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iPhone5机身加长后,再看古装电视剧就恍惚。大臣上朝时手里举着的那条狭长的板子,我总认为是iPhone10,于是觉得古代政府会议还是不错的,一众大臣拎着它在朝堂上淡定地上网聊天……“爱亲们好,给朕点赞了吗?”“圣上好,宫里Wi-Fi密码多少?”文恬武嬉,其乐融融。
大臣手里的iPhone10,叫“笏”(音:护)。《释名》说:“笏,忽也,备忽忘也。”从字面就可以解释:上面是竹,下面是勿,用竹子写下东西,勿忘。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投胎前都要去孟婆那里喝一杯下午茶,所以记忆力普遍不好。于是汇报工作时,将政事写在“笏”上面,再将上级的意见记录下来:“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由此可知,笏的基本功能相当于三胖视察时,身边人手里的小本儿,领会精神的会议备忘录。除了记事,它还有些辅助用途。大臣汇报工作时,将笏挡在面前,表示自己谦逊卑微,天颜不可直面。不过对这个动作的理解和诠释因人而异。我见电视上大臣将笏堵在自己面前捂住鼻子,就想当然地认为皇上放屁了,并且是连环的、绵长的、贯彻整个会议的……
扯远了,笏的主要功能还是防止遗漏。说到防漏,这世上大概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卫生巾效果更好了,所以笏的形状便仿造它做成长条形。当然这是扯淡,笏之所以细长,是因为它的前身是竹简。一般单支竹简的长度是一尺二寸,笏作为记事本比它要宽大些。按《礼记》规定,笏的长度,“度二尺有六寸,中博二寸,其杀六分去一”,换算下来大概长半米左右,宽十多公分,正是iPhone10。如果没有概念,想一下李咏或赵本山的脸,就直观了。这个比拟是很传神的,大臣用的笏不但细长,侧面看确实有些弯曲,如鞋拔子。
按照官员等级,笏的形状稍有不同。唐朝的笏,五品以上,上圆下方;六品以下,上锉下方。区分等级除了形制还有材质。《礼》说周天子的笏用玉做成,饰以珍珠;诸侯的笏以象牙制成;大夫的笏,以竹子为基本材料,饰以鲨鱼须的花纹,叫“鱼须文竹”;士的笏,用一般的竹子制作,以象牙为装饰。因材质不同,其名便分别称为牙笏、竹笏、木笏。只皇上用的玉笏特殊,《五经异义》说“天子笏曰珽,珽直无所屈也”,皇上用的笏不弯曲,叫“珽”。皇后也有笏,叫“中兴中国梦版”。
笏作为记事本如何书写?史籍上说“执笏簪笔”,簪笔就是笏的书写工具,将固定头发的簪子和毛笔合体,就是“簪笔”。用时拿来记事,用完将笔插在脑袋上。这个设计很不错,拿下来做会议记录,插上去染发。也许是古代墨水比较稀,染完头发开始染脸,开始是中国议会,中途变非洲趴体。除了张飞,其余大臣深受其害意见很大,于是改良,给簪笔加了个紫皮裹着的笔套。“执笏簪笔”一词出现在《晋书》,但《晋书》只是记载,当时已经不用这种笔。晋朝的叫“白笔”,和笏是一体的,有点像配置了手写笔的手机。白笔的使用期也很短暂,很快退出舞台,“笏”彻底变为手划智能机。唐宋朝开始,笏已经变为仪礼用具、法服礼器,主要用于官吏晋见上级的礼节,很少写字了。
失去了记录功效的笏,并不是纯摆设,其功效发生了逆转,由文具用品变成了杀伐利器。唐朝司农卿段秀实看不惯怀宁郡王朱泚的飞扬跋扈,在汇报工作时突然抢过同事的笏,冲到朱泚面前大骂“狂贼”,用笏暴打朱头,杀伤力很大,血把朱泚的脸都盖住了。这个笏,推测是能砸核桃的诺基亚公司出品的。笏作为攻击性武器,在唐德宗时期又出现了一次。吏部侍郎顾少连看不惯奸相裴延龄的飞扬跋扈,顾少连以段秀实为偶像,趁酒醉拿着笏喊:“昔年段秀实笏击贼臣,今吾笏将击奸臣!”这个笏,我推测还是诺基亚,甚至就是段秀实用过的诺基亚。此后屡屡出现这种情况,竟然诞生了“笏击”一词。宋大词人晏殊曾一怒之下用笏打掉了下属的牙齿,明朝知府黄澍也曾用笏猛击内阁首辅马士英……
值得庆幸的是古代大臣用笏,换做左手镰刀右手斧子的本朝老爷,命特么就没了 。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