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汽车体育运动、媒体文化输出,人们总是能熟知一些异域的汽车文化。例如,在好莱坞光环衬托下的美国,将广袤无垠的沙漠和全尺寸暴力的肌肉车深深地植入了众多消费者心中;日本凭借现象级的动漫、动画,在经济泡沫年代输出文化的同时,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JDM热潮;欧洲更是汽车体育运动的发源地,从极致性能的F1到尘土飞扬的WRC,还有不分昼夜的WEC,都让全世界的汽车爱好者感受到了工业与科技的尖端魅力。
然而,在这个地球上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身处发达国家行列却存在感稀薄,既有着殖民年代留下来的欧洲血脉,又有着类似美国的年轻历史,再加之与日本相似的交通规则,让它孕育出了一种奇怪的汽车文化——澳洲土炮的猛士生活。
全球化让澳洲土炮败在了潮水一般涌入的移民文化碰撞中。
第一个在澳大利亚建厂的汽车厂商是福特(Ford),第一个澳大利亚自主汽车品牌是霍顿(Holden)。霍顿创立于1856年,1908年进入汽车领域,1948年自主设计了第一辆汽车,同时,澳洲霍顿与福特也因全尺寸汽车的设计和制造闻名于全球。1931年,通用集团(GM)收购了霍顿汽车,虽然保留部分澳洲本土设计的车型,但是销售车款已经开始逐渐被通用集团所渗透。
作为后起之秀,以丰田为首的日系汽车厂商进入澳洲的时间比美国两巨头晚了接近20年,1958年才姗姗来迟。不过这也情有可原,日系厂商在北美的强势崛起离不开第二次石油危机,而日系厂商彻底摆脱模仿制造开始独立创新设计也是1980年代的事情了,所以,起初进入澳洲市场的日系厂商并没有值得称道的作为。
进入21世纪后,美国移民政策逐渐收紧,全球化趋势又已不可逆,气候环境和生存土壤相对良好的澳洲就成为加拿大以外的另一大热门移民国度。
如潮水一般涌入的移民自然带来文化上的碰撞。新移民多数来自中国、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为了能在异国他乡取得一席之地不得不更努力地工作。但以福特霍顿为首的澳洲全尺寸汽车不仅在燃油经济性上堪忧,日常行驶的可靠性也不咋地。这对于原本富裕的澳洲本土人民来说不是问题,传统的车库文化让他们从小就拿着工具对着汽车修来改去。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来说,不仅儿时缺乏私家车概念,甚至连油价都让钱包略显尴尬。在天生随性和小心谨慎的不断撞击之下,必然有一方要妥协让步。
澳洲作为英联邦的一部分,除了每次英国王室访澳能带来不用调休的假期福利之外,还与英国有十分相似的交通规矩。这一切还与尽头的一个汽车工业强国——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得益于大洋洲的地理位置,日本成为了距离澳洲本土之外最近的一个具备独立汽车设计能力的工业国家,澳洲市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日系厂商的目标之一。而澳洲对于进口日系厂商汽车的壁垒也十分薄弱,甚至允许私人从日本购买二手汽车直接海运到悉尼或者墨尔本的港口,简单交个关税再把车子开到路局,注册上牌就能上路。
众所周知,日本和美国的进口汽车税在全球来说是最为实惠的,私人从日本进口豪华车也成了土澳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避税方式。
高速公路的布局让澳洲土炮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城市之间动辄上千公里的直线成了大马力玩具的天堂。
和美国一样,澳洲的地理环境为沿海绿洲、中央沙漠。大量人口堆积在东部的两个主要城市——悉尼和墨尔本,少部分人口聚集在几个旅游、资源、军事城市——布里斯班、佩斯和达尔文。在澳洲沿海地带,修建了诸多曲折海岸线公路,内陆则是笔直的乡村高速公路。这种高速公路的布局也让那些从美系肌肉车退化而来的澳洲土炮有了发挥余地,城市之间动辄上千公里的直线成了大马力玩具的天堂。
得益于大马力机械的普及,Drag Race(1/4英里直线加速赛)在澳洲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几乎每个大城市的周末都会有赛道开放Drag Race的比赛,参观门票仅需25澳币,参赛门票也仅需75—100澳币。土澳人民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带着自己的车子去感受没有限制的直线加速快感。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在深夜高速公路上非法竞速,规则类似于Drag Race,但是毫无组织纪律性,这种玩法往往以赌博为主。
说到非法赛车,就不得不提到澳洲的另一大势力——跑山党。澳洲受到JDM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厚,所以JDM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山道竞速被广泛流传。在悉尼、墨尔本都有数量庞大的跑山人群,其中不乏华人。
跑山爱好者中多数为亚洲面孔,车型也以日系性能车居多,只有少数本地白人。他们经常于晚上10—11点在市区某个不起眼的餐馆后的停车场集合闲聊,在集结差不多之后便前往加油站加油,朝着附近的山道出发。
