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大爆炸的热量从最初的超高温X射线慢慢降温、波长被拉伸,最终成为了无线电波,它无时无刻不在宇宙当中飘散,被人类所发明的天线捕获之后,在电视上呈现出来的就是雪花点。”
韦布太空望远镜捕捉到的瑰丽画面,让人们再次被深不可测的宇宙深深震撼;而以上这段对宇宙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的独白,最近又引发人们的热烈讨论,它出自一部备受期待的国产片:
如果你是一位影迷,那一定听说过《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大名:作为新人导演孔大山的长片处女作,它先在平遥国际电影展拿下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等奖项,又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斩获了“最受注目影片”“最受注目男主角”两项大奖,并以势不可挡之姿获得豆瓣开分8.8分的高口碑。
哪怕是一位吃瓜观众,也应该在刚刚过去的假期里对它有所耳闻——4月1日上映后,《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口碑也稳定维持在8.4分,超过50万名观众怒掏腰包、自发加入这场“神经病大会”。
的确,刚看到下面这张塑料感十足的海报时,你很有可能想象不到它是一部科幻片。这也更加让人好奇,这部国产科幻片究竟讲了啥?
一票难求,多少人终于等到它上映
在《宇宙探索编辑部》热映的当下,相信不少影迷都回想起了它过去一票难求的日子。毕竟上一次有机会一睹为快,还是在半年前:
2022年8月13日,近300位“来历不明”、面露喜色的观众,一同欢聚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科学院南路44号,这是为了庆祝他们蹲守了一年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特别展映:
这部电影到底有多火?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它面向公众放映2个场次,这也意味着又到了影迷们拼手速抢票的时刻——据北影节公布的官方销售数据,《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位列TOP3的“秒光”影片,另外两部是《航海王:红发歌姬》和《教父》。
在电影院里,影迷的悲欢并不相通:抢不到票的观众中,有人二创了北影节的宣传片,将演员手上的横幅标语改成“求《宇宙探索编辑部》”;
有人不死心地在影厅附近徘徊等待,看看能否在最后一刻“捡漏”;有人终于放弃幻想认清现实,愤懑调侃“这电影,我还真看不上”。
晚上八点半,电影准时开始放映。坐在观众席上的朋友们一会儿屏息凝神、一会儿放声大笑,在看完电影后达成一个共识:这导演,还真有点东西。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故事,其实并不烧脑:
在一家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幻杂志《宇宙探索》编辑部里,有一位痴迷于寻找外星文明的主编唐志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寻找相关的线索。
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某地的村民声称目睹了奇异天象和“发光的小人”,结合星宿异常、电视机损坏等“多方吻合证据链”后,他决定与同事一起踏上寻找外星文明的“西游”之路……
听起来是不是有《走近科学》那味儿了?这部电影确实有新闻原型:山东一男子声称自己捕获了一只外星人,后来在记者面前打开冰柜一看,被发现是个硅胶玩具,最终该男子因造谣被拘留5天。
《宇宙探索编辑部》全片充斥着一股“走近科学”的风格、“扎根乡土”的接地气调调,这也注定了它不会是一部重工业型的硬核科幻片。片中出现了不少非常“民科”的元素:
从不断闪现雪花屏的老旧电视、用于接收宇宙信号的铁锅头盔,到精神病院里的孙悟空cos服、硅胶外星人的半截“腿骨”……
这片子着实让人产生了一种早期国产科幻片《霹雳贝贝》的cult片既视感,而观众显然还挺吃这一套:
“很有当年《走近科学》的感觉,伪纪录、手持、跳切、抽帧,拍摄上太有意思。”“年度华语最佳,恰如其分的荒诞,一本正经的幽默,处处是神来之笔。”
影片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在观众席上暗中观察的导演孔大山,也终于现身和影迷交流观影心得、签名留念——电影票根上划过一道道靓丽的笔迹,宛如空中划过的一道道流星,让北京的这个夜晚显得格外不凡。
它的高分,从何而来
《宇宙探索编辑部》和“外面那些科幻片”,的确有一些不同之处:
它没有注重呈现高端的科技装备、打造烧钱的特效,而是采取了伪纪录片的拍摄形式,讲述了一群人到乡野山林寻找一个未知答案的故事。
而伪纪录片,一向是导演孔大山的拿手好戏:他在大学期间的出圈短片《法制未来时》(又名“文艺片闷死人了”),正是采用了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讲述了因文艺片闷死人事故时有发生、警方出动捣毁文艺片拍摄团伙窝点的新闻。
于是在《宇宙探索编辑部》里,我们会感受到熟悉的手持DV式晃动镜头,而村民在接受采访时不自觉地瞟向镜头,更让人有一种置身其中的代入感——
顺带提个有趣的点,在孔大山筹备这部电影时,主创团队的状态和短片里一模一样:
“我们四个人在我家开剧本会,用的还是当年那块黑板,还是点个便宜的外卖,大家就是抽烟、刷手机、发呆、打盹,一模一样,感觉很恍惚。”
好在这次的片子没有“闷死人”。不论是早年收视率一路走高的《走近科学》,还是上世纪末销量火爆的《飞碟探索》,都证明了民间科幻题材在群众中的吃香程度——
毕竟谁小时候没有在电视机里看过相关的UFO报道,阅读科幻杂志里“故事会”式的读者来信,被各种关于外星人的奇闻逸事唬得一愣一愣的?谁又没有在看完经典科幻片后,半夜躺在床上幻想外星人来抓走自己的剧情?
