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人”“浓人”,是2024年出现的人群新分类。所谓“淡人”,就是那种平淡、平和,淡泊名利、波澜不惊,情绪超级稳定的家伙。我们可以由此想见,与之相对的“浓人”是什么。
尽管是成对出现的热词,但“浓人”只是陪衬。比如在网上用“淡人”和很多明星的名字一起搜,可以发现更多内容,几乎每个人都自称“确诊为淡人”,还动不动“淡淡综合征”。
当然,患上这种病不用吃药,因为这是一种时髦的“疾病”。
不难推测,所谓“淡人”,是一种自我标榜,它是“躺平”的延续。“躺平”本来是形容一些看不到希望也不想努力的年轻人的状态,现在却也变得流行了。
不管多么努力,很多人都会自诩“躺平”,仿佛努力或者“浓”,都会被人看轻。
这是耐人寻味的现象。就在几年前,年轻人还流行一种“自我KPI”,到年终盘点的时候,统计自己读过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展望一下第二年的美好生活。
自我激励的时代,经典象征物是“房贷”,它不仅意味着美好生活(拥有一套房),也意味着未来的连续性(每个月都要还贷)。
一个背负房贷的人,不可能“躺平”,也不可能是“淡人”。曾经流行一种现象:努力攒钱提前还上房贷,然后获得一种“解放”。
从经济学上讲,这是不划算的,因为贷款的利息,正好可以抵消通货膨胀,根本没有必要“违约”提前还。
“提前还贷”是最“浓”的行为,因为这里有自我“加压”,也有对信用的坚守。实际上,那些提前还贷的人,往往会获得回报——因为努力工作,会看到更多机会。
他们不但计算自己的收入,还严格规划自己的未来,现在看来是“浓”到化不开了,但是这种“内卷”,是否就不幸福?
五六年前,有一次我在楼下吃面,碰到一对小夫妻,他们大声谈论着自己的收入和储蓄。他们过来看自己已经买下但还没有装修的房子,憧憬着入住之后的生活。
偷听着他们的隐私,我不由感叹:这真是幸福的时刻,梦想正在徐徐展开,而且尚未实现。
这样看来,即便是被人诟病的“特种兵旅行”,也有“浓”得可爱的一面。坐一晚上的火车,抵达敦煌,第二天排满日程,看遍大漠、洞窟和月牙泉,然后尽兴而归。
这有点像20多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学们去登泰山,因为要看日出,不得不连夜登山。
和“淡人”相比,我甚至更喜欢“躺平”这个词。躺下,说明曾经站立过,这样的“躺平”可以算是一种休息。而“淡淡综合征”,更多是一种伪装。
生命既然“还在”,血就是热的,心脏的跳动也是正常的,人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淡”。假装“淡下去”,更多是一种虚假的迎合。
我很怀念“浓烈”的生活:和朋友喝酒,就喝到天亮,醉醺醺回到出租房;如果看书,可以连续读上几天;梦到雪山,周末就可以买一张长途车票,去往川西高原。
这种“浓烈”的人生,似乎和“年轻”也没有太大关系。
最近看到的一条“浓新闻”是这样的:英国足总杯比赛,曼联队2球领先,最终被低级别联赛球队考文垂队逼平;比赛最后时刻,曼联队差点被绝杀,幸运的是点球大战最终获胜——惊险刺激。
但是最“浓”的部分,则是曼联队新老板、亿万富翁——72岁的拉特克利夫爵士,他参加了马拉松比赛,用2小时12分钟的时间跑完了全程,然后赶到球场观看了球赛。
这种辛劳之中的快乐,“淡人”们,你们可懂?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