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表示,1989年是自己真正爱上港台流行音乐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央视《九州方圆》栏目播出了两期名为《潮——来自台湾的歌》的专题节目,介绍多位台湾歌手及其代表作,并配以精心制作的MV。这让当时还不识MV为何物的观众大开眼界,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姜育恒的《再回首》《驿动的心》、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逍遥游》、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等,也因此红极一时。在歌迷们看来,这两期节目无疑是流行音乐传播史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他们难忘的经典记忆。
而90年代的女性读者,追捧的不再是擅长写缠绵悱恻爱情故事的琼瑶阿姨,而是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独立女性的亦舒。可以这么说,亦舒塑造了她们的事业观、爱情观和时尚观。至于金庸,已经被视为“文学大师”了: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将金庸作品收入其主编的《20世纪文学大师文库》中。尽管学界为此哗然,认为有拔高之嫌,却也不乏孔庆东这样的支持者:“没有炒作,甚至没有正版,是广大读者的阅读实践把金庸的名字刻在了文学史上。”
香港歌坛“天王”“天后”走红香港的同时,他们的声音也传遍一河之隔的广东。
1997年,在香港第20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香港乐坛的“八大天王”和“六大天后”合唱了当届庆典的主题曲《最好的声音》,他们是周华健、王菲、李克勤、郭富城、陈慧娴、张学友、彭羚、刘德华、郑秀文、叶倩文、许志安、李蕙敏、黎明和郑伊健。这些歌手,几乎代表了香港90年代流行音乐的最高水平。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四大天王”,是为了弥补谭咏麟、张国荣退出带来的歌坛真空而制造的概念。四人各有特色:张学友唱功了得,刘德华和黎明是歌影视俱佳的偶像派,郭富城则以舞蹈闻名。
北京人王菲改名王靖雯以后,在香港迅速走红,后来又用回本名,以“天后王菲”在乐坛占一席之地;80年代末在新秀歌唱比赛崭露头角的郑秀文,到了90年代日趋成熟,也占了“天后”一把交椅。
90年代中期出道的陈慧琳,用了很短时间也登上“天后”宝座,甚至被称为“香港歌坛最后一位天后”。
香港歌坛“天王”“天后”走红香港的同时,他们的声音也传遍一河之隔的广东。香港与广东没有语言上的隔阂,在广东人眼中,粤语流行歌比国语歌曲更朗朗上口、倍感亲切,也有更多的共鸣。
香港金曲在广东的风行,也拜当时大行其道的卡拉OK所赐。当时,在广州的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寻常百姓住宅中传出荒腔走板的“如何面对,曾一起走过的日子……”事实上,刘德华这首脍炙人口的金曲,在1991年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获得的正是“最受欢迎卡拉OK歌曲奖”。
到卡拉OK厅“唱K”也是那时兴起的生活方式。唱得好的,可以在迪斯科大厅点唱自己的“饮歌”(粤语,指最拿手的歌),享受众人听自己演唱的陶醉感;唱得一般的,也可以包个小房间在亲密好友前晒歌艺,不管破音、跑调,肯定不会被嘘声轰下台。无论是大厅还是小房间,在广东地区,来自香港的金曲总是演唱者的首选,甚至边唱边模仿郭富城的舞姿者,也不在少数。
香港作词人黄霑在离世前交出了他攻读香港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黄霑认为,卡拉OK是一种“自恋型文化”:“歌迷自己拿着麦克风,用唱片提供的伴奏声带,唱自己喜欢的流行曲。这些人,不要偶像歌星,他们自己就是歌星。荒腔走板,追不上节拍,都在所不计。”
喜欢“四大天王”、喜欢看TVB剧、喜欢周星驰的无厘头,在对流行文化的认同感上,内地青年和香港青年无异。
90年代,海峡两岸对音乐口味的分歧确实存在,但还不至于大到“拒听”的地步。香港曾是大中华地区最开放的城市,后来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台湾解除戒严,两岸三地的政治环境较往日宽松,港澳台的音乐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小虎队1991年参与了大陆的义演,并举办了12场巡回演唱会,他们成为最早到大陆开演唱会的台湾艺人。原本只在香港红火并去了日本发展的Beyond乐队,在1993年主唱黄家驹意外离世后,渐渐为内地听众熟知,《海阔天空》《真的爱你》等歌曲广为传唱。1994年,“魔岩三杰”窦唯、张楚和何勇以及作为嘉宾的唐朝乐队登陆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了一场名为“摇滚中国乐势力”的演唱会,让香港观众首次体验到内地摇滚异于香港音乐的疯狂。
