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们不唱《狐狸叫》(The Fox)。”
黑发的维加德·伊尔维斯(Vegard Ylvis?ker)右手持麦站在舞台中央,开始讲述自己上周去理发店做头发的趣事。金发的巴德·伊尔维斯(B?rd Ylvis?ker)在此时出场,他脱下皮外套,摘下墨镜,用英文向台下涌动着的“荧光棒”队伍发问:“今夜我们用英文表演,好吗?”
欢声雷动。几个坏坏的媚眼从台上抛下来,现场的气氛简直被点燃了。
这是9月10日在奥斯陆会展中心体育场举办的“伊尔维斯演唱会”。名为演唱会,但两小时的紧凑内容里,除了节奏欢快的流行音乐,还穿插着搞笑情景剧、即兴脱口秀和慈善义演。所有节目的表演者都是维加德和巴德,哥俩又唱又跳,有耍不完的宝。
三年前,风靡网络的神曲《狐狸叫》让这个兄弟组合爆红。不过,音乐于他们其实是“玩票”,作为喜剧演员,他们的主业是在挪威电视台做脱口秀节目主持。
“听说你除了嗷嗷叫的狐狸外,最喜欢的动物是豪猪?”巴德曾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突然向哥哥维加德发问。
“那当然!我还知道叔本华的豪猪理论呢!叔本华你不知道吧?你这个文盲!就是那个发现新大陆的意大利人!”维加德得意地说。
“傻帽,那是哥伦布!”
这就是兄弟俩的相处模式。用他们的话说,“在生活中一本正经,在镜头前胡说八道”是两个人的常态。“《狐狸叫》只是个插曲,喜剧才是我们的主旋律。”
“他们俩每次都像是在胡说,而且每次都还不苟言笑。”
对37岁的维加德和他34岁的弟弟巴德来说,《狐狸叫》的走红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
2013年,为第三季度的《今夜伊尔维斯秀》录制宣传歌曲时,节目组开了几次短会。选择哪首歌作为新季度推广曲目?这是个令伊尔维斯兄弟头疼的问题。
《今夜伊尔维斯秀》是一档脱口秀,自2010年开创以来在挪威口碑极佳,开播第一年便占据了国家电视台收视率榜首。每逢节目开场,伊尔维斯兄弟总会并排坐在一张桌前,先唠叨一下最近的生活,然后进入以脱口秀、讽刺小品和搞怪音乐为主的环节。
“他们俩每次都像是在胡说,而且每次都还不苟言笑。”有观众评价说。这种呈现在语言和表情中的喜剧感,使两兄弟在一年内便成为高冷挪威观众的“心头好”。
当时,维加德和巴德希望在第三季度的节目有所创新,宣传曲需要耳目一新。其实在2012年,两人就希望能够用一首和动物声音相关的歌曲“打头炮”。
这个创意被重新提出。会议上,有人提议用鸭子叫:“鸭子叫呱呱呱,好听。”有人则认为鱼的叫声有新意:“鱼儿叫是叭叭叭,有趣。”也有人觉得一般人很少见到海豹:“海豹叫声嗷嗷嗷,适合新节目的推广。”
“狐狸怎么叫啊?”突然,有人小声嘟囔。
维加德和巴德面面相觑。面对这个问题所有人都懵了。事后回忆那个瞬间,维加德表示“有点像触电的感觉。我和巴德都没见过狐狸,根本不知道狐狸平时是怎样叫的”。后来,大家开始在搜索引擎键入“狐狸怎么叫”。“网上能显示出的狐狸的叫法千奇百怪,这让我们越发觉得狐狸很有趣。”巴德说。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有趣的人开始了对有趣动物的钻研,他们希望做一首关于狐狸的有趣的歌。于是,在最后的MV里,头戴动物面具的男男女女出现在午夜的挪威森林。歌曲开始时就像儿歌一样简单。“狗汪汪,猫喵喵,鸭呱呱,大象嘟嘟嘟”——紧接着,一句“狐狸怎么叫”(what does the fox say)引出高潮部分,从“铃—叮—叮—叮—叮—叮叮叮”到“哇—啪—啪—啪—啪—啪—刨”,从“哈踢—哈踢—哈踢—吼”到“拗拗—拗拗—拗拗—拗拗拗”,之前从网上搜索出的各种狐狸叫法在歌曲里被尽情展现。
