙内们两句:你们有钱你们的,一个二个开着原厂GT-R、M3啥的瞎得瑟,老百姓又不懂车,看到红的就说是法拉利,出了事就全算在改装车头上,交警也不分青红皂白地“洗地”——缺德不缺德啊。现在各地各种等级的赛车场越来越多,各种俱乐部租一天搞个Track day也不太贵,真有那点飞街的本事,赛道上见真章。友情提示,1号弯注意别“炒”上墙了,赛道上保险不赔。
改装流派各种 Bigger
初步扫盲贴结束之后,让我们盘点一下改装族的各个流派。
1.街头赛车:它们往往是人民群众戳脊梁牙痒痒的“暴走族”、“飞车党”,但也有不少循规蹈矩的“绅士车手”。一般是为了诸如房车赛、拉力赛、飘移赛或直道加速等不同类型比赛而特别改装的比赛车辆,即为提升性能而进行改装的比赛车辆。
2.VIP Style:由日本黑道大哥掀起的改装风格。最初以日本产高档轿车为主,通过降低悬挂在视觉上形成车身低矮、宽大的效果,外观以夸张的闪亮大口径轮毂为主要特征,整体突出豪华、气派的视觉氛围。总体而言与近几年流行起来的Hella Flush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的价值诉求略有差异。
3.Lowrider:上世纪30年代发源于美国西南部的墨西哥裔美国人聚居区域,并在50年代日渐兴旺,形成一股次文化力量。顾名思义,这种风格的改装就是尽可能降低车身,借助液压悬架,Lowrider们不仅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将车身降至最低,还能调节前后乃至左右悬架独立升高或降低,于是就有了在美国电影中常见的边开边“蹦跶”跳舞的汽车。
4.Hot Rod:又一个带有山姆大叔风格的创造性改造,起源于南加州一带,一般采用经典老式美国肌肉车作为原型,装备轰隆作响的美式大马力引擎和肥厚的后胎,以作直道加速机器。往往配以精细的彩绘车身和抛光得镜子一样的外露式引擎、排气管。
5.Custom car:最大的追求就是“独一无二”。虽然“取材”相近,但它与“Hot Rod”流完全不同。其内部也有派系之分,一种以性能提升为诉求,为上世纪30-50年代的“老爷”美式肌肉车加装巨型引擎和更好的传动;另一种更注重外观喷涂和彩绘,改装完就能拉到美术馆展览。后者的概念与艺术车(Art car)相近。
6.DUB:“DUB”,美式俚语,意即20。DUB改装风格得名于double-deuces——即22英寸轮圈,后用于指代那些拥有20英寸以上大轮圈的定制改装车,现在经常在非裔美国人hip-hop音乐的MTV中与肉弹型美女一同出镜。
7.Hella Flush:近几年炙手可热的新浪潮。由潮牌Fatlace的教父和旗下设计师创立,与嘻哈音乐、break dance、graffiti等一脉相承。作为强势流行文化的公路化延伸,由于对车型并无过多讲究,Hella Flush逐渐发展为一支无分贫富贵贱的改装流派,堪称潮流和汽车的跨界现象,更是汽车改装近年最重要的一支新势力。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