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
称谓带有地区性,表哥一词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
对于广东人和香港人来说,表哥是一个很难一言尽述的称呼。广东、香港本来就亲缘延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大量的广东人通过不言而喻的种种方式来到香港,在面对盘查时,都会以表亲相称。那时候,每个香港公屋、棚户里都住着大量这样的“表哥”、“表妹”。
香港导演张坚庭导演和主演了大量描述这种逃港现象的电影,他所塑造的家明表哥、婉君表妹也成为那个年代的符号。白衬衣扣子一直扣到领子、斜挎一个绿布包、推着28加重自行车的家明表哥,一对长辫子、戴眼镜的婉君表妹,就是那个时代的香港人对内地人的印象。他们憨厚老实、浑身土气,为求生计来到香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既有爱情的悲欢离合,也有起伏跌宕的社会背景。
张坚庭后来投资了表哥茶餐厅,餐厅内的装修和菜品走的都是怀旧路线,把“表字辈”的社会文化现象变成了一种实物延续。
之后的“表字辈”大概可以用罗大佑的歌曲《亲亲表哥》来描述:“没表亲表戚的我突然做了表哥派,代表表亲友表态拳头定要摆姿态,但表弟表妹表舅为何还怕表叔界,是他曾表辈表决移民路线表得快。”
所有人都看得明白,老百姓的表亲表戚不过是个人求生的小动作,在时代变化的洪流面前,真正的表叔辈才刚刚登场。
外婆
每个城市里都有一家外婆家乡菜馆,尽管他们可能是川菜、湘菜、湖北菜、东北菜、淮扬菜,他们的外婆也互不相识。
外婆做的就代表着家乡口味、家常做法,它既是去国怀乡的人们对故乡的离恨别仇,也是长大成人的人们对童年的一点点味觉记忆。这倒可以理解,但离奇的是,从没人见过我妈私房菜,对不对?每个人都是外婆养大的。而且每个外婆的口味都特别重,多盐重辣、浓油赤酱,特别下饭。或许是因为妈妈做菜太清淡,而被外婆逐出厨房重地了?
那么家庭其他成员呢?在广州,表哥、表姐、表妹、表叔、表少都是茶餐厅名字,大家其乐融融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而外婆家乡菜之外,外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统统不知所踪,只剩下外婆给外孙、外孙女做菜。
这种奇特的美食符号,我解释不了,我们继续谈下一个话题:你见过多少文人都在写专栏怀念外婆的牛肉汤面?
有时候我真的很好奇,他们的外婆分别来自何方,为何都不约而同地喜欢制作这种并不普及的食物。
后来我就释然了,这其实是一种成人的撒娇,类似于情感上的本杰明·巴顿,把自己置身于孩童时期,让现在的成人世界不再显得那么残酷。在这种语境下,那一碗牛肉汤面真的是带着雾化的白色光芒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明亮而不刺眼,汤尤其好喝。
我爸
每个人都有爸,质量却良莠不齐。在这个拼爹的年代,有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句“我爸是×××”,有人却只能忍气吞声,唯恐辱没家门。
李刚显然是中国最著名的“我爸”,他应该谢谢他儿子让他出名,迄今为止,没人记得住开车撞人的那位恶少的名字,却都记住了“我爸”——李刚。
似乎王朔有评论过关于爹和儿子的辩证法,不知真伪,但意思确实精当:50后,基本穷逼,晃悠着;60后,政治年代,多数当官了;70后,改革开放,发了;80后,多数是50后的子女,苦逼了;90后、00后,60后、70后的子女,除了富二代就是官二代。
可见人类的代际演进就构成了社会的阶层等级,当然,这也是由于我们社会的上升管道阻塞所致。一个上升管道阻塞、制度模糊、人人都试图抓住一点稻草的时代,拼爹自然就变成了最有保障、最稳妥的手段。
我相信,喊“我爸是李刚”,对于那位开车撞人的青年已经是一个习惯了,他一定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面对困境时都使用过这种方法,之前的使用显然都见效了,而这一次,虽然柳暗花明,但最终也还是见效了。
干爹
“干爹”是名词,但很多人会不怀好意地把它理解为动宾词组。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穿着蝙蝠衫、戴着蛤蟆镜的妙龄女子挎着一个老头招摇过市,老头照例是大背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夹着一个皮包、一口粤语普通话,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干爹。
男女年龄上的差异,往往都可以用经济上差异来弥合。在过去,我们的想象目标是香港和海外人士,在如今,则是各种我们不得其门而入的神秘行业。
这一两年,以著名的郭美美为代表的小女生们,把干爹这个词儿炒得热火朝天,也让一个慈善机构陷入难以自证清白的困境。虽然最后各种猜测都不了了之,但干爹的确变成了臭了大街的名词。
这也怪不得人们邪恶,男女关系是中国社会最容易污名化的关系之一,在干爹这层关系又附加上了权力、金钱、美色、伦理的色彩,自然会让这种本就尴尬的关系更加难以说清。话说回来,干吗一定要认一个干爹呢?拼爹还不够最后还要拼到干爹的层面上?