选对题材很重要。另一方面,如何能将这个故事演得令人信服,也是一大挑战:
电影中的杂志主编唐志军,是一个中年落魄、却对外星文明深信不疑的人——哪怕是冲着一个小孩P的假视频,他也要坐两天两夜的火车前去一探虚实、弄个明白。
而演员杨皓宇把握住了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分寸和力度。不论是沧桑落魄的形象还是言辞笃定的独白,都为角色起到了加分作用,让主人公在对外星文明的执拗追寻中,透露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天真:
正如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在点评时所说:“男主人公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艺术家、导演、编剧、演员,是西西弗斯,是一个异类、一个有执着信念的人。”
再回到科幻题材本身,软科幻的形式也给电影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探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
在“电视雪花点”之外,影片本身夹杂着很多对宇宙的诗意表达;而唐志军的女儿在去世前,也曾向父亲发送一条消息,这或许是我们都曾思考过的问题:我们人类存在于宇宙里的意义是什么?
唐志军试图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让声称能与外星人沟通的村民帮忙询问,却得到对方的一个反问:
“如果他们也不晓得呢?如果他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也是为了问我们这个问题呢?”
这或许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这群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仍能深深触动大银幕前的你我,或许追寻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这很难不让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飞碟探索》杂志,它在停刊一年后又因为群众的呼声,而重新恢复生机:
“无论何时,人类都该守护庸常之外的自我,让它不被娱乐和浅薄侵扰,始终保留一点小小的深刻和大大的好奇。”
国产科幻宇宙,在路上了
在各大影展媒体人对《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评价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评语是:“它探索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另一种可能性。”
如果你有留心的话,就不难发现,电影院正在被“国产科幻宇宙”包围:
不论是《独行月球》《明日战记》,还是今年大爆的《流浪地球2》,都是主打科幻题材的大制作电影,而在经历过市场检验、票房居高不下的同时,它们的口碑也都有所提高。
事实上,《2021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为551.09亿元,其中科幻影视产业产值为26.49亿元,而《三体》等科幻IP依旧热门,国产科幻,正在强势走进大众的视野。
而这届观众,也对国产科幻抱有期待:
中青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3.6%的人期待更多国产科幻作品搬上银幕,54.6%的人还提出,国产科幻电影不一定要大制作,即便资金、技术有限,通过情节和想象也能取得成功——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的“国产科幻宇宙”的确也如大家所期盼,正在呈现出“多线开花”的局面:
《流浪地球》主打重工业硬科幻,《宇宙探索编辑部》侧重乡土软科幻;《明日战记》中不乏高级特效,《独行月球》则是合家欢式的喜剧片……
为什么即使剧本不给力,大家也舍不得骂《明日战记》?这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创作者努力的那一部分——
当国产科幻片不再囿于单一的表现形式、同质的讨论命题,开始尝试并探索新的路径时,也就能收获观众的认可和包容,能够迎来更多的市场。
最后再多说一下《宇宙探索编辑部》:在北影节发表获奖感言时,孔大山特别感谢了监制郭帆——
在看完一千来字的剧本大纲之后,郭帆便欣然答应了投资这部片子,并且全程没有任何干涉,“全都是让我凭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去完成这个剧本”。
这想必是《宇宙探索编辑部》能拍好的一大原因。
而我们都知道,郭帆在拍《流浪地球》时也同样遇到过没人投资、缺钱拍摄的难题,最后是吴京不计片酬、投了6000万元,才成就了这部“开启国产科幻元年”的爆款之作——
正如郭帆所说,淋过雨的人总想为别人撑伞,正是一代代导演的扶持互助,才打开了国产科幻的另一种可能。
在探索国产科幻的这条路上,他们每个人都是并不孤独的唐志军。
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