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误读功夫?

2021年第2期 | 总第579期

功夫.jpg


功夫是杀人技,也是养生助手;是体育精神,也是生活方式;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


功夫最早用于战斗与自卫,但人们又从中发掘出表演、健身、冥想、竞技等丰富的用途。


功夫也可以是一件商品,或一门赚钱的生意。


赚钱不是原罪,但问题出在挂羊头卖狗肉。每一段诡异的话术之下,总有其忠实的信徒。


只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体操,总有人将其包装成十步杀一人的绝世神功。矮瘦老人能用某种奇妙技巧把八尺壮汉打飞,深山老林某处有个喝风屙烟的高人能飞檐走壁。


广泛存在的迷信和想象,离不开大众文化的反复渲染。关于功夫,我们可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野史传奇、文学影视作品,以及各种真真假假、质量参差的武校、门派、课程和大师。


这些东西寄托着我们对民族与文化的情结、对力量与美学的追求、对神秘玄学与人体潜能的好奇,同时也模糊了我们对功夫的认知逻辑。


有的功夫是用来打的,有的功夫是用来练的,有的功夫是用来演的,越往深发展,分工越明确。只练套路,却标榜实战,那叫虚假宣传。


在今天,再问功夫能不能打,无异于问语文能不能叫骂、化学能不能爆炸、数学能不能中六合彩、生物学能不能生娃。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以至于我们不得不试图厘清它。


功夫并没有消逝,它变得更专业,变得更多元。


唯一的不变在于,它一直是“一种心灵与技巧相配合的精妙艺术”(李小龙)。(插画/豆子@Jessie 一颗豆子)


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