跑山通常由一辆安全车领先队伍1—3分钟的路程,通过对讲机报告是否有对头车,在进入警察的“三不管地带”之后,车队的头车会短暂开启3至5秒的双闪,之后便是“I will see you in another side of this mountain, guys, good luck”。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令人恼火的驾车方式:深夜炸街小分队。即便是汽车文化发达的澳洲也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总有一些家伙喜欢把排气改得臭气熏天,在后备箱装上足以震整栋楼的重低音音响,然后十分得瑟地时而七进七出,时而原地烧胎。还有就是中年之友哈雷摩托,如果说公路摩托赛车尖啸的引擎声在某种程度上比较接近F1的话,那哈雷摩托车的引擎声就好像拉肚子的腹泻声混合着冲厕所的水流声,还总爆发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时分。这也是我最为恼火的行为,但是除了以暴制暴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以上都是澳洲玩车一族的驾驶模式,可以说有的暴力,有的张扬,也有的低调。说到澳洲人普通的驾驶方式,恐怕只能用“红绿灯下的猛士”来形容了。坐过澳洲出租车或者Uber的人可能感受最深,他们开车永远只会两种模式——地板油和地板刹车。那些开着Commodore或者Falcon的出租车司机几乎是每个弯道都带胎响,高速路进闸道则是习惯性地将二挡拉上红线。这群人已经习惯性地把绿灯当成比赛发车的信号,以至于一次我乘坐Uber回家的时候,触目惊心地看到了仪表盘上21.7L/100km的油耗。
随着澳洲移民人口的增加,汽车销量也被带动,但是这种大好的前景并不能拯救本土车款销量的走低。
如果问全世界有哪些地区对V8引擎有着深深的执念,除了美国之外就是澳洲了。2015年的黑马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怒之路》,其系列的前三部为纯正血脉的澳洲制作电影,电影中高喊的V8口号甚至让人误以为V8成为了仅次于RPG和AK47的第三大邪教。
就好像国内有着五菱面包车这样的特色存在一样,澳洲也有着V8工具车这样的新世纪民工超跑。福特、霍顿分别以旗下最畅销的两款全尺寸汽车Falcon、Commodore为基础设计了Ute(工具车)车款,在保留驾驶乐趣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增大了后备箱空间,使得澳洲民工有充足的空间利用率来存放各种电钻、铲子和焊接工具。
只是现在,适合这些大马力玩具发展的土壤已经越来越少。澳洲的城市规划被摊得太大,人们对汽车的依赖性非常之高。我在澳洲从事汽车配件后市场销售工作,主要贩卖发电机和起动机。这两种配件对于车子的行驶工况极为重要,常常能接到顾客打来催快递的电话:“麻烦你们赶紧把我买的东西寄过来,我真的十分迫切需要我的车子回到马路上。”
毫不夸张地说,在澳洲,一个人的车子如果抛锚在上班的路上,那么他几乎没有任何手段能到达公司。以墨尔本为例,东西跨度超过50公里,南北跨度则超过60公里,所有的高速公路、铁路、公交车、电车直接放射形布局,从郊区通向市区。当出行不需要途经市中心,仅仅在两个方向的郊区通勤时,墨尔本的公交系统真的是神仙难救。
在这种水深火热的公交模式下,汽车的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令人担忧的是,可靠性恰好是本土汽车最为明显的短板,无论福特还是霍顿。于是高歌猛进的丰田在澳洲市场连续称霸13年,凭借其可靠性一次又一次刷新销售榜。
除此之外,澳洲人似乎十分喜爱二线品牌马自达。与福特分手之后的马自达凭借创驰蓝天技术的包装和宣传,在轻量化和油耗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好几次拿下卡罗拉常年占据中小型家用汽车销量榜首位置。随着澳洲移民人口的增加,汽车销量也被带动,但是这种大好的前景并不能拯救本土车款销量的走低。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霍顿和福特2015年在澳乘用车销量进一步跌落谷底,成为其22年来的销量冰点。不仅霍顿汽车总销量下跌2.9%,福特汽车总销量更是夸张地下跌11.6%,双双被后起之秀现代汽车超越。而澳洲的两辆本土特色“土炮”更是跌入年销量不足6000辆的窘境,要知道,连豪华车奔驰C级在澳年销量都高于这个数字。
现在,已有无数市场报告证明了这一点:即便在这座汽车文化孤岛之上,大马力廉价玩具的市场也一样被小型化经济家用汽车、家庭式多功能汽车蚕食——就连民工热爱的V8超跑工具车,也被更加实用和庞大的皮卡丰田Hilux、福特Ranger、三菱Triton、马自达Tribute代替。
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人口密度上升、交通越发拥挤,即便是在澳洲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驾驶乐趣和操控感也变得不那么重要。对于更追求省油与安全性的新一代车友来说,澳洲土炮的消失不会令人悲哀,但很有可能成为遗憾。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