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很多人意料,罗诉韦德案的主角,化名简·罗伊的诺玛·麦考维,从未堕胎。
1965年,18岁的美国得克萨斯州餐厅女服务员诺玛·麦考维生下了自己第一个孩子,梅丽莎。
孩子的爸爸是个家暴男,诺玛·麦考维自己也是个人生不幸的问题青年——她有一个不省心的家庭,父母早早离婚,她跟着酒鬼母亲住。10岁时就曾因为伙同别人抢劫加油站被捕,被法院判为州政府监护对象,并送入一家天主教寄宿学校。
在诺玛·麦考维的自传里她还表示,自己在15岁时一度和母亲的一个堂兄弟一起住过一阵,期间遭到此人多次强奸。诺玛的母亲曾找该堂兄弟对质,堂兄弟说诺玛撒谎。
显然,让诺玛这样一个自顾不暇的女青年仔细养育自己的孩子,是件不大现实的事。她压力很大,开始酗酒乃至嗑药,不久后这个孩子交由诺玛的母亲抚养。
这一年,在地球的另一端,浓眉大眼的罗马尼亚政治家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当选为罗马尼亚执政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会在不久后成为东欧乃至全世界瞩目的政治明星,对外,他凭借独特的外交手腕,让地处东西方冷战前沿的罗马尼亚不仅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还能两头讨好吃红利;对内,他也通过大力发展重工业等举措,制造了一段短暂的经济增长黄金期。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右)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中)。
诺玛·麦考维和尼古拉·齐奥塞斯库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无意中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生育政策实验,在是否应该允许女性自主掌握生育的问题上,这两个人创造的历史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齐奥塞斯库表示,
没人比我更懂生娃
二战时期加入轴心国阵营,在东线为德国人做炮灰的罗马尼亚丧失了十分之一的青壮年劳动力,此后人口增长却一直缓慢,以至于到60年代末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矛盾突出。
所以1967年,对缺人问题深感痛心,同时已经成为罗马尼亚最高领导人的齐奥塞斯库颁布“770号法案”,法案的核心精神只有一个:催女人生娃。
一夜间,罗马尼亚下架了所有避孕类用品,所有成年女性被要求尽早结婚,并生育至少4个孩子,不能生育的女性要被额外扣税,医疗机构被严令禁止进行堕胎手术。
罗马尼亚电影《四月三周两天》,讲述一名意外怀孕的罗马尼亚女学生找地下诊所堕胎的故事。
只有几种极端情况堕胎才被允许:孕妇有生命危险、孕妇被强奸或不正常受孕,或者孕妇已经生够4个孩子。
同时政府严厉打击地下堕胎,并且直接从源头查起,派出大量专人,定期检查适龄女性的月经状况,避免有人怀孕不报然后偷偷流掉。这批人后来被罗马尼亚人称作“月经警察”,而“770号法案”颁布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则被称作“法案宝宝”。
高压催生见效很快,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罗马尼亚生育率从1966年的1.9迅速攀升至1967年的3.7,翻了将近一番,“770号法案”执行的一年内,总人口不到2000万人的罗马尼亚生了30万人。法案实施的23年里,预计罗马尼亚比正常情况多生了200多万人。
罗马尼亚生育率,1960-2020.
虽然前后有上万名女性死于地下诊所的堕胎手术,超过20万名新生儿被父母遗弃导致孤儿院严重满员,但齐奥塞斯库依然对自己的成果感到很骄傲。在他看来,胎儿是“社会的财产”,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就在罗马尼亚“770号法案”颁布后的1969年,21岁的诺玛·麦考维第三次怀孕。这显然还没达到齐奥塞斯库给罗马尼亚女性定的指标,但自己都差点养不活的诺玛·麦考维,实在不想再生了。
诺玛·麦考维所在的得克萨斯州禁止堕胎,为堕胎她也想了些办法,比如报警说自己被人强奸,由此获得堕胎许可,但因为缺乏被强奸的证据,此计不成。之后她还找过能堕胎的地下诊所,但她找到的地下诊所刚好被政府查封。她后来依然不得不生下这个孩子,并再次将其送养。
但这期间她遇到了两位年轻女律师,莎拉·威丁顿和林达·考费,两人都在从事女性生育自主的维权工作。莎拉·威丁顿对生育自主一事体会尤为深切:她上法学院时是整个专业120人里仅有的5名女性之一,顶着异样眼光和巨大压力最终学成,成为律师,上学期间她曾意外怀孕,为了不影响学业,不得不偷跑去墨西哥堕胎。在诺玛·麦考维身上,她们看到了一个在宪法层面维护女性生育自主权的契机。
“罗诉韦德案”原告律师之一莎拉·威丁顿
两名女律师于1970年3月决定为诺玛·麦考维起诉达拉斯当地负责反堕胎案件的检察官亨利·韦德,由此指控反堕胎相关法律违宪,这个官司一路打到最高法院。为保护诺玛·麦考维的个人隐私,她在相关文件中一律使用化名“简·罗伊”。
1973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对“罗诉韦德案”进行了投票,最终以7:2的判决裁定,宪法保护女性自行选择堕胎的权利。
新闻关于“罗诉韦德案”裁决的报道。
美国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缺乏必要条件的情况下,意外怀孕和降生的子女都会给女性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对母亲和子女都会造成身心伤害。让孩子出生在一个没法妥善养育他的家庭里,是有问题的。
