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宝山文龙亭的古桥墩上,一幅由民间艺人绘制于清乾隆年间的《松下踏歌图》,历岁月剥蚀、水痕漫漶,仍鲜明生动。
在五色点染的画面中,不分男女,不分彝汉,不分官民,人们尽欢然融入踏歌的热烈氛围,一派蹁跹盈溢的欢悦,扑面而来。
踏歌又称打歌,是彝族古老的群体歌舞,彝语称阿克。巍山是远近闻名的彝族打歌之乡,本地历来便有“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调子就飞”的俗语。
巍山彝民多散居在古城四围的山间。近年,当老一辈人愈渐老去,当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常外出务工,仅凭借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日常濡染,这一脉原古土风的踏歌传统似乎已日渐难以传承。
他把所有时间精力投入了一项免费的送教下乡活动,他是发起人、组织者,也为此奔走四乡。
2007年,时年30岁的吴建民,偕同其他几位本地艺人,以一曲原生态唱法的《牛歌》参与了青歌赛的选拔。此时,他作为巍山县的第一位彝族电视播音员,负责播报每日的地方新闻已有年头,是巍山一带家喻户晓的熟面孔。
参加大规模的文艺拔演,对于素来喜好文艺的吴建民而言,并非第一次。只是,这一次,他终究没有选择继续参加下一阶段的拔选。他说,他忽然意识到:即使用尽力气让自己做明星,到头来,明星永远只会有自己一个。他想做些不一样的事,想找到一件接下去可以心甘情愿做一辈子的事……
青歌赛归来,吴建民做出了新的决定: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投入了一项免费的送教下乡活动,他是发起人、组织者,也为此奔走四乡。
所谓送教下乡,是针对巍山周边大量的山区住校学生、乡村留守儿童,利用课余和假期,向他们教授民族歌舞、民族器乐。
起步之初,吴建民自己掏钱买齐芦笙、竹笛等必备的传统乐器,带上乐器走进山乡学校。现在他回忆起那段日子,也觉得颇为不易。一直以来,家里的收入都靠他一个人,压力虽大,但妻子还是无条件地支持与陪伴。足足五六年时间,他们夫妻俩常徒步八九公里走去一所所山区学校。
闲常多见学生请老师,吴建民却得挨家挨校找学生,家长们亦曾有人心存疑虑。这是一场考验耐心的教学相长,吴建民要逐渐赢得家长的信任,也要逐渐学会如何教导这些从六七岁直至十三四岁迥然各异的孩子。况且,吴建民找到的学生,此前几乎都从未受过任何专门的音乐训练,用他的话来说:“刚开始教他们,就好像教生牛犁田,别提多费劲了”。
在巍山人的日常生活中,凡有婚丧嫁娶、吉庆佳节、山林庙会,必聚众踏歌。吴建民独有的心得便是:坚持带他的每一位学生去亲历这些与他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场景。他说:即使是此前一直找不到感觉、放不开的孩子,只要参加过几回这样的活动,往往就有明显的进步。对本民族文化有了体认,就会变得更主动、更用心。
五六年来,跟随吴建民学过民族歌舞、民族器乐的孩子已达至千人。最多时,他同时要教授90多名孩子,累则累矣,却分外充实。
学生们跟着他,不管跟多久,不管民族的东西能学多少,至少,先要学会好好做人。
2013年1月,在巍山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南诏民族文化传习所”正式成立。吴建民和他的学生从此有了一块专属的场地,一个可以聚集多方资源、向更多孩子敞开的教学平台。
传习所的墙壁上,题写着弘扬大山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恰逢暑期,许多城里的家长都乐意把孩子送来这里,而来自山区的孩子也住在这儿,过起民族音乐的夏令营。
传习所里有着大家庭式的氛围,吃住都和学生在一起的吴建民,就如同一众孩子的大家长。一方小小的黑板上,每天都写上当天值日生的姓名,孩子们不分年龄,均有份内的职责。自立二字,在这群尚显稚嫩的孩子身上,竟已如同一种默契。
传习所的一角摆放着一架钢琴,是外界不久前捐赠的。一直以来,吴建民也尝试着将现代的音乐教学手段与传统的口耳相传彼此结合,他教所有的孩子识简谱,也把许多濒于失传的彝族曲调,以曲谱的形式加以纪录,以便日后的教习。
就在今年,传习所里走出的孩子,有的参加了地方大型的文艺演出,有的应邀参与了台湾单元剧在巍山的取景拍摄……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勇于登台、进步喜人,吴建民自然颇为欣慰,但他亦从未改变自己的初衷:他永远也不会去挑学生——只要孩子有兴趣,就可以来这里学;课业紧张来不了,有空时可以再来;来了,他就尽力教;教不了,还可以请人教。
无论是了解彝族服饰、了解彝族民间故事还是研习彝族文字……吴建民都在张罗着要为孩子们找到更多老师。
其实,和孩子们打交道越久,吴建民越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说:他自己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直到在大理上师范,才开始识谱、弹钢琴,和外面的世界打交道。现在,山里的彝族孩子还有那么多,父母又多出外打工,单靠家里的老人根本就照管不过来……学生们跟着他,不管跟多久,不管民族的东西能学多少,至少,先要学会好好做人。往后走到外边,要不卑不亢。
惟此,传习所的理念也有更深、更宽泛的内涵——道以静心,德以宽容,慈以博爱,孝以感恩。
每天清晨开始,传习所的小院就间或响起歌声、琴声、吹树叶的清音与笙笛悠扬,偶尔还能看见一群群孩子穿上明艳的民族服饰,和老师一道跳起欢快多变的舞步。
“哪里好玩哪里去,哪里好在在哪里,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铺那里睡……”如此亘古旷朗的彝人歌谣,目下,已由孩子们一派天真烂漫地唱出。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