兄弟
中国的社会关系就是宗族关系,在兄弟一词中展露无遗。明明是朋友,偏偏说“这是我兄弟”,仿佛这样会让彼此觉得关系更为密切。
中国人最不善于处理陌生人关系,即使在城市化狂飙突进的现在,我们面对陌生人还是带着天生的冷漠和恐惧。
在小区邻里,没人知道对门住的是谁;在公司职场,个个都在抱怨尔虞我诈;在生意场上,陌生人见面总是要拉关系、攀旧识才觉得安全。而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你能和一个陌生人彼此成为兄弟,显然是最中国式的交往准则。
但现实中的兄弟往往并不如我们嘴上说的兄弟那么亲切,俗话说“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女人插兄弟两刀”,当面兄弟,转身设套的大有人在。但事情吊诡就在这个地方,尽管每个人都要骂兄弟都是虚伪的托词,可依然满地都是兄弟,随处可以看到勾肩搭背、热泪盈眶。对中国人来说,管不管用并不重要,面上过不过得去才最重要。有兄弟,有面子。
在我看来,兄弟这个词出现的场合,最讨厌的有两个。一是酒桌上有人端着杯子对你说“是兄弟就喝了”,典型的思维混乱。一是在火车站广场上,有人拍你肩膀:“嗨,兄弟,你钱包掉了。”
哥们儿
这里的“哥们儿”不是指和上一条“兄弟”相似的意思,而是指男女之间经常出现的那种“哥们儿”。
经常可以见到女人这样解释那个男人和她的关系:“那是我哥们儿。”奇怪得很,男人们也经常这样解释那个女人和他的关系:“我们就是哥们儿。”
把自己男性化和把对方男性化的目的都是一个,试图让人相信他们之间是单一性别——别乱想。但是,没有人告诉他们现在这个社会,男人和男人在一起才更容易出问题吗?
刚才我们就说过,中国人就不会处理陌生人关系,所有不确定的陌生人关系最后都只能靠“哥们儿”这个词来总括。酒吧认识的是哥们儿,拼车认识的是哥们儿,打错电话认识的是哥们儿,飞机上邻座的是哥们儿,工作关系结识的是哥们儿,听演唱会喜欢上的也是哥们儿。路人、熟人、搭档、知音、偶像……一切关系都是哥们儿,朋友那个词就永远说不出口,因为不亲切是不是?
