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伦·古尔德(1932—1982)
独孤求败的钢琴天才
在古典音乐界,格伦·古尔德是典型的天才式人物。他的演奏范围相当广,但更多人记住他的名字,还是因为他在1955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毫不夸张地说,古尔德弹奏的巴赫改变了20世纪听众对巴赫音乐的固有看法。在他之前,没有一个人想到巴赫的音乐能这样弹。
出生于加拿大的古尔德是个音乐奇才。才出生几天,他就会伸出小小的手臂,“撑开手指像在弹八度音”。13岁,他举行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公开演出;19岁,他开始音乐会钢琴家的演出生涯。他所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是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古典音乐唱片之一。
挑剔的乐迷一方面被古尔德的技术所折服,一方面又对他演奏时的一些怪癖颇有微词。这让他常常成为公众的谈资。
比如他爱哼哼。许多听众会从唱片中听到他的喃喃哼吟,尽管录音师努力将他的声音从唱片中抹去。比如他自备演出小木椅。举办演奏会时,他一定要坐在父亲为他制作的那把旧椅子上,离地14英寸,不偏不倚。比如他喜欢身着皱巴巴的燕尾服或裘皮大衣、戴着无指手套出现在音乐会上。弹琴时,他蜷缩着身子、鼻尖快贴到键盘上、摇头晃脑、双手乱挥,像一只想在打字机上敲出莎士比亚作品的猴子。
1964年,处于巅峰时期的古尔德宣布告别音乐会舞台,专注于录音唱片和作曲事业,因为他更喜欢“像母亲子宫一样宁静的录音室”。他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只灌唱片、不开音乐会的钢琴家。
他离群索居,终身未娶,最出名的一段恋情是与有夫之妇科妮莉亚·福斯。他不喜欢社交,讨厌被人触碰,只想做音乐上的“最后一个清教徒”。他在乡下养了一条大狗,孤独终老。墓是平平的一块石头,没有凸起,面朝蓝天。 (文/陈婷婷)
阿兰·图灵(1912—1954)
谜一般的解谜者
如果计算机领域有诺贝尔奖,阿兰·图灵很可能会是获奖的那个。但是,世上没有“诺贝尔计算机奖”,于是就有了“图灵奖”。
图灵的一生成就非凡。他解决了困扰数学界30年之久的希尔伯特“可计算性与特判定问题”;他协助英国军方破译了纳粹德军的密码系统“谜”(Enigma),使二战至少提前两年结束;他开启了数字时代和人工智能,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至今,这项测试每年仍在进行。
然而,图灵又像典型的英国人那样,充满着谜团。《科学美国人》评价图灵:“个人生活隐秘又喜欢大众读物和公共广播,自信满怀又异常谦卑。一个核心的悖论是,他认为电脑能够跟人脑并驾齐驱,但是他本人的个性却是率性而为、我行我素、无法预见,一点也不像机器输出来的东西。”
的确,图灵身上保持着一股孩子气。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他热衷长跑,常常在每一天的清晨和黄昏沿着剑河奔跑;他爱玩桥牌,爱喝啤酒,一口气能喝下一品脱;他花粉过敏,曾写信给丘吉尔要求配一个防毒面具,后来便真的在众目睽睽下每天戴着面具去上班。
26岁时,图灵与朋友看《白雪公主》,记住了其中邪恶巫婆的一句话:“让苹果浸满这毒药,渗入沉睡与死亡。”15年后,图灵也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死于家中的床头,放着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蘸满氰化物的苹果。
很多人认为,图灵的自杀与他那时遭受的迫害有关。英国政府给了同性恋图灵两个选择:入狱,或接受化学阉割。为了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图灵选择了后者,这让他身心饱受折磨。而在2013年,英国女王在民意之下向图灵颁发了皇家特赦。
图灵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异端,但他不愿妥协。在他心里,一直记得初恋克里斯托弗在信上写给他的情话:“我想牵着你的手,我们一起去看星星。我们去看射手座,我制造了一台望远镜,能看到六等亮星。” (文/丁东)
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
被严重低估的科学巨匠