相当一部分贫困、心智不成熟、忙于工作根本没空照看孩子、非正常情况受孕的女性成了“罗诉韦德案”的直接受益者。她们的生活得以避免被自己根本不想要,或者要不起的孩子所改变。同时,这些未能降生的孩子,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影响了几十年后的未来。
生育权与犯罪率
当美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此前15年里攀升了80%的犯罪率突然断崖式下跌。
各方都在试图为此找一个合理的解释,经济快速发展、入狱率提升、治安管理策略改进、警力增加、更严苛的枪械管制、人口老龄化等,都曾被视为犯罪率降低的原因。
但后来随着更多的统计数据对比,人们发现,上述原因都很难带来决定性改变,真正能有效大幅降低犯罪率的因素很可能是:“罗诉韦德案”带来的堕胎合法化。
《魔鬼经济学》一书详细阐述了美国堕胎合法化与20多年后犯罪率下降之间的奇特联系。
自“罗诉韦德案”后,美国各州短期内的堕胎率和20多年后的犯罪率呈现了明显关联。在20世纪70年代堕胎率最高的几个州,在90年代的犯罪率迎来了大幅下降;而堕胎率较低的州,犯罪率下降幅度也较低。
这并不难理解,如果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生育政策没有任何改变,一部分育龄女性心怀不满地诞下一批子女,要么缺乏养育他们的能力,要么缺乏养育他们的心意,那么她们生下来的这批孩子在一个充满短缺、暴力或怨怼的环境里生活十几二十年成人后,大概率不会成为什么社会财富或优秀劳动力,却很有可能成为一群精力充沛、头脑简单且怨恨社会的治安隐患。
这或许正是齐奥塞斯库的一个误区:人确实是一种财富和资源,但成为财富和资源离不开一系列复杂的必要条件——父母家人的关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完善的社会环境等,一旦情况有变,人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威胁。
忽略了这点的齐奥塞斯库确实成功制造了一大批新生儿,而这批新生儿长大后,正好面临罗马尼亚经济发展的减速期以及相对不利的国际环境。曾经的东欧希望之星罗马尼亚,根本养不起齐奥塞斯库殷切关怀下催生出的这一批年轻人,他们在80年代末成人后,年轻、贫困、无业且愤怒,进而成了终结齐奥塞斯库统治的主要力量。
各种历史研究会指出齐奥塞斯库在其统治中后期逐渐堕落为一介独夫民贼,在国内用人唯亲、独断专行,经济瞎搞一气,最终引发民变,导致自己的灭亡。这确实有道理,不过20世纪的独裁者远不止这位老兄一个,他们当中比齐奥塞斯库做事离谱的人有的是,却大多比齐奥塞斯库执政更长久,或者结局更平和,这可能不是因为他运气比较差,而是因为他无意间给自己制造了更多的敌人。
一个严格禁止堕胎,和一个让堕胎合法化的尝试在差不多20年后,真正见了分晓。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生育政策的敏感和复杂:这方面的政策选择,往往要在几十年的维度上才能判定优劣,而且很可能直接事关国家社会的兴亡。
在“罗诉韦德案”判决生效后的51年里,虽然美国一度收获了女性自主生育的好处,但作为一个深受宗教影响,各地发展水平和立场分歧极大的国家,美国堕胎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两派,始终在反复拉扯。堕胎权的具体条件在之后的几次最高法院相关案件裁决中反复变化,随着21世纪保守主义的再度抬头,反堕胎一派的声音再次占据上风。甚至当年“罗诉韦德案”的主角诺玛·麦考维,也改换门庭成为了反堕胎一派的鼓吹者。
虽然曾有消息指出,诺玛·麦考维参与反堕胎一派是为了赚钱,不过反堕胎一派优势进一步稳固是不争的事实。最终,20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就“多布斯诉杰克逊妇女健康组织”一案推翻“罗诉韦德案”判决,认为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堕胎问题,关于堕胎的立法权照旧下放各州。
《纽约时报》当地时间6月25日最新统计显示,现在至少有9个州已经禁止堕胎;未来还将有12个州跟进。
但短期内此事造成的影响或许很有限,毕竟比起20世纪70年代,今天的美国人显然有了更多的选择。真需要堕胎的,自己所在州做不了,大不了去另一个州,甚至去另一个国家堕胎,都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样一来,成本自然就上来了,经济条件本就不好的一群人,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
人们很难预料“罗诉韦德案”判决被推翻究竟会对未来有怎样的影响,目前人们能看到的,只有当年两种生育政策的大型实践曾验证过的朴素道理:在生孩子这个事情上,最好还是多尊重一下一线执行者,也就是育龄女性的选择。她们不一定会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但旁人的选择可能更不靠谱。
当然,生育率低下的问题也不能听之任之,只是一个国家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合理的措施。催人生娃就像寓言故事里太阳与北风打赌谁能先让路人脱掉外套,北风想靠加大风力把路人衣服刮掉,结果路人反而捂得更紧。而太阳的办法很简单:把天气变热。
同时,更多的孩子对于国家和社会或许意味着未来的劳动力和发展希望,但也是眼下的资源消耗群体,以及未来的就业人口。他们首先是一群有七情六欲的人,他们是否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财富与资源,恐怕要看人们对“人”这个概念,能理解和尊重到什么程度,否则,很可能只是往一个未来的火药桶里,扔去了一团火焰。
网飞纪录片《推翻“罗诉韦德案”》,记录了“罗诉韦德案”后几十年里美国保守势力不断冲击并试图改变该案裁决的过程。
评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