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经历了四次创业大潮。
第一次是80年代的草根创业潮,个体户的小买卖能成为“万元户”。有些赚了第一桶金的人,后来成为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代企业家,如王石、柳传志。
第二次是90年代初的下海经商潮,“扔掉铁饭碗”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在体制外杀出一条血路。潘石屹、俞敏洪就是其中的代表。
第三次是90年代末的互联网创业潮,新浪、搜狐、网易等应运而生,当中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更是脱颖而出,如今成为中国新的赋能集团。
第四次正是当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经济新常态”“创客”“互联网+”“创投”等概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人都在“谈创业、引风投”的局面。
在这轮“大众创业”潮中的“创客”可谓五花八门:有大学毕业零职场经验的年轻人,书看了一堆,想法也有一堆;也有打工多年不满现状的企业中高管,相信自己创造的价值,不能成为白白送给企业的剩余价值;还有那些既有钱又有闲生活无忧的富二代或阔太太,人傻不傻不知道,就是钱多;甚至还有退休以后闲着无聊的大爷大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创客创业的目的也各异,为钱、为情怀、为面子、为逃避就业、为消遣,各种各样。但是相似的是,他们在计划创业的时候,都充满激情、充满诗意。
就像一篇广为流传的帖子《矫情创业狗在朋友圈的10种姿势》说的那样,创业人常常会在朋友圈里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互联网+我!”他们手握《创业计划书》,盘踞创业孵化器,拿着苹果电脑在星巴克见各种投资人,招来同样“打了鸡血、磕了春药”的创业团队,就开始大展宏图。
这光景有点像《西游记》。唐僧在观音的指导下做了一份充满情怀的创业计划,拿到了唐太宗的风投,招了市场总监孙悟空,招了公关总监猪八戒,招了行政总监沙和尚,还买了台宝马,屁颠屁颠就踏上了西天取经的创业之路。
理想是诗意的,现实是苟且的,无论是“鸡血”还是“鸡汤”,药效都是短暂的。那些美名为“创客”的创业者,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第一难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不过是“创业狗”,过着比“上班狗”心更累的日子。“未来是风生水起还是一败涂地”的念头,不时会在午夜的时候萦绕心头,让他们丢失睡眠。
创业狗打工的时候,虽然也经常做加班狗,但还会有周末,有长长的年假,那时每年有环游世界的机会。创业以后,还是天天加班,工作日不是开会就是见客户,周末不是参加创业论坛就是参与领袖训练营,放年假更是奢望,对家人永远只能说那句:“等公司上了轨道吧。”一旦跳进了创业的坑,发现根本停不下来。
网红咪蒙在《创业狗谈什么性生活?连生活都没有好吗!》里这么写:“身边老公在创业的女性朋友,永远都在抱怨同一件事:自从老公创业以后,老娘的处女膜都要长回来了。”
创业狗打工的时候,做个小领导,上司下属关系简单。创业以后,找团队头疼,养团队更头疼。团队成员的柴米油盐、心理情绪、感情生活都要过问。团队里面,大家都希望有肉吃,但创业者对团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初创阶段,利润还没到位,但只要我们坚持个三五年,一定会看到希望的。”言下之意是,“我们现在薪水不多,吃不饱的可以喝碗鸡汤补补身子”。
这个时代人人可以创业,但不是每个创业的人都能成功,不是每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都会飞。创业除了拼想法、拼勤劳,其实更重要的是拼资金、拼人脉。
90后大学毕业生创业,更需要“拼爹”,如果家里没什么资金支援,没什么业内长辈提携,成功率微乎其微。有工作经验的人创业,如果没有大公司工作背景,没有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成功率也微乎其微。马云和俞敏洪那种骑着单车也能白手兴家的创业已经成为历史。卖煎饼卖麻辣烫月入数十万的,也不过是新闻报纸上的非典型人物和非典型案例。
想创业的时候是诗意的,干创业以后是苟且的。说白了,其实是创业成功之前是苟且的,成功以后才是诗意的。这种诗意,只存在于设想与成功两个一前一后短暂的时间点,两点之间,是眼前漫长的苟且。理想与现实之间相减之差,就是那碗浓浓的鸡汤。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