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汽车市场混战,比这个夏天的太阳还要火热。从新玩家到“老炮儿”,国内汽车市场似乎在短时间内,加速到了百花齐放的阶段。
但新车的质量,却呈现出下降趋势。根据J.D. Power上个月发布的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2023年每100辆新能源汽车,出现问题的车辆比2022年增加了21辆。
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从前至少4年的整车开发周期,如今被新能源车企一再压缩。从36个月、18个月到 “9—12个月”,进度条越来越短,以至于有车企员工匿名爆料称,装配线上的员工曾经跳过必要的车辆测试程序,以及尝试各种走“捷径”的行为,只为了追赶上生产进度。
(图/图虫创意)
显然,新车故障率的提高,和“快消式造车”的节奏很难撇清关系。
这样的造车方式,对正在崛起的国产车市场并非好事。对于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可以选,燃油车也还不错,消费者钟情一个品牌的理由,首先肯定是因为稳定的品质,而非新势力们的营销话术——要知道,在麦肯锡针对主要汽车消费大国的一项最新调查中,后悔选择新能源车的车主高达三成。
纵观今天的消费市场,消费者是有很多选择的。从运动装备、电子设备到汽车产品,什么样的价位都有,丰俭由人。
千言万语就一句话,“不是××买不起,而是××更有性价比”。
没错,我们仍然会追求潮流、专业和创新的产品,“向新”是消费社会向前的动力。但相对而言,这届消费者更愿意追求“务实型创新”。很大程度上,中国已经“超前”进入了日本学者三浦展所说的、更加追求实用和简约的“第四消费时代”。
尤其是,消费品的丰富性提高,对于国人来说,追求性价比在今天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消费可以随时降级,但体验也可以随时升级。
01
自由的“紧箍咒”,我不要了
几年前,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增长变得富裕,大家的消费观念在不断摸索和更新,远没有今天表现得那么务实。
还记得2019年年初的一篇网络爆文,曾经让“××自由”成为了当年火起来的第一个梗。这个曾被质疑贩卖焦虑的段子,在当时火得一塌糊涂。
一时之间,人们乐于定义想要触及的“自由”,从高价水果、大牌口红、奢侈包包到房子车子、层层垒起的“消费金字塔”,成为自由的度量衡。但问题在于,这条看似清晰的“升级”路径,也用伪需求束缚了那些憧憬体面生活的人。
(图/pexels)
反观今天,实用和简约的生活方式,成了很多人乐在其中的选择。
在行业红利期过去、收入停滞不前、物价稳步上涨的时候,当你重新梳理了财务计划,告别不必要的开支,下定决心在消费决策上更务实一点,才会后知后觉地发现——生活的步调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反而活得更加松弛。
甚至,消费体验并没有因此而降低:
几十块一斤的草莓不吃了?没事夏天的西瓜才5块钱一斤;耐克的一双跑鞋七八百?迪卡侬200块就能买到;25块一杯的柠檬茶性价比太低?香水柠檬才2块钱一个……
(图/图虫创意)
就像配置丰富和性价比溢出的汽车产品,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消费者在消费市场上可以选择的替代品实在太多了。
比如,前文提到的“务实型创新”,当一个老车主想要体验智能驾驶的乐趣,但又更习惯开燃油车,也比较信赖燃油车的造车品质,他可能会关注今年年中刚上市的上汽大众途观L Pro——燃油车+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的配置,在过去可望不可求,如今也填上了“空白”。
02
松下来,更快乐了?