2003年8月,酷暑,美国和加拿大的夜空一片黯淡。一根高压电缆碰到了未经修剪的树枝造成短路,导致两国大停电两天,500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当一支支蜡烛在黑暗中被点燃,不知有多少人会想起一个被遗忘的名字——尼古拉·特斯拉。
100多年前,这位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在蜡烛照明的时代将交流电变为现实——它将人类带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特斯拉也从此被称为“电气时代之父”。
有一种说法是:看了特斯拉,爱迪生应该从教科书里删除。特斯拉第一次踏上美国国土,就是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当时的他一无所有,只有一封前雇主写给爱迪生的推荐信。信中说:“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一个是你,另一个就是这个年轻人。”
在意大利人马可尼申请无线电专利之前,特斯拉就已完成了无线电的发明,尽管最终政府和诺贝尔奖站在马可尼这边;英国人罗伯特·瓦特发明了雷达,但这个点子特斯拉早就想出来了,只是一直被打压没有使用;伦琴射线的发现归功于威廉·康拉德·伦琴,但特斯拉更早发现,并指出X射线可能有危险而拒绝相关实验。
特斯拉的成就简直无法细数:他第一个记录外太空无线电波,建立了第一个水利发电站,最早发现了地球的共振频率,发明了遥控器、霓虹灯、现代电动机、无线电通讯、无线充电……制造振动器时,他引发了一场小范围地震,差点将纽约夷为平地。
在献身科研事业的同时,特斯拉还不忘学会了八国语言,写成了诗作《奥林匹亚杂语片段》。他能像照相机一样背下整本书的内容,并直接在大脑中将新发明视觉化。他说:“我越是思考,我的智慧就越丰富。”
他每天只睡2个小时,最终取得了700多项发明专利。他终身未娶,活到了86岁。人们称他为“那个疯狂的科学家”,但在一些人心中,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文/陈婷婷)
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
唯一的爱人是科学
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实在低调。直到他逝世一百年后他才重新被发现。用今天的话说,卡文迪许是个“富二代”:他出身于历史悠久的贵族家庭,祖父和外祖父分别是德文郡公爵和肯特公爵。虽然进入了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并不赞成剑桥大学刻板的学习,于是没取得任何学位便离开了大学。这让他的父亲大为光火。但正因如此,卡文迪许开始了他长达50余年的科学探索。
卡文迪许阅读牛顿的全部著作,亦一直想要超过他。他曾对氢气的性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水并非单质,预言了空气中稀有气体的存在,他还将电势概念广泛应用于电学,并精确测量了地球的密度,是称量地球第一人。
卡文迪许不喜欢发表成果。在他的一生中,只发表了18篇论文,没有写过一本书。有人统计,卡文迪许发现或预见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道尔顿的分压定律、里克特的反比定律、查理的气体定律以及电传导定律。
这也许和卡文迪许内向的性格有关。为他写过传记的作家说,卡文迪许的腼腆“几乎到了病态的程度”——他沉默寡言,不喜社交,连跟自己的仆人交流,都只是在桌子上留下字条说明今天晚餐要吃什么。卡文迪许只参加一种聚会,那就是皇家学会的科学家聚会。即便参加了,一旦被发现,他就匆忙逃开。
富二代卡文迪许对钱没有任何概念。他曾给感冒住院的仆人开了一张一万英镑的支票,还给借路费回老家的科学家朋友开了两万英镑的支票。他长年穿着一件褪色的天鹅绒大衣,戴着当时已经少见的三角帽,生活极为简朴。
卡文迪许长期深居简出,尽量避免跟女士和陌生人交谈。有人说,没有一个活到80岁的人,一生讲的话像卡文迪许那样少。因为话太少,卡文迪许甚至没有留下什么名言。对他而言,真正的世界只存在于科学中。 (文/丁东)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
一生不愿进教堂
在莱比锡大学的主校区,一尊塑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塑像上的人顶着蓬松的假发,倚着雕花柱子上的地球仪,左手捧着书,右手在翻阅。塑像人物是德意志的著名通才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进入莱比锡大学就读时,他年仅15岁。
