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一首歌《东京》:“我去过东京很多次/那个你居住的 美丽都市/我去过东京很多次/那个你盛开的 鲜花都市……”这首歌有一种明快的忧伤,让人想象在东京的阳光下,外地男孩邂逅东京女孩,女孩友好地微笑,就像东京这座都市一样,令男孩内心升腾起渴望与梦想:“我什么也不想/就跳上电车/朝着你的东京出发/总是总是抱着希望与梦/东京,你生活的地方。”可是,男孩的东京梦,最后还是破碎了:“因为你总是温柔微笑/所以我的心就更加茫然/曾经梦想过两个人一起生活/而现在我要离开了/笑着跟你说再见/电车越走越远。”
这首歌我听了一整晚。查了一下,原创者是一个叫“my pace”的乐队。这支不太出名的乐队,由秋田县一所中学的三个同班同学组成,1974年创作的《东京》是他们的处女作和代表作。1978年这支乐队解散,《东京》是他们留给乐坛的唯一痕迹。
《东京》让我想起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如果外地人去北京叫做“北漂”,外地人或外国人去东京,应该是“东漂”吧。我最早知道的“东漂”故事,是在日华人前辈作家张石所写的《东京伤逝》。小说主人公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年轻人,在国内,他们是相亲相爱的夫妻、人见人羡的情侣,但一起赴日留学之后,他们曾经的梦想被摔得支离破碎。除了青春与身体,他们在陌生的东京找不到更快捷的谋生本领。他们的青春交付给夜晚的霓虹灯,肉体交给陌生人,情感变成荒芜的沙漠,他们由爱人变成路人。
张石老师告诉我,《东京伤逝》虽然是小说,但故事都是真的。早一辈到东京留学的中国人,都很穷,来到东京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语言问题,而是如何不饿死的问题。不要说爱情了,就是“孤独”“寂寞”这类词都是奢华的东西。每天都得想办法让自己生存下去,要赶紧去打工挣钱,打完一天工要求老板当日结算,否则,第二天吃饭就会成问题。一个人打两三份工,并兼顾学业,是当年老一辈留学生的生活常态,哪有时间给你感叹孤独寂寞冷啊!每天能睡4小时,就已经是送给身体的奢侈品。所以,新一代留学生到了东京,跟亲友哭诉自己的寂寞,老一辈留学生并不认为值得同情。他们会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啊!他们居然有时间去感受寂寞!
当年的中国留学生到东京漂流如此艰辛,日本本土的外地人漂流在东京的岁月也同样令人惆怅。最典型的“东漂”故事是《东京爱情故事》,乡下男孩完治在东京遭遇都市女孩莉香。多么美妙的邂逅啊!就像邂逅东京这座城市一样。可是乡下男孩的拘谨与东京女孩的热烈格格不入。而都市般的热烈一旦结束,便是毫不拖泥带水的永不回头。城市的一切都是决绝的,钢筋水泥无法发芽,做不到逢春又发生的轮回。要么留,要么走;要么爱,要么,让爱去死。
“my pace”乐队存在的时间很短,如果不是他们还留下《东京》这首歌,恐怕再也不会被人想起。早几天,在日文网站上,还看到有人在问:有谁能找到《东京》这首歌的歌词?对于曾经年轻的一代日本人而言,《东京》以及东京,是他们的青春记忆吧。所有的青春梦想,都包藏在对于东京的向往里。
去年10月,我去濑户内海的直岛度假,在一个山谷里遇到一家极为时尚的咖啡店。店老板叫高田,瘦高身材,穿着洁白的衬衫和黑色西装背心。高田先生给我拿来他的手工咖啡和奶酪蛋糕,告诉我他的故事:年轻时去东京,在东京工作到快五十岁时,终于对东京的生活深感疲惫,便回到家乡直岛,开了这家咖啡店。现在的高田先生和十几只猫生活在一起,看到顺眼的客人上门就开门营业、提供咖啡,远远看到不那么顺眼的客人,就挂出“休息中”的牌子拒客。高田先生回到家乡后这种任性的生活方式可真好!日本人是幸运的,他们“东漂”之后,还有家乡可回。而许多中国人,尤其是海外华人,家乡,早已经回不去了。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