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种精简版五仁月饼,名曰“青红丝”。其构造以7毫米厚的“铁皮”为外壳,中间裹5毫米厚的红糖,黏稠如沥青;沥青间点缀着青红丝。青丝即染蓝的萝卜丝,红丝当然是染红的萝卜丝。某次见过一枚奇葩,没有沥青只有丝,红蓝两丝泾渭分明,割据一隅,仿佛青红两个黑帮即将开战。我一口干掉两伙,感觉自己飞了起来,好似嫦娥—《本草纲目》说萝卜顺气嘛。
把青红丝比拟为两军交战是有渊源的,传说中的月饼,就带着浓郁的军事色彩。据《唐书·太宗纪》,月饼起源于战争。唐初,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日凯旋。民间向朝廷献饼祝捷,太宗拿着饼,对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然后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遗憾的是,这个故事不可信,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的记载,李靖的凯旋时间都为“贞观四年二月”。
更著名的月饼传说依旧与战争有关。元朝末年,汉人不堪暴政,秘密发动了红巾军起义。起义军定于中秋节造反,为免走漏风声,做了一种夹着红糖、点上朱砂的圆形糕点,名曰“圆饼”,意为“诛杀元饼(兵)”,内藏“八月十五杀鞑子”纸条一张,以此为联络暗号。轰轰烈烈的革命就从月饼开始了。这个传说虽然有趣亦不可信,据《皇明通纪法传全录》记载,红巾军首义时间不是八月,而是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纸条应该是裹在粽子里。当然,粽子也能引发战争,但不是汉蒙之战,而是甜咸两党之战了。
真实的月饼起源,源自古代祭祀之一的祭月。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大神,是上古天子最重要的祭礼对象(庶民没有资格拜祭)。祭礼需要具象的物件方得以展现,其所用器物,称为礼物。礼指典礼,物指文物。《史记·封禅书》说当时的帝王“祭月以羊彘特”,也就是羊、猪、牛。猪排第二,所以二师兄调戏嫦娥算是官派的政治任务。早期祭月食品以肉制品为主,粮食为辅,后期开始多样化,为月饼的登场和普及提供了可能性。
月饼的具体发明人已不可考,若强行指派,十六国的后赵武帝石虎勉强可以胜任。《太平御览》记载他“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只是这种饼是蒸的不是烤的,古代有烤制的“胡饼”,但没馅儿。最爱吃这个饼的是汉灵帝刘宏,《续汉书》云“灵帝好胡饼”。两人倒是可以联合署名,但后赵武帝应该不会同意的。
“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苏东坡介绍过这类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从形状到内在描述得特别清晰:饼如圆月,馅是国产奶酪加麦芽糖,由此可知,宋朝的月饼几乎与现代月饼一样了。只是,当时的月饼并非中秋专属品,而是“四时皆有”的日常食品。而且,北宋时期“中秋节”都没有出现,这三个字最早出现于《梦粱录》:“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而在这个节日吃月饼的描述则在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造型和意趣与今世已经没有差别,清人杨光辅记述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后来,月饼出现了广、京、苏、潮、滇各式流派。但是,我幼年吃过的那种老式五仁月饼,各门派都不敢轻慢,其地位无饼能撼动,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意味。然而我实在受不了这款硬汉宗师,每次吃它都觉得口腔像砂石搅拌机,每次讨教都被它弄得满地找牙。所以我觉得南北各派都不放弃生产它,是为了臊着它。袁枚或许是这位坚硬的五仁大师的发明者或推广者,《随园食单》里说:“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袁先生写过一首诗,标题叫《齿疾半年偶览唐人小说有作》,云:“耳中骑马兜元国,齿内排衙活玉窠。”“活玉窠”就是牙洞,就是五仁月饼磕出来的,这个牙洞大到有回音,余音缭绕。后来,有聪明的医师直接用五仁月饼粉补牙,于是袁先生的牙坚硬无敌,嚼出一本《随园食单》。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