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不以为意,步入中年慢慢就会出现骨关节病。
上回说的是髌骨,确切地说就是膝盖,这个圆盖子下面就是膝关节,简称膝。膝,在古代写作厀,据《说文解字注》:“胫头卪也。厀者在胫之首,股与脚间之卪也,故从卪。桼声。息七切。俗作膝。”桼本意是油漆,指树木上渗出的脂液,多由树木枝节、凸起处渗出。
膝上连股骨,下接胫骨和腓骨。膝关节主要由籽骨(髌骨)、软骨(半月板)、脂肪垫、肌腱韧带、血管神经和包裹膝盖的皮肤组成(当然不能忽略关节腔内的润滑液),特点是骨多肉少、筋多脉少、皮薄脂少,这决定了它的功能——主受力、活动、屈伸,也决定了其发病特点:局部温度低,不耐暴力(特别是旋转),容易受寒聚邪气,进而影响其功能,并导致结构形状改变。
临床常见的膝关节损伤,除了髌骨就是半月板和韧带。半月板有两块,由纤维软骨板构成,分别垫在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上,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外侧半月板呈O字形。拧过螺丝的人都知道,在螺钉和螺母之间得有个垫圈,没有垫圈做缓冲,很难做到严丝合缝。半月板的功能即在于稳定膝关节,传布膝关节负荷力,保证膝关节长年负重运动而不致损伤。
半月板的营养由血管供应,更重要的是,胫骨骨髓渗出,使之得到滋养,以保持柔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液减少、枯竭,半月板也会变得干、脆。年老的人或身体衰弱的人,即便负重受力不是很大,也会造成半月板损伤;且半月板损伤后不易修复,关节内润滑液也会减少,关节面变得粗糙,磨损加重,造成更深的损害。
膝盖有四条主要韧带:一是前后交叉韧带,位于关节腔内,分别附着于股骨内、侧髁与胫骨髁间隆起,作用是防止股骨和胫骨前后移位;二是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稍后方,从外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三是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内侧偏后方,从内侧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伸;四是髌韧带,位于膝关节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部分,从前方加固和限制膝关节过度屈。外来暴力和过度负重、长久屈伸、不当旋转,都会损伤韧带。
半月板和韧带损伤患者以搬运工、足球与篮球运动员、矿山坑道工和士兵等较为多见。在人们进行强体力劳动或运动时,半月板和韧带容易受损;另外,做旋转急停的动作时,膝关节半屈曲,足与小腿固定,大腿与躯干受到自体的惯性力或侧方撞击力,半月板和韧带最容易出现破裂。这经常发生在武术和体操运动员身上。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所以,膝关节的问题除了避免外力损伤,按治病求本的原则,应该从调养肝肾功能入手。观察膝盖的颜色,是中医的诊断要素之一。临床上常见大人或孩子膝盖皮肤颜色发黑,有的同时伴有肘部皮肤粗糙、颜色发黑,这是肾阳不足、阴寒内停的表现,严重的会影响心脏功能。耗散肾精、房劳过度的人经常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状;年老肾气衰弱的人,则会出现膝盖打软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在戒色、涵养肾精的同时,服用滋补肝肾的药物,强筋壮骨。
最重要的还是要注意膝盖保暖。很多美女要风度不要温度,无论春夏秋冬都是裙装打扮,年轻时不以为意,步入中年慢慢就会出现骨关节病。“积寒留舍,荣卫不居,肉卷筋缩,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膝关节受寒凝滞,一则影响运动,再则每逢天阴下雨下雪,膝盖就会疼痛,成了天气预报员。国外很多老年妇女深受其害,我们现在也在赶超人家。
中医治疗膝关节疾患,有很多方法,不止服药敷药。古代有热敷法,称“贞”,“山民以燃骨膏赤,熨溪谷之域”,就是把盐炒热、包起来,熨烫膝关节。平时戴个内含热性中药的护膝也管用。膝关节周围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特别是溪谷穴:“溪谷者,营给筋骨节结,推陈更新者也。”具体而言,“溪者,循诸肌理者也。谷者,储气润节,利乎行止者也”。针刺或艾灸溪谷穴,不仅有利于膝关节的康复,还能调整全身的气血。常用的穴位有犊鼻穴、膝眼穴、膝上血海穴、梁丘穴,以及膝下的足三里和阴陵泉、阳陵泉穴。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