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还不够通达的其中一项证据就是,华语电影明星竟然还在想着“进军好莱坞”这件事。中国市场越来越具有自己的个性,越来越独立——美国人不爱的《魔兽》电影在内地卖了满堂红,美国人狂爱的《海底总动员2》在内地收益平平。
按说,市场的成长应该带来了许多好处,中国观众也越来越支持国产电影。不过,华语地区的演员似乎依然孜孜不倦地想要拍摄美国电影,这种执着有时候也很让人莫名其妙。
当好莱坞拒绝亚洲形象担任主角时,我们还在孜孜不倦地进军好莱坞。
好莱坞过去对黄皮肤明星并不感冒。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华裔明星黄柳霜是三代移民,在美国土生土长,但她依然要面对强大的竞争。好莱坞当时改编自赛珍珠的两部作品,明明角色都是华人,片商却并不想起用华裔明星。最后《大地》和《龙种》电影里的主要角色均由白人担纲,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巨星凯瑟琳·赫本。好莱坞借此表明,假如电影里有华人角色,它宁愿用化妆和特技,也不想找黄皮肤演员。而彼时参与竞争的华裔,几乎是在美国生长的二代、三代,他们并不是以华人身份进军了好莱坞,而是一群热爱电影的美国人。
2016年,美国传媒最关注的电影文化事件就是whitewashing。当漫威等制作方用白人演员出演藏族僧侣与日本人造人时,大家发现好莱坞还是对这些形象带着抗拒和修饰心理。别说华人,亚洲人在好莱坞的主流形象本来就非常有限。
当好莱坞拒绝亚洲形象担任主角时,我们还在孜孜不倦地进军好莱坞。或者说,是好莱坞在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元素的参与在这个市场非常必要,在北美市场却并不重要。典型例子当然是范冰冰参与的《钢铁侠3》,她只出现在中国的特供版里,在国际版中被完全剪走,丝毫不影响剧情。后来她在《X战警:逆转未来》里拿到了Blink这个角色,有好几场动作戏,不过台词就只有一句:“Time’s up。”(时间到了。)
中国影市爆发之后,越来越多资金涌入电影制作,中国资金更开始流入美国电影制作,投资人往往有了话事权,中国面孔在美国电影里渐渐多了起来。选哪个艺人参演,常常由投资方说了算。要进军好莱坞,实际上要先熟悉热衷投资好莱坞影片的投资人。如果是投资方指定,中国演员相对可以拿到很多大片的角色。
不过,也不要以为有中国资金打底,中国演员就有很多表演机会。阿里投资的《碟中谍5》,制作期间曾有传媒发布通稿,说张静初将扮演电影里的头号反派,和阿汤有多场精彩对打。电影上映之后,片头的阿里影业标识固然醒目,而张静初只剩下两场文戏。
好莱坞被分成了两种:美国观众看到的好莱坞,以及只有中国观众能看到的好莱坞。
另一个现象是:中西演员阵容的电影越来越多,不过很多看起来不是中国演员进军了好莱坞。比如成龙这几年出品的数部影片,大玩中西合璧,实际上其中的一些片子并不主打西方市场。王力宏和汤唯去年主演的《骇客交锋》,按照美国电影来包装,也在美国上映,但片方显然并不把眼光放在美国,完全想仰仗中国市场。当然,最后盘算落空了,票房成绩和这部片的品质一样糟糕。
这些特供版或中西合璧版电影对美国市场可有可无,甚至不必让观众知道它们的存在。如今的信息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透明。信息不对称的后果是,观众只要看到牌面上的确有好莱坞演员,基本认为这些艺人是在好莱坞发展。所以好莱坞被分成了两种:美国观众看到的好莱坞,以及只有中国观众能看到的好莱坞。其隐藏的残酷现实是:好莱坞用你来征服海外市场,可你并没有进军好莱坞的本土领域。
当然,好莱坞的制作表象多少和宣发有关系。营造出来的好莱坞制作,比真实的好莱坞制作更有用。要加入这样的所谓好莱坞电影,难度不高。出口这条路走不成,内销有认受性即可。于是,有女星靠投资方和好莱坞艺人在片场打成一片,也有国外的烂片导演不断前来中国淘金。这些看起来很美的“进军好莱坞”,戏外演得比戏里还要好。
好莱坞主打美国市场的电影里,华人形象非常有限。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的功夫形象,曝光率也越来越少。
美国的片商也会委托中国的一些事务所帮忙推荐演员,以半公开的性质征集明星履历。明星一样要通过试镜、试装等环节与选角团队见面。美国片方大多对中国的演员不了解,他们也不会花时间了解,所以委托推荐就帮他们省去了时间。这种模式下,演员们如果有代表作打响国际,相对就有竞争力,比如担纲过《艺伎回忆录》的章子怡、作品拿过金熊奖的余男、拍过《尖峰时刻3》的张静初。这些电影不仅是一种履历,也间接表明她们的语言过得了关,毕竟不能总是指望美国导演写出一些内向沉默或有缺陷不能讲话的角色。英语能力直接决定了她们有没有拍国际制作的机会。