整首歌曲的曲调,如同还原了伊尔维斯和团队讨论时的全过程:其他动物的叫声中规中矩,一旦谈及狐狸叫,灵感和兴奋瞬间迸发。
“对喜剧演员而言,把才华用在那些不恰当的地方,得到的最终效果可能会更好。”
“《狐狸叫》一定能打败Lady Gaga。”维加德至今仍然记得刚完成《狐狸叫》的创作时,自己和弟弟巴德开的玩笑。
这首最初只是为脱口秀节目预热的单曲于2013年9月在YouTube上线,32天后点击量突破1亿。伊尔维斯兄弟这才意识到,戏言竟然成真了。数据证明《狐狸叫》的成绩甚至比《江南style》还要好(《江南style》突破1亿点击大关用了52天),越来越多人开始对新一代“神曲教主”伊尔维斯兄弟产生好奇和关注。
维加德和巴德出生于卑尔根,老大维加德比老二巴德大三岁,他俩还有一个当飞行员的弟弟。
他们的童年是在非洲度过的,三四岁时便随工程师父亲到了非洲,先是莫桑比克,后是安哥拉。在巴德印象中,非洲有点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每天我就和我哥待在一起,要吃没啥吃的,要喝也没太多喝的,更别提玩了。”那段孤独的时光里,哥俩最大的爱好就是一起坐在录像机前看录像。“我们爸妈当时太傻了,都没从挪威多带一些录像带来非洲。我俩只好把仅存的一盒《布莱恩的一生》(英国喜剧电影)带子来回看,”维加德说,“我保证我们看了不下200遍!”
非洲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伊尔维斯兄弟俩在这片神秘的大陆上学会了独立思考。弟弟巴德认为在非洲的经历对于两人日后喜剧风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喜剧演员会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选择喜剧作为职业,对我和维加德而言,我们的‘特殊原因’就是在非洲生活过。”
几年后,当维加德和巴德重新回到卑尔根生活时,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和时代“脱节”。“社会上流行什么我们不懂,面对很多新鲜事我们也很茫然。我们的脑中存留的,仅仅是在非洲无聊时看了多遍的《布莱恩的一生》和《人生七部曲》(英国喜剧团体“蒙地蟒蛇”演绎的荒唐喜剧)。”
凭着两部被“看透了”的英式喜剧,伊尔维斯兄弟开始对挪威社会进行观察和调侃。“我们嘲笑那些行为怪异的人和有趣的事儿,也解构那些不被理解的处事方式。”他们相信,通过一种“混不吝”的调侃方式,可以更好地解读挪威社会。
“对于喜剧演员而言,当他们把才华用在那些不恰当的地方时,效果也许会出其不意地好。”巴德说。
“北欧人其实挺幽默,我们的目标就是开启挪威的全民大笑模式。”
得知中国有一档综艺节目介绍了《狐狸叫》,伊尔维斯兄弟显得很感兴趣。听到名字是“天天向上”,两人恍然大悟并不断用中文重复着:“哦,对,天天向上,天天向上。”——十秒后,两人假装无辜地问道:“《天天向上》……是什么节目?”
