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后,“城中村改造”便一跃成为了众所关注的话题。
棚改是我国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是解决城镇发展遗留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见证了过去数年间,城市面积逐渐外延、城市功能逐渐集中,坐落在城市内的“乡村”与城市外的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下的变化。
2023年11月24日,成都。人们在街边摊用餐。(图/阿灿)
那么,在时代背景下,城中村改造再次大规模“重启”意味着什么?其对中国乡村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乡村发展的潜力又在哪里?为此,《新周刊》专访了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肖亚成。
以下为肖亚成的自述。
乡村赚钱的根基是农业农村
2023年,中国乡村发生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第一,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第二,乡村脱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全国各地为进一步帮扶脱贫农户,选派驻村干部,认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将巩固脱贫任务落到实处,压实工作责任,脱贫农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我们到农村实地调研、考察时发现,绝大多数农户是满意的,没有发现返贫现象。
第三,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通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并大田”等措施,进一步补齐了乡村道路、排灌设备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将细碎的田块进行整合改造,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机械化、集约化、智能化、社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为农业强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四,乡村资源价值化得到有效拓展。2023年全国各地乡村都在积极探索、大力推动乡村生态资源、土地资源、闲置宅基地、闲置中小学等乡村闲置资源的盘活,让乡村资源价值化、资产化、资本化。
通过出租、自营、入股等多种形式,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既刺激了乡村消费,也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村民增收提供了新路径,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五,新农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一批有情怀、爱农村、爱农业、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新农人到乡村创新创业,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
这批新农人包括了企业家、乡贤、离退休干部、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众多社会群体。
这些群体用他们的新观念、新视角、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等审视乡村的发展,不断探索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道路。
第六,乡村风貌不断亮丽。在和美乡村建设中,中国的乡村面貌不断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乡村风貌的外形上,也体现在乡村的精神风貌上。
很多乡村振兴示范镇村,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不仅是乡村居民生产生活之所,也是城市居民的向往之地。
未来,中国乡村要持续迸发生命力,就必须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来说,乡村振兴包含的内容、领域很多,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是关键,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但它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任务。
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没有产业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才可能吸引人、留住人。
从中国整体情况来看,目前农业效益不高,从事的大多数农业生产不赚钱,也许原因在于“大国小农”,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社会化服务程度低,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在正常国际形势下,导致大多数农业生产门类产品价格都比国际市场销售价格高。
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基础产品价格不可能以高定价覆盖农业生产的全成本,并留出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平均利润。
同时我们也不可能将国外农产品完全拒之门外,背离开放的初衷。在此背景之下,乡村如何发展,产业如何赚钱,就需要大家积极探索。
我的理解是,乡村赚钱的根基仍然是农业农村。农业产业门类很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树立大食物观,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具有特色、能形成规模、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进行生产。
不同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根据自身情况、规模,建立全产业链,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或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等方式,做好某个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某环节,做大、做强、做优,提升经济效益,增加产业收入。
特别是以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为代表的第二、第三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赚钱的潜力所在。
目前,农业农村不仅提供具体的物质产品,更能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乡村的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场景、作物、花卉、牲畜等均可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从而为乡村产业发展引流。
农民是中国城镇化的参与主体
城中村和传统乡村都是农村社区,土地集体所有,永久居民以农民为主。
只不过,城中村已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范围内,农业用地很少或已经没有,农村居民的谋生手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逐渐向城市靠拢,建筑格局杂乱;
