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通信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国内蔓延,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诈骗犯罪也在迅速蔓延。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且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受害人防范意识较差时,很容易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让全民关注个人隐私泄露的问题,认识到骗子的可恶。这一系列事件更凸显当下民众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不高,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如何建构基本的安全知识体系,如何活在隐私裸奔的信息时代呢?
48种电信诈骗手法,每一种都对应人性的弱点。
曾经有人写了一个段子:自本人拥有手机以来,短信一直没删,昨日得出不完全统计——中奖137次,资金总额7260万元,各种iPhone手机168部,笔记本电脑136台,轿车27辆,中过电视台一等奖56次,被大学录取15次,儿子被拐13次,女儿被拐43次,被法庭传召31次,银行卡异常231次,儿子嫖娼在外被抓103次……请大声告诉我,我这一生是不是传奇!
虽然是笑话,但现在看来似乎一点也不好笑,里面提到的每一项,都是诈骗分子经常使用的诈骗手段。公安机关从实践中梳理出48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法,每一种都对应人性的弱点。
任何诈骗都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各种方式获取你的信任:借熟人关系或以特殊身份如银行、公检法人员获取信任;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的身份出现;以小利引诱。认真你就输了。你的每一种不良心理,都有可能成为骗子可乘之机,比如虚荣心,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贪占小便宜的心理,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好逸恶劳、想入非非,贪求美色的意识,易受暗示、诱惑的心理品质,等等。
诈骗的第二阶段是交易转账。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丰富了骗子的金融渠道。
信用卡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等刊登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医保、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二维码诈骗:犯罪分子以降价、奖励为诱饵,引诱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你对他一无所知,他对你却了如指掌。
在这个大数据的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是很容易被泄露的。除非你没有户口,要不然没法让自己的资料百分之百不泄露。在这个意义上,安全也只能是相对的。
根据侦破的案例,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银行、房产中介、保险公司、快递公司等企业的不法员工,为了谋取利益向违法机构和个人售卖公民的个人信息早已不是新鲜事。
《齐鲁晚报》的记者对此曾做过一个调查,他们找到一个身份信息贩子,仅仅花600元,便买到了湖北某地6万名学生的身份信息。
而骗子又是如何得到这些信息的呢?人民网记者的调查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有三种情况:一是接触到数据的工作人员人为泄密,二是黑客入侵目标获取数据,三是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如IT系统服务公司)获取数据后泄密。倒卖个人信息已成为黑色产业链,可以轻易购买到特定人群的信息。
要知道,即使对方知道了你的基本信息,哪怕是一字不落地说出了你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也并不意味着什么。
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技术是很容易实现的。现如今,连诈骗都实现了“互联网+”,利用数据开展“精准诈骗”。一个电话打过来,你对他一无所知,他对你却了如指掌。
我们看到很多表象的东西都是可以伪造的,可能不需要多大的技术,但普通人一般不懂这些技术,往往无法识别。诈骗分子甚至可以在软件中任意填写“显示号码”,也就是说骗子输入什么号码,用户手机上就会显示什么号码。诈骗分子往往会冒充银行、运营商等公信力较强的服务号码来骗取用户的信任。
作为警醒,我们可以谨记“六个一律”。
所有骗局一般都利用了人们对某方面的不熟悉,这包括我们的知识盲点以及信息的不对称。一般人很少和警察打过交道,对银行的金融流程也缺乏了解,这些知识盲区是骗子最爱利用的。
比如,警察从来不会在电话里办案,有什么事只会打电话通知你到派出所一趟;信用卡催收公司找到你,不管是真的信用卡欠钱或者被冒办,都只会告诉你欠款这个事,让你直接联系银行。
其实,好多ATM都有提示公检法不设安全账户,打电话的都是骗子,公安不会打电话办案。大家除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一些相关信息,还可以特意了解一下公安、银行以及政府的一些工作流程,这能很好地帮我们建立法律常识。
很多诈骗的手段并不新鲜,甚至很老套,但犯罪分子却屡试不爽。这说明,大众对犯罪分子的一些骗术缺乏基本了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安全地活在这个毫无信息隐私的信息社会,就要对以往犯罪分子诈骗的特点、形式、套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知彼才能防患于未然。
电信诈骗不像其他案件,要破案一般很难,主要是因为电信诈骗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涉及范围广,发展迅速。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扫荡式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
第二,破案成本高。诈骗团伙涉及的地域一般也很大,往往是开卡在山东,诈骗电话归属地在浙江,取款在广西,要侦查,就得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跑,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
第三,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发放助学金,等等。犯罪分子总能想出五花八门的骗术获取民众的信任,然后实施诈骗。
第四,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强。诈骗一般是团伙作案,有很深的套路,而且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以及极强的心理素质。犯罪团伙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诈骗,诈骗的主犯很多都藏在台湾或者国外,很难找寻。
当然,我们有时虽然知道其中的道理和心理,但遇到事情时往往难免一时疏忽。为了更简单地记忆,作为警醒,我们可以谨记“六个一律”:
接电话,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这是与犯罪分子进行的一场知识储备竞赛。犯罪分子的骗术防不胜防,我们防骗也要与时俱进。
想对某方面的知识构建一个体系,就要先搭建一个框架,然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留意相关信息,再把知识点补充进去。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有一个安全知识体系,遇到犯罪分子时,就能自动启动安全防御,避免被骗。
比如,平时看到诈骗新闻、犯罪事件,就可以把相关的骗术和案例补充进你的安全知识体系里。其实,很多时候犯罪分子是在和我们进行知识储备博弈。我们相关的安全知识储备得越少,被骗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为了更好地行骗,犯罪分子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他们的诈骗手法也在不断更新,所以我们的安全知识体系不能一成不变。犯罪分子的骗术防不胜防,我们防骗也要与时俱进。
除了个人,政府和社会各界也一直在努力打击网络诈骗。日前,为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山东省公安厅出台相关措施,确保在接到电信诈骗案情后第一时间录入信息,经初步审查后,一律立为刑事案件侦办。反诈骗中心实行24小时快速响应,开展资金查询止付。
《人民公安报》报道称,为有效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海市公安局牵头组建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公安机关有关警局、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金融清算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联合入驻,实行防范、打击、治理一体化运作的实战机制,对犯罪行为开展主动拦截和精确打击。自今年3月底该中心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冻结涉案资金折合人民币7900余万元,成功劝阻潜在被害人3.5万余人次,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案值同比下降20.6%。
8月31日,中国移动旗下全资子公司中移在线联合芝麻信用宣布,将对各类通信诈骗行为进行全面的信息披露和信用惩戒。早在今年4月,腾讯公司就宣布成立一个致力于反诈骗的合作平台“守护者计划”,以腾讯在大数据技术和海量用户基础上建立的优势,与社会各方力量携手共进,打击网络诈骗,推进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预防犯罪诈骗是一项涉及个人、企业和政府等社会各界的系统工程,虽然浩大,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感觉到安全踏实。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