又要亲切,又要撇清关系,那就只能把陌生人关系抹上江湖色彩,让它显得粗豪一点,有点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气氛,又有点同喜同悲、恣意放浪的情怀,虽然有点农业重金属的感觉,但好歹也是我心豪迈、风再起时。
所以,我跟哥们儿去开房,我俩一人睡一床。
闺蜜
闺蜜是一种特殊的女女关系。在男性之间,往往很少有互相介入生活的情况,而在女性之间,闺蜜简直是比亲妈还要恐怖的一种管控手段。
闺蜜会一起吃饭、一起聚会、一起旅行、一起手挽手地逛街、一起分享各种秘密和八卦,更可怕的是,闺蜜们会互相称呼对方“老婆”,俨然是一种超越人类伦理的关系。她们会互相撑腰,在办公室里一起作战,在宾馆门口一起堵人,她们会互相取暖、诉说、倾听、鼓励、赔泪。她们永远都是正义的,她们肩并肩地与整个邪恶的世界搏斗。
但相信我,只需要一点点,一点点完全没人能懂的小问题,闺蜜同盟就会崩溃。这一点往往让男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你跟你闺蜜分手了?因为她价值观跟我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你们还这么多年的闺蜜?你们男人不懂的啦。
同学
“这位同学”、“同学们”,这绝不是只在课堂上才听得到的话。如今在所有的写字楼里,西装男女们都互称同学。
同事见面称呼同学,领导训话说各位同学,这些学校里的称呼在硬邦邦、冷冰冰的职场里起到了柔化的作用,让我们的战斗生涯也显得温情了许多。
但真正的同学却变成了死敌。同学会变成了炫富会,“成功”了的同学趾高气扬地要包下所有消费,而“失败”了的同学则屡屡缺席、销声匿迹。同学会也变成了育儿会,在同学录上已经晒尽了孩子所有的照片,见面则全是奶粉、鱼肝油、小升初、奥数班的话题,同学们把十多年前竞争分数的劲头全部都转移到了彼此孩子的境遇上面。
你在办公室里那么多同学,怎么却不愿意去同学会上看看同学?
师兄
师兄可不一定是同学。不同班,不同级,仅仅是同一个专业,甚至仅仅是一个教室里上过大课,都可以成为师兄。一天是师兄的人,终身都是师兄的人。入学时帮忙提行李的是师兄,打开水时帮忙提水瓶的是师兄,上自习占座的是师兄。走出校门,帮忙介绍实习机会的是师兄,跟顶头上司聊天突然就发现也是师兄,要跳槽给你通风报信的还是师兄。
师兄是职场化的人脉关系,只要你上对了专业、找对了行业,你会发现本行业里满坑满谷都是师兄,这自然是职业助力的最好途径。
当然,师兄往往也是好人卡的专属收集者。他一直都给人当师兄,直到后来他膝盖中了一箭。
小舅子
微博上曾经流传过一张图片,淘宝上的一件普通商品标出高价,有人说这是某官员的发明,让行贿的人去拍下来,以此收贿。
这种谣言真是正常智力的人都不会相信——如果通过淘宝买东西就收贿受贿了,那么小舅子拿来干吗呢?他岂不是白有个当官的姐夫了?
小舅子和姐夫,在中国真是有说不完的故事。有方言把小舅子视为骂人的话,“你才是小舅子”,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小舅子简直就是用来坑姐夫的。因为姐姐宠弟弟,姐夫怕老婆,所以不成器的小舅子往往就是姐夫的无底洞。
而另一方面,很多姐夫也的确需要一个小舅子,很多台面上不好办的事情,因此就有了小舅子活动的空间。他既不是直系亲属,又是这个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既能代表姐夫出面,也能通过姐姐吹风,实在不行抽身而退,也算交代得干净。
所以,淘宝虽然是万能的,却无法取代一个小舅子。
从历史上讲,外戚和太监是中国王朝专权内乱的两大源头。现代社会,太监已不再有,小舅子却还常在。
亲
伟大的淘宝是万能的,它创造了一种关系取代了所有的称呼。
它无性别、无等级、无阶层、无高低贵贱,入我门者皆为亲,买我货者我最亲。在亲这个词的后面,蕴含的是淘宝所创造的商业文化,以机构的拟人化、网络的娇嗔语态来组建友好的用户界面。各个淘宝店主、客服在亲的基础上,发挥出各自的服务特色,写用户信、打关怀电话,把任何购买行为都变成体验经济。
这些商业行为最终也变成文化行为,亲这个词最终溢出淘宝,成为了网络世界最流行的通用称呼。
亲,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终极答案,是宇宙四维和谐统一的唯一路径。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