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起一战到二战期间的军事理论和战术革命,很自然会想到那些响当当的名字:利德尔·哈特、富勒、古德里安、图哈切夫斯基、戴高乐和巴顿等,这些人或因领先时代的理论创见,或因辉煌卓越的战场成就,都曾引领机械化战争时代的风骚。其实,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有同样富于理论领悟和实践精神的军人,那就是被称为“中国装甲兵之父”的国军上将徐庭瑶先生。
熟悉《水浒传》的朋友都应该记得无为军通判黄文炳的故事。无为隔大江与芜湖、铜陵相望,民国初受新风气的影响,是一个学风昌盛,爱国主义精神普遍的地区,出身开明士绅家庭的徐庭瑶(1891-1974)便是无为人。他少年时代受辛亥革命前辈的影响,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后免试保送入保定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因为他厌恶军阀战争,所以毕业后很快脱离军阀部队,回乡担任小学教员。三年后,孙中山先生在广东掀起护法运动,徐遂毅然追随,此后,历经东征、北伐,战功卓著,成为著名战将。
徐庭瑶早期军事生涯可用一句话概括:“内战内行。”1933年的长城抗战改变了他的军事生涯和思维轨道。是时,日本军阀为侵略华北,进军热河,而中国政府为显示力量,调集徐指挥的精锐第17军北上抗战。该军作战地域主要为长城古北口,古北口抗战惨烈英勇,为长城抗战最烈血之篇章。面对陆空联合火力优势的日军,徐率部以寸步不让的气概鏖战五十余日,日军称进入中国以来遭遇“最激烈抵抗”。惨烈的代价和两军战斗力的巨大差距,使徐痛苦思索中国的抗战建军新路。
长城抗战给徐赢得了爱戴和荣誉,但两国战力的悬殊和亲身体验日本的对华军事侵略野心,使徐意识到,要建成抵抗日本的国防武力,必须探寻机械化的合成军队之路。战后,他立即向最高当局上呈了有关建议,并带领代表团考察欧美各国军备,尤其对当时方兴未艾的装甲战思想有敏锐的心得。回国后,他主持撰写了60万字的《考察欧美各国军事报告书》,又有《军备革命》及《机械化军备论》等著作,在中国首次提出军备革命的概念,提议设立相关的机械化专科军事院校,并创设新型机械化兵种。
徐庭瑶的军备革命思想始终密切联系中国抵抗日本和未来收复国土的现实需求,他强调机械化为代表的现代化作战概念,将火力和机动置于作战思想的核心。此前中国虽有工兵、交通辎重、通信等技术兵科,却都是在后勤和作战保障的范畴内,无缘世界军事革命的潮流。徐是要借助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的新技术优势,创建快速化和机动-火力一体化的新型部队。应该说,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一思想是与当时世界军事革命潮流完全同步的先进思维。
为实践其理论创建,徐积极投入行动。在当时军事当局的支持下,为培养机械化军队需要的干部人才,他于1935年创建陆军交通和辎重学校(1937年改为机械化学校,简称“机校”)。值得一提的是,徐之兴办教育,在时间上几乎全程处于颠沛流离的抗战烽火岁月,而其办学条件更是因陋就简,白手兴业。他努力融办学、练兵和实战于一炉,创办三年内,利用进口的苏制T-26坦克、德制卡车及装甲汽车、美制哈雷摩托车等,编成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即后来勋名卓著的第200师。一年后的1939年,扩编为机械化第5军。该军在彪炳青史的昆仑关血战中首试锋芒,建立了不朽的抗争功勋。后来,徐筹划和训练的装甲部队在滇缅作战中痛报国仇,大展国威,为近代中国战史所罕见。直到抗战后的内战战场,国军机械化部队全军覆没,使徐之毕生心血归于尘土。
无可讳言,正如近现代史上的无数前驱人物,其毕生事业从根本成果上说是失败的,但这种个人事业的失败中,更多地折射的是国家与民族命运的蹉跎。现代军事革命是现代产业革命和社会进化的产物,在一个尚处于农业化的社会进行军事革命和军备革命事业,其热忱和抱负虽震撼动人,但其结局是可以预料的。惟其注定失败,因而更见其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后来者岂能不再三缅怀?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