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在未来的旅游业规划中要试着把控游客量,在分流这一点上做些策划、动点脑筋。将每天聚集的游客分流到各具特点的乡镇中去,用智能的控制和管理,使游览环境变得有序。
虽常年在外,我还是会抽空回家乡腾冲看看。腾冲的自然景观很美,生态环境也非常好,绿油油的群山,森林覆盖比超过了70%。当地人口密度不大,工业不发达,生态破坏和工业污染的程度较小。冬季不低于0℃,夏季不超过30℃,可避寒、避暑,甚是宜居。
火山和温泉是腾冲最有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科考圣地。我们常听到“十山九无头”,说的就是腾冲的火山群。腾冲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交接的地方,地质史年代发生过激烈的火山运动,地震频繁,也正是如此,使腾冲成为世界罕见且最为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
“水火不容实相容,石沉大海石不沉。”腾冲的火山岩中有一种浮石,密度较小,质量较轻,所谓“石不沉大海”,也就是指石头放在水上可以漂起来。绵延的火山群和众多泉眼催生出腾冲人对火山石和温泉的热爱,人们在感谢自然馈赠的同时,也将这份自然资源分享给外来游客,“泡温泉澡,吃温泉蛋,拔温泉罐”成为“地热游”的新时尚。
你会发现,腾冲村落里修建的道路铺的大都是火山石。火山石在当地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建筑材料,防滑且相对轻便,可用于铺地板。在其他地方,民居里的院坝用水泥铺筑,而腾冲多数采用火山石,地方特色浓郁。腾冲人喜欢在院场靠照壁部分种植盆景花木,鲜艳的花木与略微深沉的火山石地板相互映衬,烘托出主人家的小情调。
腾冲不但景观独特,“极边第一城”的历史称谓更勾勒出其地缘重要性。从国内来说,腾冲到黑河这两点连线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胡焕庸线”。这条线的西北和东南两侧,由于气候环境、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迥异。腾冲作为这一线当中的重要节点,既有位置的重要性,也具有明显的环境和文化多元性。
从国际来看,腾冲是面向缅甸和印度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桥头堡,直接关乎我国西南门户的军事和贸易地位。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让腾冲很好地在地理位置上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利用撤县设市的契机,让它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对腾冲的宗祠文化印象深刻。腾冲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边地,其中宗祠文化是产生凝聚力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作为家族来讲,如果能团结起来,能够在社会秩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宗祠现在还被应用为农村公共事务的空间,有时你会看到,一个村子里的红白喜事和群众文化活动都在宗祠进行。其他地方我不了解,但腾冲的宗祠文化做得非常好,值得发扬和挖掘。腾冲每家每户都会有供奉祖先的家堂,设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过年或者特殊节日里,人们会烧香拜祭。我眼中的腾冲人勤劳质朴,腾冲女性到别人家做客,无论是第一次去,还是已经很熟悉的地方,她都一定会帮忙干活。
个人感受最深的是腾冲一直以来对教育的重视,腾冲的孩子们把求学和读书当作长久的优秀习惯。到腾冲后你会了解,上个世纪初,腾冲人就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和教育。“文化之乡”和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建立了和顺图书馆。
如今,腾冲正在迎接越来越多的各地到访者,游客量过大对腾冲的原生环境肯定有一定影响,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我去过一次银杏村,整个村庄的早晨被薄薄一层雾笼罩着,气候很好,游人很少,特别幽静。沿着银杏村的边缘走上一圈,会发觉这个村落的安静祥和。银杏村如能维持现在这种未被过度开发的状态最好,如果游客过于拥挤,将很难有舒适感。
所以,腾冲在未来的旅游业规划中要试着把控游客量,在分流这一点上做些策划、动点脑筋。腾冲各个乡镇都能够找到自身有特色的地方,比如银杏村和茶花村,还有很多可以参观和开发的内容,民间的传统造纸工艺也有保留,将每天聚集的游客分流到各具特点的乡镇中去,用智能的控制和管理,使游览环境变得有序。
腾冲的村庄较大,村落的人口却相对密集,我观察到现在很多农家有了汽车,那么今后越来越多的汽车该停在哪里?实际上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原来宁静的乡村生活在有了汽车之后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喧嚣,还可能变得无趣,所以要提早规划,在村庄的改造和公共空间的配置过程中把停车的地方尽早地考虑进去。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