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看脸的年代,颜值就是一切,动物界也不例外。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识,自1961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大熊猫。“它既像熊又像浣熊,有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外貌像熊,却只爱吃竹子。”世界野生动物学会首席科学家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中写道。1961年,大熊猫“熙熙”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借展,因其憨态可掬的形象,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大熊猫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优先保护的13个旗舰物种之一。
然而,并不是所有动物都那么招人喜欢。比如生活在东非的裸滨鼠,皮肤皱巴巴,身上见不着几根毛,四条腿又细又短,看起来就像《指环王》中的怪物咕噜,或是“一只烤过了头的热狗肠”。还有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的负子蟾,皮肤松弛,身材扁平,就像在车祸中被压扁了一样,即便健康的时候看起来也是“一副死样”。长鼻猴的脸上总是耷拉着一个像茄子一样的大鼻子,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是的,这些动物不招人类待见的原因只有一个字:丑。不但被人类嫌弃,就连面临灭绝的命运,也容易被人类忽视。多少人知道,过去40年里,长鼻猴的种群数量锐减了50%?
英国丑陋动物保护协会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人类对这些“挑战审美”的动物的关注。2012年,英国生物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西蒙·沃特创立该协会,向大众呼吁,长相丑陋的动物也值得我们去爱。在每晚六点到八点的滑稽节目《丑陋动物保护协会》中,西蒙·沃特会花10分钟介绍一种丑陋的珍稀动物。后来,他带着这个节目环游英国,参加了爱丁堡科技节、温彻斯特科技节、不列颠科技节、布里斯托科技节等各大节庆。
参加节目的除了西蒙·沃特本人,还有一班电视明星。他们每人代表一种丑陋动物,完成一次10分钟的搞笑演出。每晚表演结束后,台下观众将选出最丑的动物,作为这座城市的“吉祥物”。比如,伦敦的吉祥物是长鼻猴,剑桥的吉祥物是海蛞蝓,温彻斯特的吉祥物是提提喀喀湖水蛙,布里斯托尔的吉祥物是三趾树懒。西蒙·沃特说,他们需要一些丑陋动物,“去对抗其他慈善组织的那些非常可爱的动物徽章”。
英国媒体评论,这“不啻一档特立独行的夜间娱乐节目,将众多珍贵的知识点以令人爆笑的画面展现出来”。协会得到各界的支持,其中包括编剧斯蒂芬·弗雷、喜剧演员西蒙·佩吉、粒子物理学家布莱恩·考克斯等。
2013年,丑陋动物保护协会评选出当时最丑的动物——水滴鱼。这种鱼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底和塔斯马尼亚沿岸,全身呈凝胶状,长着一副哭丧脸,被称为“全世界表情最忧伤”的鱼。丑陋动物保护协会后来将其列为官方吉祥物。
水滴鱼确实有理由“郁闷”。由于捕鱼活动增加,它们同其他海洋生物如蟹和龙虾一起被捕捞上来,即使不适于食用,也连带成为牺牲品,遭受灭顶的威胁。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上世纪70年代起,地球上脊椎动物的数量减少了50%,鉴于人类已知物种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问题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更严重。这也是地质史上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很难想象,那些“丑得只有自己妈妈才喜欢”的动物会得到人类同等的重视和保护。丑陋动物保护协会称,每天都有200—250个物种濒临灭绝,而许多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也是世界上最丑的物种。“我们太关注那些有着可爱外表、毛茸茸、惹人喜欢的哺乳动物了。”西蒙·沃特说。他认为,正因为长得没有大熊猫可爱,丑陋动物一直被人们忽视,直至濒临灭绝。要知道,“自然界中大部分生命都是丑陋而无趣的”。
2014年,西蒙·沃特在《丑陋的动物:我们不都是熊猫》一书中对外观讨喜的动物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和财力表达了不满:“熊猫是很好,然而,如果我们只有兴趣关注那些长得有魅力的生物,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枯燥无味。”
有研究证明,长得好看的动物的确能得到更多关注。加拿大农业食品部的研究科学家欧内斯特·斯摩尔称,如果研究者、生物学家或动物保护者毕生致力于保护一些长相丑陋或没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他们将很难获得资金上的支持。
动物保护不是件趣事。西蒙·沃特希望通过他的节目寓教于乐,让人们扭转环保观念,开始讨论那些他们鲜少遇见或关注的丑陋动物,尤其是终日不见光的深海动物。“我们对深海动物的了解,还不如我们对月球表面的了解来得多。”
对他而言,这些丑陋动物并不恶心,反倒让他着迷,因为许多从未听说过,感觉就像在接触“地球上的外星物种”。他的最爱是蓝灰色的鼻涕虫——只要吓吓它们,它们的尾巴就会掉下来,这样谁也抓不住,“简直太聪明了”。
西蒙·沃特关于动物保护的观点也许并不讨好一部分人。在他看来,大熊猫这样可爱的珍稀动物,就算没有人类对环境破坏的影响,也应该被自然逐步淘汰,所谓适者生存。他在《赫芬顿邮报》的专栏中写道:
“亲爱的大熊猫,我真诚地祝你们好运。如果你们消失了,我会想念你们,但我觉得是时候去看看其他的动物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