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不可思议,死的不可思议,花与风,还有街道都一样,呼唤着,在心灵深处的某个地方,不论何时,不管多少次,描绘梦想。”
这是《千与千寻》主题曲《永远同在》的歌词,作者是日本诗人、词作者觉和歌子。在日本,这首歌家喻户晓,它的曲作者和演唱者木村弓,也是日本的著名歌手、音乐人。
1997年,《幽灵公主》公映,木村弓在大屏幕前,直到最后一幅画面隐去。她抑制不住冲动,回家给宫崎骏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为导演写歌的冲动。宫崎骏听过木村弓的歌,在回信中,他写道:“说不定会恳请你为下一部电影《画烟囱的小玲》作曲,因为计划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大,请你不要期待地等等吧”。还把那个新故事的梗概附在了信中。收到回信的木村弓,找到好友觉和歌子:“我们俩一起创作宫崎骏电影的主题歌吧!”那时,觉和歌子已为日本近百首流行歌曲写过词。
词曲完成后,宫崎骏非常喜欢,但电影《画烟囱的小玲》遇到了挫折,难能问世。两年后,《千与千寻》制作阶段,宫崎骏打来电话:《永远同在》作为主题歌采用了。
“宫崎导演好像特别喜欢这首歌词。虽说是为完全不同的作品而写,但用做《千与千寻》的主题曲,肯定经过了导演的深思熟虑。他没有改动原歌词一个字。后来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这首歌词,好像专门为《千与千寻》创作的。连我自己都这么觉得了。”觉和歌子后来得知,两年间,宫崎骏经常一边放着这首歌一边工作。
久石让也听到了这首歌。在为《千与千寻》谱写插曲《那个夏天》时,也找来觉和歌子合作。在“久石让in武道会馆——与宫崎骏动画一起走过的25年”音乐会上,第一首演奏的便是这首歌。台下的角落里,宫崎骏隐在观众中。
“他的全部电影我都会看,但生活中并不常见面。我对宫崎导演所说的‘对工作之外的事情产生兴趣是不正常的’深有同感。”这次之后,生于1961年的觉和歌子和生于1941年的宫崎骏,成了朋友。
“我们一起制作一部有分量的影音专辑吧!”《千与千寻》结束不久,宫崎骏邀请久石让、觉和歌子在内的几位朋友,以《母亲的写真》为题,监制了一部日本音乐家上条恒彦的专辑。他们一起去长野采访旅行,寻找素材。“母亲”一直是宫崎骏电影中暗含的主题,他在这张专辑里,也参与关于“母亲”的歌词创作。后来有人开玩笑:这次合作是因为宫崎骏感慨在KTV没有适合自己的歌曲,突发奇想,想要制作一张“适合成年人唱”的专辑。
“制作电影非常累。听说宫崎骏导演自己制作每一部影片,在制作快要进入尾声时,两个胳膊会犯严重的肩周炎,忍受着腰痛折磨才能最后完成电影。每一次经受肉体极限时,他都会想说——这是最后一部了。我理解这样的心声。这一次,我想他应该真的会从长篇电影制作中隐退,但不会放弃创作。”觉和歌子清楚地记得,宫崎骏在刚结束的辞职发布会上,对着孩子们说:这个世界值得活着。但是他又说:不与死亡正面交锋的话,就不会真正懂得活着的真谛。“我想,这是他的生死观,也是我们一致的地方。不然他不会喜欢我在《千与千寻》中的那句歌词。”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