香港音乐对内地的影响,在广东地区是直接而深刻的。成长在90年代的广东青年在对流行文化的认同感上,与同龄的香港青年几乎无异——喜欢“四大天王”、喜欢看TVB剧、喜欢周星驰的无厘头,对北方歌手、CCTV、国产影视兴味索然。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程美宝指出:“包括广州在内的珠三角居民自改革开放以来看了三十多年的香港电视,从各种渠道阅读到香港报刊,香港媒体多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发挥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
而在广东之外的其他省份,也能看到香港文化带来的影响:有些歌迷为了心仪的偶像如陈百强、李克勤、Beyond,努力学习粤语;有些粉丝则疯狂爱上了香港明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丽娟。1994年,16岁的杨丽娟开始迷上刘德华,从此无心向学。1997年,她为了见到偶像,参加了一个香港旅游团,未遂。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她父亲为了满足她追星的愿望,卖房、卖肾,最后在香港跳海自杀。
看着像素极低、一部电影分成两到三部分、不时出现卡顿或马赛克的VCD,人们接受了不少香港经典电影。
至今还有很多影迷会回味《大话西游》中那段音乐:紫霞仙子说完那句“从今天起,我叫‘盘丝大仙’”后,歌手卢冠廷缓缓唱起“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
港台歌曲的流行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电影。港台电影里的主题曲和插曲,往往成为广泛传唱的金曲。除了这首《一生所爱》,许冠杰的《沧海一声笑》、张国荣的《倩女幽魂》、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都是跟随电影红起来的金曲。
《大话西游》1995年上映,在香港和内地都以票房惨淡收场。然而,1997年前后,《大话西游》经典对白在清华大学的BBS“水木清华”流传,从此开始了此片与第一代网民的化学作用。90年代末在北大读社会学博士的田凯说:“看《大话西游》是宿舍里的保留娱乐节目,几乎所有同学都在为它疯狂,看了十几遍。”在清华北大高材生和网络的推波助澜下,粤语“无厘头”为网民熟知,并成为一种文化的代称。
90年代使用网络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看香港电影是通过当时泛滥的盗版VCD。看着像素极低、一部电影分成两到三部分、不时出现卡顿或马赛克的VCD,人们接受了不少香港电影经典之作:王家卫执导的《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春光乍泄》,杜琪峰执导的《真心英雄》《枪火》《暗战》,许鞍华执导的《女人四十》,陈可辛执导的《甜蜜蜜》,徐克执导的《黄飞鸿》以及成龙主演的《警察故事》系列、郑伊健主演的《古惑仔》系列等。
1995年内地开始整顿盗版VCD市场,查封生产盗版的黑窝点。次年,不法商人将盗版VCD生产线转移到香港,至1998年年初建成600余条生产线,每天生产1200万盘VCD,使香港成了盗版天堂。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工作千头万绪,无暇顾及盗版问题,致使盗版日益猖獗。不少影片在午夜场或首映场后就出了盗版光盘,严重影响影院的生意,香港电影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98年4月,喜剧影星许冠文在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向特首董建华痛陈盗版对电影业的危害。此后,特区政府成立打击盗版的专门机构,对盗版生产线予以扫荡,至2000年年初才令盗版VCD有所收敛。
盗版VCD只是香港电影走低的因素之一。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顶峰期,90年代初已经是强弩之末,香港回归前后出现低迷,随后隐约看到反弹势头,却又碰上金融风暴,老牌龙头电影公司陷入低谷。而在内地,到了90年代后期电影市场更为成熟,观众有了更多可选择的空间,香港电影的影响力慢慢减弱。不过,颓市催生小型电影制作公司,以较低成本制作出口碑甚佳的电影。不少香港电影公司也开始“北望神州”,北上内地寻求更充裕的资金拍摄“合拍片”。
近日被网友扒出的纪录片《90年代初香港电影漫谈》之所以令人怀念,是因为它记录了张曼玉的脸还是水嫩水嫩、周星驰还是一脸稚气、王家卫还没有戴起墨镜的那个年代。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