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是一个世界现象。相比于中国网红的“主要看长相”,海外网红“主要看气质”。
漫改电影基本就是一个网红培育基地。君不见《雷神》与《复仇者联盟》捧红了洛基的扮演者、文艺青年汤姆·希德勒斯顿,《美国队长》系列捧红了表面肌肉内心文艺的克里斯·埃文斯以及“语死早”塞巴斯蒂安·斯坦,《超凡蜘蛛侠》系列捧红了大胡子艺术家安德鲁·加菲尔德与学院派女孩艾玛·斯通,《X战警》系列捧红了实力派詹姆斯·麦卡沃伊与迈克尔·法斯宾德……
然而,要成为一名长久的网红,光有one hit wonder式的成功角色在身是不行的。几次出手在各大杂志中撰稿分析电影行业的汤姆·希德勒斯顿、成为艺术经理人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以及怪怪艺术家马修·格雷·古柏勒证明,在网络世界中,美图秀秀固然重要,而当有更多人不需要美图秀秀就颜值逆天时,能让你实力攒粉的就只剩下一肚子的硬文艺干货了。
想要成为实力网红,除了长得好看,还要肚里有货。
因《盗梦空间》红起来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就是个不靠颜值的好例子。虽然一直在小众片中游走,但这也丝毫不妨碍他在推特上拥有近400万粉丝——这绝非仅仅因为他是一名演员,还因为他是HitREcord网站的创始人。
文艺视频网站HitREcord比YouTube诞生得还早,由莱维特与自家兄弟丹尼尔创办于2004年。起先,HitREcord也只是一个发表莱维特兄弟作品的网站,但后来,资深文青莱维特利用自己演艺界的名气和影响力,将它变成了一个文青聚集地——做动画的、搞音乐的、做MV的、做短片的……一切原创艺术视频,都可以在此上传和分享。
与其他视频网站有所不同,HitREcord的终极目标是各界艺术家进行创作合作——如果你上传一段清唱,就可以求个伴奏;如果你有一首已经完成的音乐作品,也可以传上来求个MV;而如果你已经有个剧本,就可以来此求个成片了。
2010年,莱维特将HitREcord带去了圣丹斯电影节,号召电影节的参与者参与到这种原创式的合作之中,在共同完成创作、记录、合作等步骤之后,在电影节的尾声中展出自己的完成作品。那一年,莱维特用5万美元兑现了他的承诺——让这些原创艺术家都得到应有的报酬。
后来,HitREcord出现在了SXSW电影节和Summer in the City系列秀上。在圣丹斯电影节上,HitREcord已经成为电影专业学生必去的展位。现在,HitREcord拥有注册会员30多万,每天都能产出将近1000个视频、歌曲、文本等多形式艺术作品。若有原创资源被HitREcord“相中”并使用,产生的利润就会成为现金返还给创作者。
HitREcord更多地被誉为了艺术青年界的Netflix——它出产自制剧,却并没有大公司式的决裁制。在莱维特放在首页的《HitREcord电视脱口秀》中,你看到的片头是:这段视频由多少张图片、多少段文字、多少个声音以及影像剪辑而成,这些素材又是由多少人参与其中。
HitREcord让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成了一个非常有范儿的“网红”——他利用一个网站、一个演员的名气,建造了一个无国界艺术青年的合作聚居地。
另一位与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类似的艺术家式网红当属马修·格雷·古柏勒。虽然两人确实合作过《与莎莫的500天》,但相比于莱维特,古柏勒虽然长相英俊、出身名门,却也丝毫不把自己的爆表颜值当回事,反而捡起画笔、扛起镜头,走上了“美式怪人”的“不归路”。
古柏勒也有个网站。不同于HitREcord,matthewgraygubler.com上放的全都是古柏勒自己的画——点开主页,你就能看到一幅“骷髅宝宝”式的“小镇风景”,其中有长得像恐龙一样的戴帽绅士,有孤魂一样飘在空中的小精灵,有在背景中来来去去的怪物巨人,有晾衣架似的风车,有茅草屋一样的博物馆,有拉着一堆小怪兽的小火车,有戴耳环的树、长得像人的锄,以及长得很像骷髅的一家三口。
但你千万不要被以上描述吓到。这些画就像蒂姆·波顿的电影,从诡异中渗透出浪漫来,就像怪怪小孩的奇想世界。在这个以小镇为主题的主页中,你能找到古柏勒的推特、脸书与各种社交网络主页的链接,图片网站(点开后会自动播放古柏勒阅读的有声书,比如爱伦·坡作品),照片作品、音乐和音频作品,以及自制小电影。
这些自制小电影是让古柏勒成为网红的关键点。在拍摄《海海人生》时,当时还属首次参加电影拍摄的他就自己做导演,拍了一部名为《马修·格雷·古柏勒的水中实习日记》的幕后纪录片,被维斯·安德森收录到《海海人生》的DVD中。作为当红美剧《犯罪心理》的常驻演员,古柏勒不仅时常上阵当剧集导演,还自导自演了以讽刺好莱坞为目的的系列电影《马修·格雷·古柏勒:未经授权的纪录节目》——现在这位怪怪导演更是变本加厉,已为《马修·格雷·古柏勒:已经授权的纪录节目》的拍摄缺席了好几集《犯罪心理》。
与此同时,古柏勒的绘画也不只流传于网络。早在2005年,他就在捷克卖出了12幅水彩画。2008年,他又捣鼓出一套剪纸作品送进了加利福尼亚的炫酷艺术展览区埃特华村。两年后,他的作品出现在了另类艺术杂志Juxtapoz上。