传统乡村一般远离城市,拥有较多土地,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村落风貌和生活文化习俗。
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来看,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是国家站在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工作部署,关乎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安置拆迁。由于城中村违章建筑较多、人口密度大、产权关系交错,其拆迁、补偿等工作任务十分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和矛盾较多。
第二是资金筹措。在目前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要筹措到城中村改造的建设资金、安置资金,其困难之大需要积极面对。
第三是规范标准。什么建筑具备拆迁条件,或局部拆建,或综合整治,其标准的掌握尺度,也会给整个工作带来挑战。
2023年1月29日,吉林舒兰。人们冒着大雪外出采购生活用品。(图/视觉中国)
值得称赞的是,广州、上海等地均在城中村改造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诸如广州强化“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作用,坚持“净地出让”,在重点片区开展城中村改造“统筹做地”试点;上海市在改造方式、改造主体认定、土地出让政策等方面有比较完整的政策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市场化机制的参与等。
当然了,要顺利完成这一工作,也离不开生活在城中村的每一个人,这就要求城中村的居民要积极支持、配合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实施,要充分理解城中村改造,可以表达自己在拆迁、局部拆迁、综合整治、安置、补偿等方面的合理诉求,但不能漫天要价,阻挠整个改造任务的顺利推进。
只有每个人都看到社区和城市发展的未来,共同付出、共同奉献,我们居住的城市才能每日焕新,为大家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工作空间。
农民是中国城镇化的参与主体,更是城镇化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见证者和获益者。
从长期趋势看,城镇化发展不可逆转,但不排除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可能出现停滞,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这一般发生在出现重大经济事件或全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下行阶段,城市提供不了就业岗位,满足不了农民的就业需求,特别是当城市人口不能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农民或农民工不能在城市安身立命,只能返回乡村,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解决基本的温饱。
这也是中国农民不愿意放弃在乡村的承包地、宅基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道解决温饱的防线。中国农民是国家发展的脊梁,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恩。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乡“退守”最后防线的人群中,有一批主动返乡的“回流青年”,他们在近两年被广为报道。
但在我看来,这种回流在未来可能不会成为一种趋势,它更可能是中国社会某个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暂时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乡村资源存量容纳不下全国乡村青年都回乡,如此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许就是只能解决温饱。但不排除个别区域、个别区县、个别乡镇进城务工的青年全部返乡创新创业。
那么乡村需不需要“回流青年”?答案是肯定的。
未来,乡村发展一定需要青年才俊,需要他们在乡村建功立业、施展才华,需要他们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创新经营业态,创造他们的美好生活!青年人是乡村未来的希望,青年人是创造乡村未来的践行者,青年人是乡村未来的拥抱者!
让在乡村发展的村民享有更多资源
那么回到最关键的问题上: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如何行稳致远?可能有多样选择。
但我认为原则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尊重农民意愿。由他们自主决定是要融入城市,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还是单纯把进城打工挣钱作为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一种选择,最终仍要回乡养老。
其次,政府要积极引导。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政府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但不是强制、强迫。
再次,充分考虑到城镇的容纳能力。城镇是否能提供充分的就业,是否有满足需求的基础服务设施,是否能提供公平的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都是考虑一座城市能否接纳农民成为市民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旦有出入,则有可能形成新的社会矛盾。
因此,城镇化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欲速则不达,需要循序渐进,从而避免或减轻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当下,中国乡村的问题之一是分享乡村资源的村民太多,而没有形成资源集聚,让在乡村发展的村民享有更多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能致富。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的想法是城市和乡村联动。乡村的问题仅靠乡村自身解决难度很大,必须依托城市的发展,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能在城市立下足、扎下根,真正市民化,同时使在乡村从事产业发展的村民获得更多资源,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联动的过程中得到和市民相当的收入。
当然,在一些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或面临特殊情况下,村民拥有的乡村资源是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稳定器。
从可以展望的前景来看,未来,城乡关系应该是城乡融合。城市和乡村是生产、生活的两类场所。
城市有更加丰富、多样、便捷的公共文化、娱乐、医疗、教育等服务设施,能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乡村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新农人在乡村创新创业的便利条件,以及拥有更多可供产业发展的资源,具有广阔的田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供人欣赏、游玩。
市民可在乡村就业,但可能居住在城市;村民可在城市就业,但可能居住在乡村。无论是市民还是村民,他们的收入水平基本相近,享受的公共服务基本相当。当市民还是当村民是他们的自然选择,是他们对生活、工作状态的爱好和追求。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