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辈子当中,为“爱情”而苦,是一大苦;另一大苦,则莫过于海外寒窗十年,满怀期待地返回祖国时,却发现自己早已成为“祖国的陌生人”。17岁的津田梅子学成回到日本,所遭遇的,正是这样一种尴尬的境遇。
除了依旧保留着一张日本女性的脸,梅子从服装打扮到谈吐举止、思维方式,已经完全美国化。穿洋装、吃西餐、信仰基督教的梅子,张口就是成串的英文,母语日语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甚至面对自己的母亲都无法交流。好在梅子的父亲仙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于是,梅子回到日本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与人交流只能依赖父亲帮忙做翻译。
语言不通固然是个大问题,此外,困扰梅子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回国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时,明治维新已初见成效,但传统思维观念依旧根深蒂固。何况,梅子和她的小伙伴们被日本政府派遣去美国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培养优秀的母亲”,因此,她们回国后的最“正确”的出路,便是结婚。梅子最要好的朋友永井繁子和山川舍松先后出嫁——永井繁子嫁给海军大将瓜生外吉,山川舍松则嫁给元帅陆军大将大山严,成了日本海陆军中的贤内助、上流社会的名门夫人。梅子也被安排相亲过几次,尽管相亲对象身份显赫,却难有令梅子心动者。眼看两位好友先后找到人生归宿,只有自己孤身只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再加上语言不通,没有朋友,与家人也完全无法交流——梅子初回日本那段时间的苦闷可想而知。
一次偶遇,让梅子的苦闷生活有了转机。1883年秋天,即梅子回国之后的第二年,外务卿井上馨在官邸举办晚宴庆祝“天长节”(即“天皇诞辰日”,“天长节”是二战日本战败前的称呼),梅子作为“归朝者”也在受邀之列。晚宴上,一位身着洋装的四十岁左右的绅士,穿越人群微笑着朝梅子走过来,彬彬有礼地朝梅子鞠躬问候道:“还记得我吗?我第一次看到你时,你还只是个小不点呢。”
这位彬彬有礼的绅士,便是十多年前和梅子他们一起前往美国的“岩仓使节团”副使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当时刚从欧洲考察归来,正在起草“大日本帝国宪法”。十多年不见,梅子已经出落成婷婷少女。晚宴上,风度翩翩的伊藤博文对梅子照顾有加,并介绍梅子认识了包括下田歌子等在内的诸多名流夫人。
那次邂逅不久,梅子很快收到伊藤博文的来信,邀请梅子去做他女儿的家庭英文教师。梅子当然求之不得。很快,梅子便搬到东京永田町二丁目的伊藤官邸,与伊藤一家生活在一起。梅子在伊藤家受到贵宾般的礼遇。就连伊藤博文的学生举行婚礼,伊藤也极力邀请梅子参加,并安排梅子坐在伊藤夫人身边的主宾席位上。在伊藤官邸,梅子结识了不少来来往往的政要名流。伊藤博文虽然公务繁忙,但有时间就会尽量陪家人一起晚餐,这时候梅子也总是被当作家庭的一员,加入伊藤家的餐桌。晚餐之后,伊藤博文也会抽时间和梅子进行交流,这让梅子对伊藤博文本人拥有直观的、贴近的认识。1909年,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暗杀之后,梅子还曾特意撰文追悼,文章洋溢着一位不谙世事的少女对伊藤博文的折服和由衷敬佩。尽管世人对伊藤博文褒贬不一,但在梅子的眼里,伊藤博文绝对是一位“拥有坚定信仰且充满魅力的政治家”。
梅子在伊藤官邸的日子过得明快而娴静,可以说是梅子回到日本之后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不过好景不长。半年之后,梅子便以“母亲生病”为由,离开了伊藤官邸。众所周知,伊藤博文是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名伟大的“好色家”。因此,年轻的梅子在伊藤官邸半年的家庭女教师生活,便成为后世一些好事之徒一直想解开的谜底:以伊藤博文的好色,邂逅十八妙龄的海归才女津田梅子,难道两人之间一点也没发生过什么吗?而且,此后津田梅子终生未嫁,且没有过任何绯闻,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成为人们欲解却无解的永恒之谜。(待续)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