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幼年时代就是个很有文化的小孩。有文化得益于所受的教育多元、高端:一是远程声控电化教学,二是近距视觉图像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听广播和看小人书。经过双项教育,我知道中国唯一一处吐痰不罚款的地界,就是杭州西湖,因为那里有卖国贼秦桧。
后来去了,当然没吐。一是传闻不实。边上参观的小子咳到关键时候,突然出现戴红箍的管理员,气吞山河地咽了。二是本人作为有文化的按揭艺术家,看完《宋史》觉得吐他不够理直气壮。历史教材对于秦桧的盖棺论定是:臭名昭著大奸臣,屈膝投降卖国贼。这个总结就秦桧的晚期活动来说没什么不妥,但对于早期的他就有失公允,或者不公平。卖国贼年轻时的形象,可以说是铁骨铮铮,甚至是精忠报国。
靖康元年(1126),金军第一次围攻首都开封,要求宋朝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面对这个无耻要求,赵家人的反应是犹豫不决。摆在面前两种选择:打,宋军顶不住;和,面子挂不住。对于帝王来说,疆土当然越大越好,但如果面临政权安危和身家性命,疆土就相当于阑尾,割了也就割了。衡量再三,心理已经趋向求和的赵家话事人宋钦宗正准备动刀,反对派出现,代表人物就是在国子监担任学正的秦桧。他慷慨上书兵机四条: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诈,守御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四乞馆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门及引上殿。
平心而论,秦桧对敌我两方的认识和判断十分准确,建议也是克制、得体、有节的。不料皇上要和,这辛辛苦苦凑出的“四条”,皇上就是不吃不碰也不杠。如果这四条只是试探性建议,目的是获知上峰的真实心理意图,秦桧应该迅速转向。恰在此时,皇上给了他打转向灯的机会——任命他为议和大使。秦桧坚决不做卖国贼,上书曰:“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为表示矢志不渝、斩钉截铁,“三上章辞”,连着写了三封辞职信:你不上阵打仗,我不上班打卡。迫于压力,皇上没有批准他辞职,反而擢升了他。
秦桧的忠贞爱国道路走得令人肃然起敬。派出的割地大使捎回了话,不满足金国要求,金国就打进汴京城。十一月,钦宗召开御前会议,集百官议于延和殿,议和派认为割地像割双眼皮,越割越美;主战派认为割地像割洋葱,会流泪的。吵得不可开交,只得举手表决,“七十人请与之,桧等三十六人持不可”。少数派秦桧并不是沽名钓誉、博取名声,此时的他确实胸怀赵国大义,为此也付出了代价:“除御史中丞。”
然而抗金情况并不美妙,“闰十一月,汴京失守,二帝幸金营”,不但丢了首都,还丢了两个皇上,连带整个宗室都被金兵掳走,只有康王赵构跑掉了。赵构能跑掉,可能跟他的名字有关系:赵GO。而他家这个姓,冥冥中似乎预见了这个结果:赵,走,X。一个暴走,一群挨X,赵家就这样散了。更坏的消息又从敌营传来——赵家江山不保。大金国要废掉赵家,改成张家(笔者就姓张)掌控天下。
靖康二年(1127)二月,“莫俦、吴开自金营来,传金帅命推立异姓。留守王时雍等召百官军民共议立张邦昌”。刺刀下竟也有虚假民主,金国为了利于统治,收买宋朝官员,装腔作势争取官僚的意见。然而没有反对声音:“百官军民皆失色不敢答。”在赵家最困难的时刻,秦桧又一次挺身而出,“共入议状,乞存赵氏”。又发自肺腑写了一篇反对信。信很长,中心思想是天下必须是赵家的,张家没有资格掌控,“你也配姓赵?!”云云。
秦桧这次据理力争又付出了代价:“金人怒,执桧。携、俦持状赴军前。”他的建议当然也不可能采纳,三月,“金人立邦昌为伪楚”。随后,秦桧跟着回师的金兵去了东北,并在中国最大的城市铁岭逗留了一段时间——“从至燕山,又徙韩州。”这段时间的表现,秦桧依旧是为赵家慷慨赴难、不畏生死的正义男儿。再然后,康王赵构成立南宋,不思统一,“错把杭州当汴州”,开始一百年的宋金割据。“有康师傅,要什么统一?”在杭州的康王心里嘀咕。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