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金牌,比总分。袁世凯捐助了1000块银元和大银杯一个。
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体育竞进会组织,因为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全国运动会,当时媒体称之为“第一次全国联合运动大会”。
比赛项目有田径、足球、队球(当时称排球)、篮球、网球、棒球六项,全部为男子项目,参赛运动员96人。另外,附设了女子体育表演项目。运动会将全国分东、南、西、北四个赛区参加,以黄、红、白、绿四色标带标示。
比赛赛制是:足球、队球、篮球、棒球项目只取第1名(计5分),但网球无论单打还是双打都取第1名(计3分)和第2名(计2分)。田径比赛每项取前3名,计分采用“三二一”制(全能采用“五三一”制),共有17个单项:100码、220码、440码、880码、1英里、5英里赛跑,220码低栏,120码高栏,跳高,跳远,撑杆跳高,铁球,铁饼,半英里接力赛跑,1英里接力赛跑,五项全能运动及十项全能运动。总分相加,分高者胜。(摘自刘中正《清末及民国时期北京地区举办运动会的初步研究》)
比赛结果是:北部获田径、篮球、棒球、队球和网球双打冠军,总分94分名列第一。其中,清华学校第二届学生杨锦魁夺得了撑杆跳高第一名(他的同班同学吕彦直后来成了南京中山陵设计师)。但在足球项目上,由清华学校、汇文大学堂和协和书院三校组成的华北足球队,输给了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公学两校组成的上海代表队,屈居亚军。
协和书院足球队本是一支威武之师,曾于1906年5月7日以2比0战胜了“英国水兵足球队”,赢得了北京历史上首场“国际比赛”的胜利。不过,英国人输了球之后抱怨说北京队员的辫子太长,跑起来东飘西摆,扎了英国球员的眼睛,严重干扰了比赛。而常与英国驻沪海军足球队比赛的南洋公学足球队更非弱旅,其中锋陆品琳盘球如疾风闪电,号称“上海足球大王”,被公认为当时全国球坛“一百零八将之首”,此次全运会更成为率队夺冠的明星人物。
南部只派了两个运动员参赛,获网球单打锦标,只得5分。西部总分15分。体育发达的东部总分29分。
1914年的北京还没有运动场,作为全运会比赛场地的天坛是当时北京主要的运动场地。尽管北京天坛设备简陋,全运会第一天还是吸引了1.5万人前来观看,第二天大会安排美国排球队作了表演,开幕式和闭幕式都有南苑航空学校的飞艇绕场数周助阵造势。
袁世凯对本届全运会非常热心,他捐助了1000块银元和大银杯一个,并且同意全运会在天坛举行,在天坛公园内开辟运动场,还安排内务部为赛会提供劳力。在全运会的闭幕式上,袁世凯派代表到现场致辞,总统府乐队也到现场演奏。
第二届全运会的会务人员和裁判是外国人,大会的官方语言也是英文。全运会的实际组织方是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当时实际的负责人是青年会干事侯格兰德(A.N.Hoagland)。1912年,侯格兰德创立了华北地区第一个体育协会——北京体育竞进会,从1913年到1934年组织了18届华北运动会。多年之后,他名列“影响中国近代体育的八位美国人”之一。
1914年,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馆在东单北大街建成,这是北京最早的室内体育建筑,开风气之先,名气很大。地上一层是木质地板的篮球训练场,也可进行羽毛球训练。二层是一圈进行体能训练的跑廊。地下是健身房和滚球场,另有台球和乒乓球台各一张。建筑之外还有露天体育场,设两个网球场,冬天还可用来滑冰。
正是基督教青年会,首先将篮球和排球运动引入中国。
“体育”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在1904年湖北幼稚园的开办章程中。最早的体育学校,是1905年徐锡麟创办的中国体操学校。最早的民间体育组织,是1909年霍元甲创建的精武体育会。最早的体育期刊,是1914年徐一冰和王均卿主编的《体育杂志》。最早的体育影片,是1918年商务印书馆摄制的《东方六大学运动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自强”、“求富”的名义下学习西方,体育运动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中国社会中流行开来。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均需开设体操科。新式学堂聘有外国人担任体育老师,教授击剑、拳击、哑铃、跳高、跳远、足球、游泳、单双杠、爬山等运动。
同时,近代西方体育的训练内容也在新式军队和军事学堂中出现。新军要练习单杠、双杠、木马等器械,还要出操。
大量进入内地的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学校,组织课外运动和体育比赛,并经常召开校际运动会。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尤其与基督教青年会密不可分。以基督教青年会为向导,中国出现了体育班、校际运动会、各省和全国运动会,乃至国际运动会。
基督教青年会是一个国际性教会组织,以组织体育活动而闻名。该组织1844年成立于英国伦敦,1895年在福州英华书院落地中国,随后在很多城市的教会学校设点。
1908年,青年会派了一批新干事到中国,他们大都是体育专家,到上海、北京、天津、长沙等地任职,推动了中国体育活动的发展。
正是基督教青年会,首先将篮球和排球运动引入中国,同时教授体育运动规则和打法,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他们还组织了早期的体育比赛。
1912年,在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下,北京、天津一些学校在北京厂甸召开小规模的田径运动会,随后成立了北京体育竞进会。这个民国时期的体育社团不仅主办了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还主办了1913年、1914年两届华北运动会。
除了基督教青年会,中国也有自己的民间体育组织。上海精武体育会是融合东西方体育精神的典范,发起人陈公哲将西方体育观念和训练方法引入中国武术,“提倡武术,研究教育,铸造强毅之国民”。1919年开始,他在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建立起40多所精武分会,会员多达40万。
38年七届全运会,参赛人数增长了28倍。
1910年,美国传教士爱克斯纳(D.T.Max Esner)通过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发起“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也就是辛亥革命之后所说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运动会在南京南洋劝业场举行,开幕式上拖着长辫子的男人高呼“皇上和皇太后万寿无疆”的情景非常独特。全运会设田径、足球、网球、篮球四个项目,分华北、上海、华南、吴宁(苏州、南京)、武汉五区角逐,共有140名运动员参赛。上海区获得总分第一。这届运动会是第一次跨省、区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每日观赛人数达4万之多。
1914年在北京天坛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仍由传教士主导,比第一届增加了排球、棒球和女子体育表演项目,参赛人数减少了44人。
直到1924年第三届在武昌公共体育场举办,全运会才由熊希龄、张伯苓等9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第一次由中国人主办,改变了“中国体育洋人办”的格局,只有游泳和棒球裁判由4个外国人担任。
解放前,中国共举办了七届全运会,38年参赛人数增长了28倍。从传教士组织的强身健体的小型社团活动,到举全国之力、行国际标准的运动赛会,全运会在中国完成了竞技体育发展的第一步。 (文/孙琳琳)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