这几年,豆瓣上的省钱小组声名在外,许多人雾里看花,以为年轻人省钱只是因为囊中羞涩,不得已过起苦行僧般的肉体和精神双重修行的生活。
但艾媒咨询的《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显示,在1990年至2009年两个世代,即便拥有还不错的经济基础,仍然会表现出相当务实的消费观念,愿意在传统消费方面保持节俭,更热衷于能愉悦或提升自我的兴趣消费。
来到2024年,大概没有人会再轻视这些“主动降级”的生活方式。毕竟,“不是××买不起,而是××更有性价比”,在今天基本是全民共识。
人们终于从消费泡沫中抽身,从务实中获得了更有性价比的快乐生活。而务实的人可以很快乐,甚至让生活充满新意。
去年,年轻人去老年大学上课的相关话题,曾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并获得相当多官媒和网友自上而下的肯定。百来块钱的国画、书法、太极等课程可谓“性价比之王”,还有打工人感叹爷爷奶奶轻松快活的学习氛围,感觉参与其中就能被治愈。
(图/《如蝶翩翩》)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跟着爷爷奶奶学习的“年轻人”,既包括了刚走进社会的00后,也不乏三四十岁的“真·中产”。在全社会向消费主义祛魅之后,这些收入稳定的人,会更容易感受到务实向新的快乐,表现出人间清醒的一面。
在广告行业打拼了十余年的Nigel,算得上标准意义的“人间清醒派”。在年轻时,这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重视拼搏,做过不少火爆全网的广告创意,也视加班熬夜为家常便饭。
但在组建家庭有了小孩之后,Nigel并没有维持广告人常年如一的工作节奏,将操持家庭的重任扔给另一半,而是适时调整生活重心,将时间更多地留给家人。
在任何时候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随时调整生活的重心,这是内核稳定的人才拥有的稀缺“技能”,这技能也几乎贯穿在Nigel的生活当中,自然也包括消费态度。
Nigel一直有换车的打算,并早早将目标锁定在燃油SUV上,最终挑选了5月份上市的SUV上汽大众途观L Pro。
Nigel认为,途观L Pro是一个“刚刚好”的选择。因为燃油车无须担心续航问题,更方便他带着妻儿自驾游。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Nigel也排除了轿车的选项,空间宽敞的SUV更适合他带着一家老小出行,更不说用说途观L Pro还配备了前排座椅10点按摩功能,有效缓解旅途疲劳。
途观L Pro的智能驾驶,也大大丰富了一家人的驾乘体验。Nigel开车的时候,开启大疆车载赋能的IQ. Pilot 智能辅助驾驶,减轻长距离驾驶的压力。Nigel的太太坐在副驾驶上也不会感到无聊——娱乐屏上可以刷剧、听歌,帮忙搜索导航点发送到中控屏。
“我把家人的声音设成了我的导航。无论我身在何方,家人总在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这就是我前进不止的动力。”
对于普通人而言,追求新产品、新设计、新体验仍然很重要,但这一切,如果能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获得的快乐会更稳定。
03
务实,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Nigel对于燃油车的青睐,并不意味着素来习惯燃油车的车主,就没有尝试新能源车的必要。这个答案从来都是因人而异。
如果从理性消费的角度出发,Nigel这种钟情于途观L Pro的车主,确实在消费决策上表现得足够理性——不跟风、不盲从、不浮夸,坚定遵从个人内心的选择,展现出务实的一面。
但Nigel看中途观L Pro的原因,显然不只是因为务实。在智能化浪潮下,途观L Pro拥有足够“向新”的大胆,打破“燃油车不智能”的空白,率先配置6屏交互的数字座舱和大疆车载加持的L2+智驾辅助系统,成为主动拥抱时代变化的“吃螃蟹者”。
如果说,搭载多屏交互的数字空间丰富了一家老小的驾乘体验,智驾辅助系统则给予了车主安全的行车保障——不但拥有智能拨杆变道、智能加塞应对、智能辅助泊车,还升级了可以识别中国特殊障碍物的智能避障系统。全方位的智能化升级,让途观L Pro拥有媲美电车的智能化驾乘体验。
像占洋这种开过“神车”途观L330的大众老车主,就特别重视德系车百年沉淀的安全和稳定优势,也切身体验过德系品质,因此在Pro智能化后也第一时间下单。
毕竟,途观L Pro并不只是“为新而新”的产物,国内版本特有的副驾屏,车机系统升级设计,以及大疆车载赋能针对中国路况设计的智驾辅助系统,更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这种具备“本土特色”的智能化,显然更加安全,也更懂中国消费者。
归根到底,人天生就有一股“向新”的力量,这是人类迈向星辰大海最基本的驱动力,也是普通人对生活美好的期待。“向新”固然重要,却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答案。
要向前探索,要永远向新,前提是拥有“务实”的前进节奏,才能让旅途始终保持平稳安全。
作者:安菲尔德
校对:黄金周
排版:嘻嘻
封面:《装腔启示录》
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