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让悲欢相通

2021年第23期 | 总第600期



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中国的学生仍在课本里学习鲁迅的作品,业已成年、经历世事的年轻人仍在媒体上达成一种“鲁迅说”的社交狂欢。这位拥有教育家、启蒙者、现代文学奠基者等多重身份的时代战士如今已如符号一般,于现下的国人而言,似近还远。


鲁迅思想之洞见、涉猎之丰富,常以文学作品传达——杂文评论里是针砭时弊、横眉冷对,书信序跋彰显对青年和舍生取义者的怜惜,散文小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


用一生彻身领略现实主义的鲁迅,虽目击苦痛和轰毁,却向来“未绝大冀于方来,则思聆知者之心声而相观其内曜。内曜者,破黮暗者也;心声者,离伪诈者也。人群有是,乃如雷霆发于孟春,而百卉为之萌动,曙色东作,深夜逝矣”,哪怕留独弦于槁梧之琴,仰孤星于秋夜之空。


在混乱的时代,清醒者和战士的产生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时代之幸,况且这战士在杀敌的骁勇之外,还拥有对生命的垂怜和慈悯。


我们在追问鲁迅的文字作品、鲁迅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以及鲁迅的影响力仍在当代年轻人身上延续以外,也该想起鲁迅所信奉的那句“人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文学作品和社会责任是鲁迅的一个切面或片断,人总归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的朋友和仇敌、家族和后代、伴侣和师长、意见不一者和拥趸、故乡和驻地、孤身前行过的明暗时刻……要加上这些生活里的风蚀日灼,才能全然地构成一个人的悲欢。


“悲欢并不相通”,在《新周刊》第600期特辑里,也许我们对鲁迅的悲与欢能再靠近一分。


140年过去,更多的年轻人走进生活当中,领略这风蚀日灼的威力,寂寞独行的时候,是否也曾英勇地思考,选择成为一束光呢?


我们也曾这样想过。


(插画/ 刘庆元)

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