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建安十九年(214)的“秋七月”,曹操第三次伐吴。行军途经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士兵口渴难熬,曹操站在山道上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见《世说新语·假谲》)。其实此山过去十几里就是濡须河中游,很快就有了充足的水源。士兵们虽然被骗,依然很高兴,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望梅止渴”的典故。
“望梅止渴”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喝水未必解渴,不喝水未必会渴,而唯有生津能止渴。听到了“梅”字,人就想到了酸甜,从舌下口腔涌出津液,干渴得以暂时缓解。
《素问·经脉别论》载:“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意思是说,我们喝进体内的水,如果不经过六腑消化,不会直接变成津液;不经过五脏的吸收、封藏,津液不会留在体内。水饮为至阴,六腑之中能消化水饮的首推属性太阳的小肠和膀胱,五脏之中能存津液者则首推属性太阴的肺脾。
津与液不仅是黏稠与稀薄的问题,而且来源不同。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为津,即便流失也容易补充;而眼泪、唾液、精液、阴道黏液、胃肠黏液、胆汁等是液,由精髓所化,流失以后不容易补充,光喝水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越喝越渴。
导致人干渴的原因,一是摄入不足,二是消耗过多,三是输布不畅。解除干渴,除了开源、节流,更需转化和疏导。望梅止渴解决的是后两个问题。
摄入不够,没水喝,津也就不足。人们以为喝冷水、冰水才解渴,其实干渴的时候喝热水,可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水被快速地消化、吸收,成为体液,滋润、濡养身体。另外,越渴越不要满饮。一个“品”字告诉人们要小口喝水,三口即止,留有余地,便于消化吸收。喝水的学问还在于不喝淡水,淡水穿肠过,体液无处留。所以古人要在水中加入苦味的茶叶,在吃西瓜时加盐,目的是为了防止津液流失。就补充体液而言,果汁、蔬菜汁中酸碱度平衡,微量元素搭配合理,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消耗过度,首先是外感六淫邪气中的火热或燥热邪气,外感热燥、发热的人,会耗伤津液,导致干燥。其次是内因,因饮食不当、七情欲火产生内热,耗伤津液。还有就是阴失封藏,比如大汗、多尿伤津;腹泻、呕吐伤液;遗精、滑精、带下频仍伤精;外感风邪,卫气失固,或者滥用发汗药物,会导致腠理开泄,津液脱失,甚至伤及阴血精液。
转化不利主要是因为阳气衰微,气化不利。小肠有火热之性,能泌别清浊;膀胱是州督之官,蒸腾气化,化生津液。如果阳气衰微,会出现“口干不欲饮”或“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饮水即尿,饮水不解渴,甚至越喝越渴的情况。《伤寒论》中治疗水气病的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温阳利水的方剂就是针对这种病症设立的。
输布不畅主要是因为阴寒内盛,水饮痰湿凝聚,真阴不足。阳气衰微不能化水,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水饮痰湿滞留体内,成为新的致病因素。病人会出现不干而渴的症状,体内有水,但那是水毒,不是津液。治疗湿热的龙胆泻肝汤中使用生地,就是考虑到病人湿邪重同时真阴不足。有的病人不干却渴,涎水横流,胃肠留饮,腹满水肿,但口渴欲饮。需用十枣汤、六磨饮子泻痰饮、化水湿,阴寒一去,津液自生。
阴液不足的人,需要通过饮食和药物调养补充精髓,光喝水是没用的。猪皮炖汤或猪皮冻可作为药膳,调养、治疗鱼鳞病、蛇皮病。阴液极度匮乏的,古人用大补阴煎,就是猪脊髓加上黄柏、知母炖服。平常人们也可以炖骨头汤,敲骨吸髓。
渴是主观感觉,是心火,有的渴与身体干燥、津液不足有关,有的则因情绪、情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人在激动、焦躁的时候总会觉得口干舌燥、咽喉发干,偶尔发生还算正常,经常如此就是病态了。三昧真火,非饮水能平,要么降低欲望,要么静心。古人有咽唾养生法,正是针对这种心浮气躁的。望梅止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