在古柏勒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关注他的粉丝已过百万。这位网红尽管曾经是走遍一线大牌的当红超模,但他却从不走偶像路线——事实上,他最想变成的事物是一个真正的骷髅。在Details杂志的采访中,他是这么剖析自己的:“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蠢萌暖男类型。我觉得我就像12岁时眼里的自己。那时候我看起来就像梅格·瑞恩——像个快到中年的女人,寄居在一个12岁小男孩的身体里。而当这个滑稽形象长留心底时,你就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比高颜值更吸引人的,是美梦的实现。
当然,如果要用实打实的数据说话,在全球著名粉丝大本营图片网站Tumblr上,2015年的网红第一人为扮演“美国队长”的克里斯·埃文斯:有关他的内容在Tumblr上的转发量为所有男演员之首。然而,你也不要以为埃文斯获得如此之高的转发量是因为他长得好看——是因为他不仅长得好看,还在2015年成功实现了近十年的导演梦。
从2007年开始,埃文斯就已经想成为一名导演。那时他还没有成为“美国队长”,只能在各种小成本电影或漫改电影中积攒经验。导演梦一萌芽,他开始转换自己的立场,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去观察导演的工作。他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算得上是最让导演头疼的那一种演员,因为他总是在不停地询问导演:为什么你要用这种机位?为什么这个镜头你想要我这样来演?为什么你会这样处理剧本中的这个情景?同时他会观察和铭记其他演员的表演,学习导演最终对这些表演的剪辑处理。而在面对导演的指导时,他会在内心产生质疑,并会自己暗暗琢磨出几个备选方案,在心中默默上演剧本的另一种实现形式。
在成为“美国队长”后,他就开始利用自己日渐升温的名气挑剧本和找投资。他也不放过与好导演合作的机会——《雪国列车》之中的柯蒂斯一角,就是他亲自飞去韩国向奉俊昊争取的结果。而他执导的首部作品《午夜邂逅》的制作方,正是《雪国列车》的制作单位:studio RADiUS。
根据iTunes的数据统计,克里斯·埃文斯的导演处女作、小成本剧场式爱情电影《午夜邂逅》成为2015年度下载量第二高的电影,打败了塞缪尔·杰克逊主演的《冰峰游戏》和休·格兰特主演的《编剧情缘》。与漫威合约即将履行完毕的克里斯·埃文斯手中也有了下一个剧本。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位没事就喜欢留大胡子的美国偶像可以顺利甩掉“卖肉”帽子,成为一名外有肌肉、内有情操的偶像实力派网红。
安迪·沃霍尔早就说了,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网络让这种未来成为现实。
这种靠才不靠貌的网红例子数不胜数。因在《唐顿庄园》中饰演大表哥走红全球的剑桥学霸丹·史蒂文森虽然颜值爆表,却也向来不把长相当回事,反而成为了在片场怀揣书本不放手并参与布克奖评选的疯狂读书人——就算去了好莱坞发展,他也没忘兼任文学网站The Junket主编。《神探夏洛克》中,饰演茉莉的妹子路易斯·布瑞丽是剑桥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在演戏的同时兼任记者和作家。她曾经采访过裘德·洛、李安、丽芙·泰勒和伊万·麦克格雷格,是《帝国》、《首映》英国版、The Face、《完全电影》等大牌杂志的写手,是Wonderland的副主编,还是《无序与魔力:亚历杭德罗·霍多罗斯基的电影》一书的编者。
因饰演赫敏而在全球观众面前混了个脸熟的艾玛·沃特森也属于“主要看气质”的“网红”。让她红遍全球的自然是从2014年开始由她主推的全球性平权运动HeForShe。在美国,本应属于小众独立歌手界的阿曼达·帕姆勒,也用无数奇思妙想将自己混成了一名拥有多重身份的“网红”——她能众筹到120万美元出唱片,也能写出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的《请求的艺术》。她还是TED的演讲红人、行为艺术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光看颜值,帕姆勒确实不算美女,但这丝毫不妨碍她混成粉丝百万的跨界网红。
当然,有网红就有网红的反面:逃离走红。曾经因《星球大战》前传系列红起来的海登·克里斯滕森,在正当红的2008年回老家加拿大买了块农场,专心做农民。至于逃离名利场的缘由,这位颇受争议的高颜值隐居爱好者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热爱表演,是因为它是一种逃离。表演能给你重塑自己的力量和机会。演员是观察者,他们要努力理解关于人性的一切。而如果你将自己放在某种大人物的位置上,你如何进行观察?当你因名气变成了被人观察的名人,你又该如何处理这种本末倒置的关系?所以我没觉得好莱坞有趣。我还不如回家学建筑。”
安迪·沃霍尔早就说了,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名气究竟是什么?它就像笼罩在人们头顶的氤氲雾气,让一切都呈现出一种朦胧而魔幻的美。当那轰隆热闹的15分钟逐渐散去,真正能够维持下去的东西,不是颜值,不是转发,不是吹捧,更不是抄袭与抱团,而是那些能让你站在完全黑暗的荒原之中,依然发出光亮的独一无二。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