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你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吗?陈罡和吕刚在创业四年后找到了答案。2010年3月,两人把蚂蜂窝网的核心产品定位为“旅行攻略”,并以旅行攻略为线索重新整理网站架构以及社区关系。所有调整都指向一个目标:让用户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此后,蚂蜂窝的用户量增长到200万,并于当年年底拿到了今日资本500万美元的第一轮融资。做旅游攻略也能发家,那是什么样的攻略?
蚂蜂窝最早是一个旅行图片分享社区,后来的攻略也来源于旅行者们。蚂蜂窝CEO陈罡说:“本质上是UGC(用户生产内容)。很多用户去香港旅行,他们吃喝玩乐、购物住店,还把对香港的体验和游记汇总在我们的网站上。我们再通过一套系统,自动甄别出游记里经常提到的POI(Place Of Interest)。越受关注的项目,越有可能成为我们攻略的一部分。”
一份在海量信息里生成的“自动攻略”还需要有当地知情者的鉴定。为此蚂蜂窝设立了舵主——熟悉当地情况的攻略负责人,舵主要对系统收集上来的内容进行鉴别。最后蚂蜂窝编辑们整合排版,编成PDF文件,提供下载。
“大概有300多个攻略,中国人出行95%的目的地,国内的、国外的,我们都覆盖了。”陈罡说,“我们很快会推出个性化攻略——带小孩儿还是带老人去,冬季去还是夏季去,跟同事去还是男女朋友去,攻略是不同的。”
整合攻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为什么能给一个2010年初只有10多万用户的论坛带来20倍的用户增长呢?
陈罡说,如果让他再次选择创业项目,他肯定不是旅游。因为一个“靠用户贡献内容的UGC旅游社区,很少有成功的。前期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容,没法吸引用户;但没有足够的用户,谁来贡献信息?”
2010年3月,当陈罡要把这个旅游图片分享网站商业化运营时,他发现了旅行者的需求其实很简单:找个人告诉他们去哪。去香港,是玩迪士尼乐园还是看海洋公园呢?陈罡就经常被问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要一遍遍解释,一遍遍推荐,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每年反复不停地在问。”最后陈罡把这些问题都写到了攻略里,并以此为网站的核心产品。后来他又加以理论解释:“在百度搜马来西亚旅游,第一个推荐词就是马来西亚旅游攻略,这是百度根据统计得出来的结果,也是整个旅游市场最先要解决的需求。”
下一站去哪儿?这是很多旅行者都在问自己的问题。“我去了趟丽江,在机场里随便一转,至少有5个以上的旅行者打印了我们的旅行攻略。”陈罡说,“蚂蜂窝的旅游攻略平常日下载量在2万次以上,在“五一”、“十一”期间会超过10万次。按这个增长趋势发展下去,2011年蚂蜂窝网游记攻略的下载数将超过1000万。世界上最知名的游记攻略Lonely Planet系列,全球年销量大约在 650 万册。”
海量的传播使蚂蜂窝的攻略变成一种传媒。年中,百度以3.06亿美元投资去哪儿网,旅游行业“钱景”无限。陈罡说,不管买票、住宿、餐饮还是购物,都是攻略的延伸,蚂蜂窝未来的商业模式将建立在以攻略为基础的消费指导之下。陈罡喜欢把自己的网站跟Lonely Planet相提并论:“他们只有一两个人在写,我们却是成千上万人在写,随时更新,免费下载。最关键的一点,他们的攻略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蚂蜂窝COO吕刚说,有“200万旅行玩家在背后指导你去旅行,你的旅行再也不是‘孤独星球’。”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而且需要在手机上实现。蚂蜂窝拥有两款在App Store排名前列的旅行应用,但还没有即时通信功能。即使平面攻略有千万级下载量,但实时不能找到人解决问题,你在旅行中还是孤独的。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