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15年前,尤伦斯夫妇在北京798艺术区核心地带成立了一座非营利美术馆——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下文简称UCCA),在那座工业包豪斯风格的“老厂房”里,经常能看到活跃的中国艺术家扎堆儿办展。
15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提起UCCA,它已不再仅仅是一座美术馆,而是一个UCCA体系。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图片版权归OMA所有,摄影:边洁。
“共同的现场: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展览现场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UCCA不仅推动和见证中国当代艺术图景的蓬勃发展,同时自身形成了完善的艺术体系。今年恰是 UCCA成立15周年,亦是UCCA理事赞助体系建立10周年,目前大型群展“共同的现场: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正在展出,我们也连线了UCCA馆长及CEO田霏宇(Philip Tinari)先生进行专访。
今年是他担任UCCA馆长的第11个年头,关于“UCCA何以成为UCCA?”,个中的酸甜苦辣咸,他最有发言权。
UCCA馆长及CEO田霏宇(Philip Tinari),摄影:Stefen Chow
Q:如今的UCCA代表着什么?
A:一个当代艺术发声的共同现场
与田霏宇馆长的采访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以线上方式进行,他提前已经在电话那头等候,对谈过程中周密严谨的逻辑思维,令人欣赏。
2011年底,年仅32岁的田霏宇正式成为UCCA的馆长,这一做就是11年。UCCA在他的带领下,由私人美术馆成功转型为UCCA集团,旗下包括多地运营的美术馆馆群,一个公益基金会和成熟的商业板块。“正如本次大型群展的标题‘共同的现场’,其实这里想说的是在这些支持者,策展人、艺术家,我们的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下营造了一个当代艺术可以发声的现场,这句话也可以用来重复或者是涵盖UCCA过去15年的所有工作。”田霏宇说道。
“从UCCA开馆以来,大家一直很期待UCCA能代表一种新的标准,这么多年UCCA的初心和使命一直没有改变。”田霏宇说,“我们使命其实非常简单,持续将好的艺术引入,将最前瞻的艺术与文化分享给越来越多的观众。这个机构自诞生以来,其实也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当代艺术的交遇场所,疫情后,希望可以继续通过艺术给我们的观众带来新的思考和更多可能性。”
在田霏宇看来,这几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集中出现了一批艺术家,80年代又经历了实验期,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很初级地与国际接触,2000年后中国加入WTO,开始出现大量艺术机构,包括商业画廊、拍卖行等,当代艺术又慢慢从地下走到地上,并且出现了上海双年展这样兼具国际性与本地化的展览。最近10年,与21世纪前10年相比,不管是市场还是观众的兴趣,多元化都成为一个大趋势,看展览也已经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在广泛的社会层面,中国当代艺术得到了一种认可。”
作为一家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国际艺术机构,从开馆以来,UCCA一直在进行对中国当代艺术系统化的解读,同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当代艺术互动连接,每年向超过百万观众介绍中国和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及艺术新秀。
“我们一直想把UCCA做成一个国际化的艺术机构。国际化不一定意味着邀请国际大牌艺术家做展览,而是无论你在筹备怎样规模、体量的展览时,都在使用一种国际化视野。”
那么,如今15岁的UCCA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总的来说,UCCA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在成熟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尝试一些新的方式方法,适应一直在变化的新的现实。”田霏宇回答。
“共同的现场: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展览现场,“谁的传统”章节
Q:非营利机构的苦与乐如何平衡?
A:自行造血,美术馆运营的又一种样本
在艺术圈的各种沉浮中,作为一个非营利艺术机构,UCCA在美术馆运营方面也做出了另一个样本。有人说,它的成功是所有民营美术馆的榜样,也有人说,它的成功不可复制。
2012年,UCCA尝试新的运营模式,在中国同类机构中率先建立了个人赞助群体:UCCA赞助理事会。而在此之前,UCCA的运营费用主要依靠尤伦斯基金会的赞助且逐年递减。理事赞助体系在中国,UCCA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田霏宇坦言这是一种大胆尝试。
“原以为中国的藏家不会为这种慈善项目做贡献,结果我发现很多藏家、理事在其中找到了他们觉得很有趣的事情。成立赞助理事会实际上是为了与整个行业保持互动,赞助理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爱好的圈子,将爱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一个好的机构需要有一群支持者或者挚友,他们时不时惦记着这个机构,遇到什么好的可能性都往机构引荐。艺术家在某种层面上也是这样的角色,做完一个展览,可能这个艺术家也会成为长期战友,这些对于一个寻找长期发展路线的机构来说都很重要。”
今年是UCCA理事赞助体系建立10周年,此次群展展出的近100件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作品便是出自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的收藏。历经十年发展,现已完善的UCCA赞助体系汇集了世界各地,与UCCA拥有相同理念与艺术愿景的艺术赞助人的力量,通过北京、北戴河与上海三地场馆,将高品质的展览和公共项目带给更广大的观众群体。与此同时,UCCA也为众多理事成员,同时也是收藏家提供了深入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交流平台。
如今,UCCA除了已经建立较完善的赞助体系,包括每年11月的慈善义拍UCCA Gala,同时也在尝试更多拓展,比如零售平台UCCA商店、UCCA儿童艺术中心,以及UCCA Lab旗下的馆外合作项目等,不断丰富着自我造血的形式。
“共同的现场: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展览现场,“再思观念”章节
“我们把UCCA放在全球语境下,欧洲艺术机构运营大量依靠捐赠,美国更多是依靠个体、企业,但在中国光靠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这些年尝试整合资源、将艺术专业运用到商业的合作上,去做一些可能并不是完全在美术馆的运营范围下,但又和UCCA相关的一些合作,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UCCA Lab这个团队就从事这样的工作,团队有30多人,专门做艺术与商业的跨界,还有探索与企业、政府多方面合作。我们在北京、上海设有专门的UCCA Lab空间,可以用于展示,很多项目也可以落在中国的其他城市,也可以在线上,甚至海外都有。”田霏宇分享道。
Q:下一个10年UCCA如何重装出发?
