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 中国电视会在凤凰涅槃中重获新生
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4年对于中国电视业影响最大的还是互联网的冲击,媒介融合不可阻挡。
全球化大势下,媒介融合和公共服务的推进是中国电视面临的主要环境,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及需求的本土化道路;如何在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中重构内容、平台、方式;如何在公共服务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形下,拓展空间,满足百姓诉求,这是中国电视在挑战和压力下重新崛起的三个重大命题。
媒介融合是一种状态,对于2014年的中国电视来说,媒介融合的探索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借助,二是互动,三是混搭。所谓“借助”,就是电视借助新媒体进行推广。所谓“互动”,就是电视与新媒体依然保持各自主体,但相互推动。如电视问政类节目,就有观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进入节目现场交流,从而打破电视封闭制作传播的格局。所谓“混搭”,就是电视与新媒体打破独立状态,混合形成新的主体,新的表达与传播状态,如凤凰网与江苏广电总台联合推出的网台联动大型纪实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
公共服务意识与提供的强化,是2014年中国电视的又一可圈可点之处。电视媒体挣钱无可厚非,挣钱但不好好为公众服务才是以往大家诟病电视的所在。《星光大道》坚持草根路线,放下身段为百姓提供施展才艺的空间;《最强大脑》立足为公众提供科学精神,并为特殊人才提供实现理想的平台。这些都是很具代表性的节目。
中国电视不会死去,而是会在凤凰涅槃中重获新生。重要的是我们的节目是否能够以权威发布、即时传播、精致制作给观众带来更有用、有料、有味道的精神大餐。
李幸 大多数观众是看娱乐八卦,而不是看政治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2014年,湖南台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与中央电视台相比,湖南台早期主抓青年观众,但在前几年,江苏台的《非诚勿扰》和浙江台的《中国好声音》崛起,让湖南台有点迷糊,甚至有点危机了。去年,湖南台又重新关注青年观众,像《古剑奇谭》以及《我是歌手》第三季等。
湖南台基因好,很快就又起来,去年把浙江台和江苏台甩开了。按说,电视台去抓青年受众,是不符合媒体当下情状的。最早的电视受众有白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的受众越来越趋向于蓝领与中老年人。这是媒体没落的信号。
电视台与互联网的关系,跟美国上世纪50年代电影和电视的关系有点像。当时好莱坞规定,电影不准给电视台播,这不就跟现在电视台不把内容给网站播一样吗?后来呢?好莱坞不但全面把电影供给电视台播,还专门为电视台制作电视电影,又发展出电视系列剧。美国的电视剧为什么是系列剧?一个原因是脱胎于电影的制作方法。
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又发生了,去年湖南台声称要把自己的内容放在自己的芒果TV上播放,当时还引起很大的轰动。传统力量一开始都在抵挡,后来抵挡不住,最终会趋向新媒体。
屏幕变得越来越小,观看距离变得越来越近,这是趋势。我们当初看的电视只有9英寸,还不如现在一个笔记本电脑大,跟电影的幕布差距太大了,但是大家接受了,只不过后来把它不断变大。今天电视屏向手机屏的演变也是一样的。在屏幕变小的同时,观看距离也缩短了。电影是十几米外,电视是几米外,手机只有几十公分,但三种屏幕观看时的影像大小比例关系是一样的。这个比例关系是有规律的,可以计算出来。
尹鸿 互联网新闻调查时代即将开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柴静开辟了一种体制外的独立的深度新闻调查节目的先河。这种针对社会公共话题独立制作的大型新闻调查节目,过去没有过。过去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闻类视频节目都偏向粗糙简单、难以求证,而《穹顶之下》是一个专业的节目。
《穹顶之下》的传播方式也是巨大的突破,它改变了过去只有点对面才能形成大众传播的传统观念。一个独立制作的新闻节目,通过互联网在短短24小时形成上亿次点击,并引起广泛的议论。点对点的互联网扩散的网状传播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众性的信息传播。
《穹顶之下》制作本身也有创新。除了传统新闻节目的方式,柴静也运用新媒体的手法。她以大量的数据化呈现,再配以采访和调查,组成整个节目。这是过去调查类节目少有的。数据化和可视化使证据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柴静还加入了个人化的叙述,使调查者变成当事人。当然,个人化叙述会带来主观性,这是一把双刃剑。但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已经有太多的方式去补充、求证和质疑,个人化叙述方式更开放,更适合于互联网传播。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