伊尔维斯兄弟的喜剧天赋早在高中时便被发掘。当时,他们还在卑尔根生活,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综艺活动中被某乐队经纪人看中,并安排了两人的首次演出。那场在卑尔根的演出引发了广泛的欢迎,于是他们去了奥斯陆,正式进军电台和电视台的综艺节目。
“挪威人都喜欢伊尔维斯兄弟,老年人也喜欢!”挪威网友这样评价维加德和巴德的喜剧表演。
“我们虽然不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但我们愿意讨好所有中老年人!”维加德说。
有一次,他们在节目中搞怪:在上班族赶时间打卡的早晨,通过遥控器操纵电梯在每一层都停下,当人们急得抓耳挠腮,维加德和巴德则在监控室大笑不止。被捉弄的人中有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头特别喜感,他在画面中反复问:“这电梯怎么搞的?”
“对不起,我们捉弄了我们自己的粉丝。”巴德一本正经地说,因为他们看到老头穿的衬衫写着“FOX”。
在我们的采访中,伊尔维斯兄弟一直竭力捍卫着“挪威人的幽默感”。“北欧人没幽默感?才不是呢。北欧人其实挺幽默,我们的目标就是开启挪威的全民大笑模式。”巴德说。
维加德认为,一个民族的幽默感与自身的文化和语言紧密相关。“一个挪威人用挪威语说笑话,中国人肯定听不懂;如果他换成用英文表述的话,也许中国人能听懂。但你要知道,这个过程中的很多东西早就变味了。挪威人都很幽默,但你如果想融入挪威的真实生活,你首先必须熟悉我们的文化和语言。”维加德说。
《狐狸叫》的爆红,带给他们“打死我都不当明星”的反思。
2014年,伊尔维斯兄弟推出最新电音单曲《打死我都不当明星》(I Will Never Be A Star)。不过,除了穿插其中的《狐狸叫》的图像,这首歌的MV中维加德和巴德都没有现身。画面的主角是一个微胖界的小伙子,他一边唱一边摇头晃脑,发型风中凌乱。
“他们好神奇啊,拥有难以置信的天赋;他俩事业很成功,但就是从没想过我;我的两个哥哥,你们太棒啦!但上帝啊!怎么可能!这两个混蛋从没想让我加入他们!”
这个在MV中全情投入的小胖子,便是维加德和巴德那个做飞行员的弟弟。维加德和巴德对他显然相当信任,直接让他主唱团队的最新单曲。
“打死我都不当明星”的搞怪曲名,道出了伊尔维斯兄弟在爆红后的反思。“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很忧虑。当时《狐狸叫》还在持续走红,我们可以因此赚个盆满钵满,但靠着这首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明确目的的歌,我们还能走多远呢?”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兄弟俩这样自嘲自问。
曾经有经纪公司邀请两人前往美国发展。“那儿市场更广,发挥空间也更大。但我们还是不愿离开挪威,不愿离开奥斯陆和卑尔根,因为我们的家在这里,我们有耐心、体贴、会疼人的老婆,有非常可爱的孩子们,我们的喜剧和脱口秀都在这里。我们没法离开。”维加德说。
与舞台和节目中的搞怪风格不同,采访和拍摄时,伊尔维斯兄弟有着异乎寻常的冷静和耐心。维加德喜欢抚发和托腮,巴德则偶尔揉眼和挠头。“生活中的我们和舞台上反差有点大。在舞台上你得绞尽脑汁在规定的四五十分钟内把观众逗乐,但在现实中完全没有这种紧迫感。”巴德说,“如果每个喜剧演员在现实中都和在舞台上一样疯疯癫癫,那挪威人肯定会指着他们说:这俩人有病吧?”
作为喜剧演员,当某个话题不自觉地让兄弟俩感到严肃时,他们总会随时找到转换的话题,顺势抖几个“包袱”。“中国大妈跳广场舞时用《狐狸叫》做背景音乐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倒完全不介意!”两人大笑起来。
听了一段中国神曲《忐忑》,维加德和巴德有节奏地以指叩桌并点头。“很传统的中国曲调。”维加德闭着眼睛说。他们已经能哼出《忐忑》的调子了。
“有意思,”巴德说,“不过,中国的酒吧里应该不会放这首歌吧?!”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