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佟,传说中的“成都第一萌警”,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 @平安成都 小编。2014年被借调到公安部)
如果问李威佟跟美剧里的警察有何相似之处,那就是都有无比正统的职业价值观——“法治精神,除暴安民”。今年他32岁了,但到现在还有少年般的英雄主义梦想。对他来说,最好的工作状态是“享受、专注”,而非简单的执行任务。他希望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建立起一个连结警民关系的沟通桥梁。
美剧里的手枪会卡弹吗?不会,但现实里会。
2010年,李威佟还在成都跳伞塔派出所做刑警。怀着满满的英雄主义情怀,他连下了班都穿着警服。同事不解,“你老穿着这身衣服,有什么事发生了你可不能怂啊。”他回了一句,“我一直在等。”
他终于遇到一次当英雄的机会。那年10月的一个中午,李威佟和同事们一齐抓获的一个嫌疑人突然挣脱了约束带狂奔逃跑。李威佟立即追了上去。他回忆起那一路的追捕,忍不住得瑟,“真是太帅了,就像电影里的古天乐。”
现实常常比电视剧更狗血。李威佟掏出手枪,边跑边打开保险,上膛。Bang的一声向天空开了一枪。嫌疑人继续奔跑,他决定再开一枪示警,可枪却卡弹了。也不知道跑了多远,最后嫌疑人钻进一个居民院落,一小伙子帮他抓到了嫌疑人。看李威佟快累趴了,院里的大妈唠叨了起来,“小伙子,你体能也太差了嘛!平常要加强锻炼哦!”保持沉默的他很想说,“你追那么远试试。”
“隔行如隔山。现在的老百姓美剧看多了,对警察的能力抱有太多的期待和想象。”李威佟感慨,“像卡弹这种意外,是不大可能发生在电视上的,现实中却很正常。”
在他看来,这次看似简单的经历反映了美剧里无法呈现的现实微妙性。坏人跑了追不追?追不追得上?会不会在追缉过程中,坏人会产生过激行为,危害到其他无辜的人?对李威佟来说,答案很简单,“有坏人,警察就要抓。坏人再跑,警察就要追。”他看过的第一部美剧是《越狱》。“Alex Mahon对Mike的穷追不舍,动机肯定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是警察,必定要追捕越狱的人。另一方面,两人的斗争又像一场斗智商的游戏。”
?比起美剧,李威佟更着迷于看港剧。他崇拜港剧中的法治精神,家里到处挂着香港警旗,电脑桌面是香港警徽,证件套也是从香港警局买的。
《犯罪现场调查》、《犯罪心理》等讲究侦查技术的美剧,他并无太多兴趣。采指纹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很枯燥。他也坦然自己“特别窝囊”的一面:不愿意看尸体。一直对恐怖画面有所排斥的他,从来都不敢看恐怖片或鬼片。刚上映的《催眠大师》,他都是捂着眼睛看完前半截的。
“警察怕看恐怖片,肯定会被人笑。但这很正常,这不就是真实的警察吗?”他区别现实和虚拟剧本:“像CSI里面的技术控,看得很爽,但对现实的破案有多少帮助呢?”
李威佟称自己并不是技术控,而是人情味控。派出所那几年,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总是有温暖的色彩。他回忆起曾经在派出所认识的两位问题少年。“后来他俩又离家出走,住在我家。第二天其中一个还跟着我在广场上巡逻。哇,我好像他们的‘爸比’,感觉特别好。”
在派出所那四年,他五天值一次24小时的全天班。“非常痛苦,动不动就熬夜,主要还很累心。”他指了指自己往后退的发际线,“你知道吗?原来这头发不是长这样的。”
美剧中的警察
不少美剧演员都扮演过FBI的角色。有网友开玩笑,“看来美国联邦调查局真是美国电视剧产业的宝藏。”
美国的罪案剧极其擅长高科技手段,这恐怕是国内电视剧远远做不到的。《CSI》犯罪心理研究小组隶属FBI,他们跨州行动,主要针对连环杀人案,从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模式入手建立人物侧写,圈定罪犯的性别、年龄、职业特征、居住环境乃至成长经历,从而预测罪犯下一步行为直至缉拿罪犯。
警察都是代表正义的好人吗?很多罪案剧都不喜欢这样的简单设定。《盾牌》打破了警察是好人的理想,里头以警探Vic Mackey为首的冲击小分队,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为了更有效率地破案,屡屡作奸犯科,到最后累积下了无数的滔天大罪。暗藏灰色地带的故事起码让人更加信服。当然,保守派的观众会更喜欢《警察世家》。信仰上帝,重视家庭,维护法律,遵守秩序,报效国家,努力工作,恪守本分……传达的都是老美的传统价值观。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