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跟今天的美剧迷聊起1980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那部《大西洋底来的人》,他们多半会神情茫然。这部官方意义上“中国第一部引进的美剧”在他们的语境中鲜有存在,尽管男主角麦克·哈里斯的蛤蟆镜甚至成为那个年代流行品,但它的受众和这一代的美剧迷中间,横立着一条难以跨越的代沟。
尽管同样于1980年进入中国的《加里森敢死队》一度风靡在街头巷尾的地下录像厅,还让玩飞刀成为一种青少年时尚,尽管1991年出现在电视上的《成长的烦恼》是一个常青神话,甚至影响中国电视人拍出后来那部《家有儿女》,但国语配音的译制片,至多也只是美剧迷们童年时期集体回忆的一部分罢了。
美剧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洗脑之路,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开启的。同一时期涌入的也有日韩剧和港台剧,但和它们数十年专注娱乐消遣不同,美剧在中国,先天就是一门“实用的艺术。”
看美剧,过六级。
2013年6月,美国编剧工会推出一份《101部最佳电视剧》名单,《老友记》排在第24位。很多中国美剧迷表示接受不能,毕竟这部剧是他们心中当仁不让的TOP1启蒙之作。1994年在NBC播出第一季的《老友记》,次年即登陆香港明珠台,但这并非养成美剧迷的主流渠道——它的流通方式是90年代末廉价的盗版碟和各大高校的局域网。
《老友记》的价值最初是作为英语学习教材被发掘的。很多大学英语老师青睐于在课堂上放一集无字幕的《老友记》,以此练习听力。多年后,美剧迷们谈论起自己的“入坑史”,都会不约而同地表示:感谢四六级考试,让我有了看美剧的契机。那一句沿用至今的“看美剧,过六级”,就是始于《老友记》。在《老友记》成为口语教材这条路上,新东方功不可没,它把这部剧的剧本和台词作为御用教材,且冠上“美式口语百科全书”的美名。
直至今天,《老友记》也是唯一一部能在网上找到全部十季英文台本的美剧,且周边衍生品经年不息:《看〈老友记〉用美语聊日常生活》、《说地道口语看《老友记》、《老友记实用口语精选》……那些关于英语学习成功经验的帖子里,通常会写着:“想边看美剧边提高口语吗?《老友记》系列笔记,总结出每集对话中的口语精华。”如果你在淘宝上买英语学习软件,很有可能卖家会大方地“送老友记全套资料”。利用《老友记》学习英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出现在2010年,一位自称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公布了一份自己花3年时间整理的《老友记》学习笔记,长达90万字,被称为“最牛美剧狂人笔注”,这份教材在淘宝上卖到了300软妹币。
如果说《老友记》是大众英语学习工具,那么后来的《欲望都市》则成了中国女人的第一本美剧生活方式教科书。在豆瓣上关于这部剧的讨论中,有一句观后感很能说明问题:“《欲望都市》着实让很多女性向往了一把:在三四十岁的年龄,能够有友谊,有美貌,有财富,有社会地位,还有时不时的高潮,确实让人羡慕。所以,有时候想想,就这么过着单身,其实也不错。”
1998年在HBO开播的《欲望都市》,恰好击中了刚刚进入“她世纪”的中国女性。这部以四个三十岁职业女性的感情生活为主线的美剧,启蒙了北上广一线城市女白领的现代女权意识,谈论着剧中稍显大胆的性观念,一度成为“前卫”的一种标志。她们在看剧的同时也对号入座,以此完成的自我投射,即便不奢望能过上曼哈顿光鲜亮丽的生活,也把“单身且经济独立的当代女性”作为一种人生理念,追求着非纯真年代的“名牌和爱情”。
《欲望都市》让中国女人明白的不是“闺蜜党大过天”这个硬道理,而是“砸锅卖铁享受生活才是王道”,通俗说来,就是:越大牌,越时尚。Manolo Blahnik和Jimmy Choo就是在那时成为梦幻单品代名词,拥有一双Carrie那样昂贵的高跟鞋几乎是终极目标:“爱情会逝去,但鞋子永远都在。”
晒智商,炫逼格。
中国人第一次有了“追剧”概念,要到2005年秋天,里程碑式的存在名叫《越狱》。这部FOX公司推出的剧集在美国口碑平平,中国观众却因它开始养成互联网式观看习惯,《越狱》真正开启了美剧在中国的网络时代,又称“全民美剧风潮”。
这波美剧风潮的兴起,要归功于以BTChina、伊甸园为代表的BT网站和依托于eD2k资源分享网站VeryCD的电驴,以P2P、流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传输工具逐渐普及,让追美剧成为日常化行为。另一个伟大的存在——万能的字幕组,也在这时渐成主流,这些由业余爱好者组成的翻译小团体,以惊人的翻译制作速度,实现了12小时内“熟肉”无缝对接,中国进入“大字幕组的时代”。2006年,《纽约时报》在一篇名为《打破文化屏蔽的中国字幕组》的文章中采访了“风软”字幕组,写道:“他们和其他小组,为了同样的目标激烈地竞争着:让美国的流行文化尽可能同步在中国免费传播,同时还要避开中国的审查官和美国的版权律师。”
2009年搜狐视频引进《生活大爆炸》之前,它已经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美剧了。在豆瓣上,它的评分高达9.4分,将近20万人“看过”。尽管美国《外交政策》把它风行的原因归结为“许多屌丝都在看”,但其实这并不是一部屌丝用来自嘲的精神胜利法宝,恰恰相反,很多人把“TBBT狂热症候群”视为“晒智商、炫逼格”的绝佳工具。
围绕着《生活大爆炸》产生的鄙视链有两条。一条是鄙视链顶端的理科生和末端的文科生:但凡有人试图表示“追不下去生活大爆炸”,那他多半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文科生吧?”(注:请饱含优越感念出这句话)以果壳网为代表的“科青”们把TBBT视为圣经,乐此不疲地分析着每一集的科学典故,拜谢耳朵所赐,理科男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代名词:“geek”,表示自己性情古怪,但智力超群。另一条鄙视链则是:英剧迷鄙视美剧迷,美剧迷鄙视日剧迷,日剧迷鄙视韩剧迷,韩剧迷鄙视港台剧迷,港台剧迷鄙视国产剧迷——美剧迷基本同意,除了最后一条:“英剧?不就是搅搅基、卖卖腐吗?”
无论TBBT影响了多少中国人,但它始终只盛行在美剧迷圈子中。相比起来《纸牌屋》就高大上多了,毕竟这是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力荐之作,据说他多次向纪检干部提及这部剧——这种传说无疑让《纸牌屋》拥趸者的“阴谋论”色彩,又平添几分。
有人在分析《纸牌屋》的受众群时总结:“受过高等教育、热衷政治题材的中国中年男性,越来越多。”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看《纸牌屋》和看宫斗剧的心态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这才是它完成“洗脑”的真正原因:人人都想从中学点儿厚黑学,以备职场不时之需。毕竟,同样玩的是权术谋略,从弗兰西斯·安德伍德那里学到的比起从甄嬛那里学到的,明显高出了几个段位。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