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寻找内心城市

2022年第24期 | 总第624期

在生活和创作中,王源都是感受派。(摄影/ 黎晓亮)


总有些微小的瞬间,让你爱上一座城市,也许是故乡,也可能是他乡。生活在长沙的作家郭沛文,常会注视自家窗外湘江支流上的小河,哪怕凌晨,河边也会布满或蓝或白、星星点点的光,那是钓鱼爱好者用来看鱼的照明灯。


“一个快递员大中午把三轮小车往江边停稳,就戴着帽子去钓鱼了,特别可爱。”马赛克乐队夏颖之所以爱着成都,是因为那座城市“不会给人一种攥紧拳头、时刻准备战斗的紧张感受,而是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市井气息和浪漫氛围”。


历史学家王笛对此也深有体会。某次回成都,他参加了一场在三圣乡敦壩的分享活动。那一晚,众人聊到兴起,忘记时间,这让王笛振奋,“那我就舍命陪君子了”;那一晚,他有机会敞开心扉,重新“成为成都人”,而不再仅仅是那个当红学者。


有人喜欢城市的准时。公交、地铁、共享单车和出租车,秉着名为现代的秩序,我们得以将每日漫长的通勤时间交付给城市。也有人喜欢城市的散漫。北京的朝阳区和东城区没有那么界限分明,起码从二环的过街天桥上走过去,肉体没有任何感觉,A牌的摩托车也可能闯到B牌的地盘。


一个好的街区是爱上城市的必然。巴黎的玛黑、北京的亮马河、上海的武康路和东京的代官山,都是被轮番谈论的对象。这里有新潮而速朽的生活方式,初次遇到它们如同遇到了crush,短暂而心动。当然,建筑也是爱上城市的理由,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人竞相打卡“城市地标”。


爱上城市的终极瞬间应该是最原始的自然冲动,那里有阳光、风、露、雨水、雾气、银杏的落叶、躲藏的猫咪,还有飞过的雨燕。城市如同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出的别致生命——日出是在一栋房子的后面,日落是在另一栋房子的后面,黯淡的余晖后还有美丽的日出。每个经过的人都为整座城市的鸿篇故事,贡献转折、停顿与高潮迭起。

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