今天的人们谈论起莱布尼茨,通常将他归为哲学家和数学家。在哲学史上,他与笛卡尔、斯宾诺莎一起,被称为伟大的理性主义者;在数学领域,他是伟大的符号学者,创建了微积分,尽管数学界对莱布尼茨与牛顿谁先发明微积分仍有争议。
莱布尼茨又被称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一生涉略极广,研究涉及数学、哲学、法学、力学、光学、流体静力学、气体学、海洋学、生物学、地质学、机械学、逻辑学、语言学、历史学、神学等41个范畴。他还是最早接触中华文化的欧洲人之一。去世前几个月,他刚完成一份关于中国人宗教思想的手稿——《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曾赞叹说:“他(莱布尼茨)的脑袋里装满了一切科学。”
莱布尼茨曾自白:“我几乎什么东西都不轻视。”莱布尼茨文献馆至今还在展示莱布尼茨出门随身携带的一把折椅——他将其挂在车厢里,这样在车厢移动时就能继续书写。
如今,莱布尼茨的名字永远地刻在了莱比锡的历史上。人们能在莱比锡买到一种叫“莱布尼茨”的饼干,德国当代哲学家米歇尔·施密特·所罗门还写了一本以幽默对话的形式探讨哲学问题的书,名为《莱布尼茨不是黄油饼干》。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评价莱布尼茨为“那个时代文化的中心”。
和历史上很多独身名人一样,莱布尼茨终生未婚。他脾气急躁,一生不愿进教堂。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Lovenix,即什么也不信的人。他的生活有太多主题,太多各式各样的内容。虽然一生没有在大学当教授,莱布尼茨却一直游走在名利场与各个学术圈之间,至死没有离开。
如莱布尼茨所说:“我有非常多的思想,如果别人比我更加深入透彻地研究这些思想,并把他们心灵的美好创造与我的工作结合起来,总有一天会有某些用处。” (文/丁东)
让·保罗·萨特(1905—1980)
用契约式爱情挑战整个世俗
萨特,法国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独身主义者。他最著名的恋情,是与法国作家、女权主义者波伏娃长达51年的爱情关系。
萨特和波伏娃定下宣言:“我们永远挚爱对方,但是永远不结婚,同样,永远不欺骗对方,永远不干涉对方和其他人的爱情。”他们一致认为独身状态理所当然。如果二人永远相爱并生活在一起,婚姻就只是一张废纸。这就是所谓的“契约式爱情”。
萨特的生命中至少还有八个女人:若利韦、玛利亚、奥尔加、万达、波登、比安卡、多洛丽丝、阿莱特。他会在谈话和信件中随时向波伏娃报告自己的新情妇,波伏娃自己也经历了几次轰轰烈烈的爱情。他们一方面保持亲近,一方面又互不干预对方的私生活。“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同时我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爱情。”波伏娃写道。
虽然与不同女人保持着关系,萨特始终认为波伏娃是最特别的存在。他在《寄语海狸》里对波伏娃说:“我生命中的宁静,有四分之三来自您。”他亲切地称她为“海狸”,视她为唯一可以对话的人。他们从未同居,却一直保持着精神世界的同步。
实际上,出生于巴黎的萨特看上去其貌不扬——1.58米的身高,右眼斜视,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但他从小就有着过人的学识,6岁读高乃依、伏尔泰、雨果的作品,10岁写了故事、诗歌、随笔、警句、双关语、民谣和一部小说,19岁考入巴黎大学师范学院主修哲学。二战时,萨特写出了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并在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取,理由是“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崇拜者认为,萨特就是法国。即使是他最枯燥乏味的哲学著作,也常常被视为革命的圣经。很难说是萨特成就了波伏娃,还是波伏娃成就了萨特。萨特说:“我们的结合是一种本质上的爱。”波伏娃则在传记中这样概括他们的爱情:“这对情侣穷其一生都在反抗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宗教伦理、道德戒律和骑士守则,他们用爱情来挑战整个世俗社会。” (文/陈婷婷)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
我的丈夫是英格兰
