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长达7天的工作日终于结束了,你问我是怎么过来的,我只能说,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2014年,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在社交平台举行了一次问答活动,邀请广大网友“问他任何事情”。
有人问他,有没有什么东西是他自己从来没想到,却成了许多人上网的一大理由。他的回答非常简洁有力——猫猫(kittens)。
猫猫不仅是人类上网的一大理由,也是社畜摸鱼时的最佳心灵安抚剂。还不快说:谢谢猫猫!(本司司猫姜哥表示同意并点了个赞)
本周姜哥风格重点:邪魅霸总(无翰去油版
最近广州终于入秋成功,秋高气爽宜追剧。我的怨种损友又刚好提出了新要求:有没有什么影视作品,没有恐怖、悬疑元素,却依然能看得人心潮澎湃、尖叫连连?
还真有,由40种猫猫倾情出演、BBC又一经典纪录片神作——《大猫》(Big Cats)。
“这是一个堪称非凡的种族,从最快、最强,到最小,到最大,都拥有着能让它们征服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无与伦比的能力。”
无奖竞猜:请在评论区分别写出图中各位“佳丽”的名字。
这是《大猫》的开篇语,看着是正儿八经的科普旁白。但要是你也爱猫猫,瞬间就会领悟到当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分明是大型“吸猫”现场,主持人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选取自己的“梦中情喵”。
速度最快的“大猫”——猎豹。
站在强度金字塔顶端,也是唯一的群居猫科动物“大猫”——狮子。
体型最小,却绝对不能“小瞧”其战斗力的反差萌“大猫”——并列的黑足猫和锈斑豹猫。
生活海拔最高的“大猫”——雪豹。
还有世界最稀有的“大猫”——西班牙猞猁。
《大猫》推出的2018年,刚好还是国内的“偶像选秀元年”——国内第一档选秀综艺《偶像练习生》播出。
现在看来,《大猫》也可以是“猫猫练习生”,大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C位猫猫。当然啦,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铲屎官)全都要!
成年人如我选择双C位,这是喵喵之一:加拿大猞猁!(另一个是雪豹)
而为了送这40种猫猫“出道”,制作团队花费的更是“1比200”的心血。
《大猫》集结了BBC以及全球最顶尖的动物纪录片制作人员,单是核心团队成员就有12名,预算高达27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200万元)。
在世界各地总共经历了40个月的拍摄和制作,包括216天的野外实地拍摄,和6个月的后期制作。
制片人加文·保兰德在采访中说过,《大猫》拍摄素材的比例是200:1,大概200分钟的初期拍摄内容,后期使用1分钟。
摄制组的危险日常。
和猫科动物天生自带的原始野生魅力不同,摄制组为了原汁原味地把猫猫们的日常生活展示给世人,反而是运用了诸多高科技。
比如在拍摄猎豹时,因为猎豹是世界上运动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摄制组特别制作了一个搭载轨道的移动拍摄车,通过两个不同的稳定器来减少摄影机40%的震动和偏差,以得到更好的稳定镜头。
因为猎豹像家猫一样喜欢追赶任何东西,所以特意制作的可移动拍摄车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个大型“逗猫棒”。
唯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的设备,才能捕捉到猫猫们的高光瞬间。除了这两个硬性条件,最昂贵的配置还有一个——制作团队近乎无穷无尽的耐心。
拍摄孟加拉虎的团队,在沙漠等待了40个日日夜夜;为了拍摄狮子捕捉企鹅这个镜头,制作团队总共经历了40个月的拍摄和制作;《大猫》播出后人气最高的南非黑足猫,只在夜间出动,可以想象摄制组为了它放弃了多少次睡眠。
《大猫》还是第一部详细拍摄到亚洲兔狲生活状态的纪录片。
为了找到生活在荒原深处的野生兔狲,调研团队花了半年时间找遍各种科研机构,最后通过一位已经跟踪了十年兔狲的蒙古科学家发来的短片,才找到合适的拍摄地点。之后又花了6个月规划出行时间,才正式前往蒙古进行拍摄。
找到巢穴也不代表就能顺利拍摄,当时因为刮大风,摄制组整整两天无法外出,兔狲在这个期间离开了巢穴,为此摄制组又花了10天才找到它们。
在《大猫》这个“猫猫大家庭”里,猫猫们负责在镜头前貌美如花、颠倒众生,但也别忘了在背后负责扛起这个家的人类。
如果要问为什么铲屎官爱得如此深沉,答案其实早就写在纪录片中。
“人类对猫怀有的强烈热情,是它们能够生存的最大希冀。”
评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