A:坚持学术性DNA,链接公众与生活
2017年,在新支持者与理事的帮助下,UCCA完成了机构重组,转型为UCCA集团;2018年底,位于北戴河阿那亚的UCCA沙丘美术馆开馆;2021年5月,UCCA Edge在上海苏州河畔开馆……UCCA开始尝试在全国性布局形成馆群,不再仅限于北京798。
UCCA沙丘美术馆(秦皇岛)
UCCA Edge(上海),图片由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我们好不容易研究和实践出了一个我们认为比较符合中国当下的机构实践,有没有办法让它超越北京本身?我们一直希望可以把UCCA这个机构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提高。2018年UCCA沙丘美术馆就有了初步实验,紧接着是上海地区。今后,我们会进一步思考怎么操作馆群联动,不排除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我们从来不是为了扩大而扩大,而是希望有更多可以建立合作的不同伙伴,一起进行更多地讨论和探索。”田霏宇说。
经历从0到1,再从1到10,再加以这几年全球疫情与动荡的世界局势挑战,UCCA的应变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十五年的积累,UCCA已经在业界树立起“风向标”的能量和话语影响力,以及赋予其团队以专业的立场和能力。下一个十年如何整装再出发?
在田霏宇看来,“坚持学术的DNA不变,美术馆中最核心的是做展览策划和制作的展览部,以及做学术出版和展览相关的所有写作、翻译等内容输出工作的研究部。出版物是让我们骄傲的板块,从来都不是为了赶开幕或纯粹走形式而做的,会呈现大量的学术梳理工作,我们认为这些是会留下的,它会帮助某一个艺术家或流派打造自己的影响力。我希望我们可以在学术层面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权威。因为这一领域在国内还有非常大的活力,比如对年轻策展人的培养很重要,比如说图书馆、研究中心的建立。同时也希望我们正在做的这些实践有一天也变成研究和学习的对象,这直接反应出我们生产的内容高度和它的社会福利。此外,如何把这些产出,与观众进行链接,也就是说如何把它们更有效地推出去,不管是通过巡展或是分馆或是各种合作,希望能进一步建立这样一种内容生产和推广的体系。比如去年的卡特兰首次中国个展‘莫瑞吉奥·卡特兰:最后的审判’,一是展览本身很有趣,也很受欢迎;二是我们在传播上进行了更多更有意思的尝试,将展览的理念传递到产品设计上,打造了一些‘破圈’的营销案例;三是这些尝试也让艺术家进行了深度参与,同时也为美术馆创造了一些收入,这种‘三赢’的局面是我们觉得比较有意思的。”
“共同的现场: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作品
崔洁《炉峰塔3》2019 布面丙烯 250×210cm
“共同的现场: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作品
史新骥《林泉》2017 布面油画 200×150 cm
经历了过去15年的转变后,田霏宇更看清这份事业有多重要。可以看见,UCCA现在已经做好准备进入一个新阶段,当下布局谋篇的方式并不是单纯地追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其背后包含着一系列的运营管理与品牌IP等相关操作。
“以当代艺术为媒介促进中国与世界更为广泛的交流,始终是UCCA的宗旨和使命。它其实一直是希望通过艺术链接中国与世界,让艺术深入和改善更多人的生活。只是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在过去15年UCCA经历了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在升级和适应,未来十五年肯定也是一样的。但是最核心的毫无疑问是将好的艺术传递给更多的人,这肯定是不变的。做一个机构最大的乐趣就是可以让它的某一个展览或空间,甚至整个机构,成为城市共同记忆的一部分。”田霏宇坦言。
据透露,UCCA将于今年陆续推出一系列庆祝活动,如今年下半年特别呈现梳理机构历史的15周年文献展;从6月至11月陆续推出以“适应性”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多场对谈、影像、表演艺术交流活动与跨界研究的策展工作坊,探讨我们如何在被动的环境中持续思考,又如何在波动中共构我们的当下;出版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出版物等。
(本文转载自收藏拍卖杂志)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