1558年,玛丽女王辞世,25岁的伊丽莎白继承王位,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从此,伊丽莎白一世开始了对英格兰长达45年的统治。
虽然是“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从来就将自己当作一个“国王”。她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虽然我拥有女性柔弱的身体,但我拥有一个国王的心和胃。”历史记载显示,伊丽莎白一世拥有许多在16世纪社会只有男性才拥有的特征——她精力充沛,喜欢连续站立几个小时,最爱和男性大臣们一起骑马打猎,还会亲手割断一头鹿的喉咙。
这也许与她的父王亨利八世有关——亨利八世是个心狠手辣的君主,曾处死伊丽莎白的母亲,并将伊丽莎白逐出宫。伊丽莎白一世后来警告她的大臣说:“我是一头猛狮的幼崽,我继承了他的许多性格!”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成为海上霸主,为以后的“日不落帝国”铺平了道路。此时正逢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等著名人物纷纷涌现。历史学家因此将她的统治时期称为“黄金时代”。
在这段英国盛世,伊丽莎白一世一生未婚。她当然不是没有追求者——刚登上王位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法国国王、萨伏依公爵、安茹公爵等都向她求过婚。但为了政治考量,伊丽莎白没有接受任何人。有人说她其实有情人,甚至生过孩子;有人说她是一个怪物,有6个手指头,还是个秃头;更为离奇的是说她是个男人,或是一个半男半女的阴阳人。
伊丽莎白一世将一枚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向世人宣布:“我已献身于一个丈夫,他就是英格兰。我将我的生命和贞洁献给大英帝国。”她因此被封为“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
这让伊丽莎白一世成为历史上的传奇。如她所说:“当我死去,墓碑上写着这是一位女王,她统治过一个时代,她活过并且至死都保持着处子之身。对我来说,这就足够。” (文/丁东)
简·奥斯汀(1775—1817)
没有谁比她更了解爱情和婚姻
在简·奥斯汀短暂的41年生命中,一共写了6部作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它们无一例外与女性的爱情与婚姻有关。
奥斯汀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对当时的男人来说,或许是太聪明了。出生于汉普顿史蒂文顿的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的小屋里度过。她从小翻阅父亲的500余本藏书,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家人评价她“机智、幽默、犀利”。《傲慢与偏见》写成时,奥斯汀年仅20岁,还因此受到了摄政王的接见。
如果你就此认为奥斯汀是个无趣的老小姐,那你就错了。奥斯汀会画画、唱歌、弹钢琴、读英语和法语书,还是个手艺高超的女裁缝,擅长丝绸刺绣。据她最喜欢的兄弟亨利回忆,奥斯汀特别喜欢跳舞,常在社交舞会上跳个通宵。
奥斯汀长得不好看吗?并不。毛姆评价她相貌迷人:“个头高挑苗条,脚步轻盈坚定,健康而富有活力。深褐色头发,肤色较深;脸颊饱满,嘴唇圆润,鼻子小巧精致,眼睛明亮而深邃,头发自然卷曲。”有人评价15岁之后的奥斯汀:“她姐姐和她本人是英格兰最漂亮的两个女孩。”
在维多利亚时代,女人的成功几乎完全仰仗于嫁个好老公。奥斯汀给作品中的女主角们都安排了完美的婚姻,她自己却终身未婚,保持着独身的状态。
她也曾遇到过她的“达西先生”——汤姆·勒弗罗伊。勒弗罗伊是奥斯汀的初恋,两人一见钟情,但当时勒弗罗伊只是个年轻的爱尔兰律师,根本没有能力结婚。27岁那年,奥斯汀差点与一个大庄园的继承人哈里斯·比格—惠瑟结婚,但她临时反悔了,因为她不爱他。
“除非你真的喜欢他,不要做出太多的承诺或者想要接受他。没有感情的婚姻是最难忍受和持久的事情。”多年以后,她这样对侄女说。
另一位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这样评价简·奥斯汀:“在1800年左右,有一位女子这样写作:没有仇恨,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没有抗议,没有说教。我想这就是莎士比亚式的写作。” (文/陈婷婷)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