张艾嘉和陈冲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早就与西方有合作。张艾嘉在70年代就参与过美国电视剧,陈冲在80年代移居美国,熟练的语言和对欧美文化的了解让她们在英语环境下演得很轻松。贝托鲁奇之所以力邀张艾嘉参演《末代皇帝》,就是因为看了她的试镜片段,惊为天人。然而,因为张艾嘉当时在导演自己的电影《最爱》,与贝托鲁奇失之交臂。不过这些试镜片段后来让她有机会参演英国电影《酸甜》。陈冲用《末代皇帝》赢得口碑,但很多美国观众更熟悉她在电视剧《双峰》里的演出。2014年她又参与了Netflix剧集《马可·波罗》,相信也有一些铁杆剧迷深深记住了她。
李冰冰一开始英语能力不高,为了接拍《雪花秘扇》她苦练了英语,后来才能顺利参演《生化危机》。据闻,杨颖也早就想拍美国电影,但之前语言一直不够流畅,如今终于见成果——《独立日》续集上映了。尽管她的角色在电影里戏份排不进前十名,但仍有“好心”的中国宣传方(或是热心网友)做了一张内地版海报,把她放在海报的显眼位置。
地方的成熟工业,绝对能帮助演员踏上国际市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搭建起的港产片流水线,扎扎实实帮了好几个男演员去了好莱坞。承接李小龙威风的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在好莱坞都有成绩,皆因在香港市场的特别片种里表现得太出色,功夫片拍到了极致,在好莱坞工业里也得到了认可。90年代,洪金宝在美国拍的电视剧《过江龙》也有一些拥趸。
可文可武的周润发前往好莱坞之后好像经历了一次进修,英文对白越说越好。这几年,他回流华语市场,片酬高,票房号召力强,现在几乎不再去好莱坞拍片。还有杨紫琼(虽然她并不是中国演员),她的《明日帝国》起点很高,不过除了《卧虎藏龙》和《艺伎回忆录》,她已经很久没有可以让人记得的美国电影了。
好莱坞主打美国市场的电影里,华人形象非常有限。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的功夫形象,曝光率也越来越少。好莱坞逐渐起用对港式动作设计熟稔的白人演员,大家慢慢习惯了白人用类似中国功夫的动作打斗。事实表明,这些中国功夫并不一定要中国人来施展,这条路可能越走越窄。
而女演员们可选择的角色就更少了。《艺伎回忆录》里,巩俐、杨紫琼和章子怡扮演的角色其实是日本人,她们还得和日本演员竞争。又因为好莱坞对华裔的既定印象,她们常常被拉去扮演身体柔韧性很好的反派功夫能手, 或者语言不通略显无辜的女科学家、证人。
中国票房越来越高,其中产生的口味变化,让中国演员更有可能出现在银幕上。比如《魔兽》这样的现象,很可能让好莱坞侧重中国市场做一部续集,让中国演员担纲就更容易了。不过,什么是好莱坞?解决定义之后才可畅通无阻地讨论。不打算在美国引人注意的电影算好莱坞电影吗?甚至也许最后直接让整部电影只做中国发行。这既可以说是“好莱坞”,也可以说并不是“好莱坞”。
好莱坞不需要中国演员,中国演员实际上也并不需要好莱坞。
好莱坞的多元化一直让人诟病。它想在美国本土宣扬的电影,肯定没有中国脸孔的空间。否则,有关“好莱坞洗白倾向”的话题也不会这么沸沸扬扬。它的问题甚至谈不上用不用中国演员,就连用亚裔美国演员它都心不甘情不愿。在美国本土,刘玉玲可以接到华生这样的角色,已经算是历史车轮空中转体三周半的大逆转。
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各种电影里,华人演员当然形势大好。披着美国外衣的中国情怀,很快可以写成方程式,按比例添加即可。对演员来说,这其实是一场身价的算计。接了这些电影之后,他们的代言和出场费水涨船高,他们的排位和媒体重视程度当然也不一样。进军好莱坞甚至不再是一种术业上的野心,它变成了功利性的计较。
事实是,好莱坞不需要中国演员,中国演员实际上也并不需要好莱坞。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代言和出场费可以通过各种爆料与爆照来提升,进军好莱坞实在太劳师动众。而观众面对选择有限的影市,越来越偏爱国产电影的趋势很可能会继续。借助中国特有的异次元气质,打败好莱坞已不再是梦,还何苦进军好莱坞?当然,我们还要面对某些事实——和宣发一样,电影业很可能需要制造某种乌托邦式的幻象,装模作样地进军一下好莱坞。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