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所谓“爱拼才会赢”不仅是流行曲的歌词,而且早已成为民众性格的一个关键部分,
至少,是生活习惯。
匆匆在台北逛了几天,读报每天皆见满版满页的政治新闻,而且都是台北市长柯文哲的大头照:乱头发,小眼睛,厚嘴唇,就像在每个路口小摊贩售盐酥鸡或蚵仔煎的街坊阿伯,望之不似人君,却是如今最令财团头痛和讨厌的大炮市长。台报价格多年不变,买一份,合港币两元半至四元不等,比香港便宜多了。搞不清楚是因为香港报价太高抑或台湾报价太低,总之,抵看之极。
其实柯文哲不仅长相似街坊阿伯,言谈更是,满嘴台腔国语,语调短而急,语言辛而辣,针对世事世情说出的每句话几乎都是嘲讽或咒骂,强烈体现“爱拼才会赢”的喊闯精神。最近他跟四大财团同时作战,每天在记者会上或传媒访谈里直斥大老板,左一句“他太可恶了!”,右一句“他脸皮太厚啦!”,完全像政论节目的时事评论员。柯P这几年确实常在电视节目论政,或许做久了做惯了,如今做了掌权的市长,忘记转换角色,难改辛辣本色,得罪人多,称呼人少,遂令政商冲突爆上加爆。
角色转换重要吗? 角色转换应该是重要的吧。时事评论员的发言,向来被高度纵容,可以炮轰,可以直斥,可以猜测,可以攻击,甚至有时候可以有三分证据说三分话,话说过头了,自会被投诉,责任自负,而许许多多的所谓制衡权力由此而生,让权贵高官不敢太过放肆。然而一旦做了市长,自己就是权贵高官了,若认为其他权贵高官有违法嫌疑,大可诉诸法律检控,无必要也不应该在没拿出充分证据以前即放言喊骂;即使真有充分证据,亦无必要像流氓讨价般挥拳骂街,理由倒不是什么有辱斯文和有失体统,而是避免加深社会暴戾之气。
时事评论员可以使用语言暴力,堂堂市长却没此资格,因为市长是城市的颜面,我们总不希望这一颜面像个恶俗不堪的流氓。清廉政治,廉能政治,需要以法治打底,但亦须顾及最起码的文化格调。柯文哲团队火并台北大财团,闭门会议上经常传出啪啪啪的声音。这是非常台湾式的啪啪声,你骂我一句,我回你两声,坐下不久即开始拍桌子并拉高嗓门,互相指骂,骂个狗血淋头,非把对方骂倒绝不罢休。记者站在门外偷听,还真以为在房里进行的是黑社会江湖谈判,毫无格调可言。
台湾在1987年宣布解严,这个政治突破,是被冲出来的,冲惯了、冲久了,亦同时冲出一副不顾体面的社会格调,到了民主时代,仍未休止。世上有些事情一旦成形,即难逆转,粗暴正是其一,台湾式的粗暴正是其一里的其一。
在台湾,所谓“爱拼才会赢”不仅是流行曲的歌词,而且早已成为民众性格的一个关键部分,至少,是生活习惯。平常再如何强调“苦难就是修行”的人,稍遇不顺,即易发难,什么修行全被抛到九霄云外,不认输,不服输,只要自认吃亏,立即用最暴烈的方式争回所谓公道,不达目的,绝不甘心。柯文哲当上市长后,跟四大财团正面火并,这在其他地方,本应是有法可依的事情,谈判就依法谈判,没必要拍桌对骂;但他们偏不,非拍桌子不可,只因拍桌已成民风,拍桌已成瘾头。这一拍,由“解严”前拍到“解严”后,一拍不可收,荼毒遗风,有再多的诚品亦纠正不了。柯文哲团队指着鼻子骂财团,财团也登报指着鼻子骂台北市政府,如此官商互骂,可谓世所罕见,确是“台湾第一”,丢人现眼,子民同悲。
但,话说回来,如果抛开格调高低不论,柯文哲的强狠手法倒值得支持。台湾财团都太霸道了,像郭家,像辜家,像王家,大家族小家族,对台湾公共资源巧取豪夺,若无他们,陈水扁夫妇再贪心亦贪不到这么多钱。柯文哲如今对他们来个“理来情无存”,虽令台北市赔上颜面格调,但若能好好教训财团财阀,扫走台北市的官商勾结乌云,亦是好事。苏联和东欧于二十多年前改革之初,有所谓“震荡疗法”,柯文哲今天的做法不妨被视为另一种“震荡疗法”,唯望生效,给台湾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