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在微博上发表对小悦悦事件的情绪时,知乎正在讨论压死与没压死之间所负法律责任的不同。一帮IT从业人士庄严地探讨封建社会是否在秦始皇时结束,还找来了“光合作用”前员工解释书店倒闭之迷。
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网站,上线时间10个月,没有花钱推广,注册用户超过10万,正在进行A轮融资。去年年底,团购网站正以万马奔腾之势攻占互联网广告的各个角落,周源没有选择这种来钱快的项目,而是选择了一个大命题:问答。
一个人在一天里,会有很多问题。你可以选择问,或者不问。知乎网要做的是:把你和我一问一答的信息流,通过互联网显示在所有人面前。周源说:“选择问答(社区),是因为相信。相信问答是一个很基础的需求,相信高价值信息的流转会成为互联网的未来。”
三日计划
北京学院路一个创意园区,知乎公司大门进去,正面贴着一面海盗旗。这个有30来人的公司,从周源的三天计划里孵化出来。事情发生在去年8月,周源在第一天的下午开始写投资文件,晚上带着文件去见天使投资人。与投资人一拍即合,“当时就签了”投资协议。第二天,周源给另一位创始人、知乎技术负责人李申申以及两位工程师打电话,第三天就进驻办公室。
此前美国已经出现了成熟的问答网站Quora,但最初的两个月,周源和李申申等人并没有马上动手写代码。夏日炎炎,没有独立的会议室,他们就天天泡在咖啡馆里讨论“信息有效流动的逻辑”:到底人和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是怎么进行的?如何用互联网的方式把人与人之间的问答关系更低成本地还原出来?如何让这些信息的流通在一个人的时候是有效的,在一万人甚至一千万人的时候也是有效的?
周源说:“肯定不仅仅像Twitter那么简单,只有follow和被follow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需求,背后都有很复杂的逻辑。”最终,几个创始人把知乎的实现逻辑——问答信息的信息流转规则列出了四五十条。
这份创业计划的参与设计者以及最早的审核者是创新工场的投资经理张亮,他这样解释当时他们想要做的事情:“我们都做过媒体,我们经常讨论这些问题:怎样采访到核心人物,问到最需要的问题?怎样跟你的采访对象形成一个圈子?知乎很大程度实现了这样的梦想。”
周源曾经是软件工程师、IT记者以及创业者。知乎是他的第二次创业,此前两年,他创办的Meta搜索优化软件并没有打开市场。“两年的创业,他没有领一分钱的工资,一直坚持到公司现金流断了。为了创业,他可以连着三个月吃大饼。”这是张亮对周源的描述,“他以前有媒体经历,我们觉得他可以做一个与社交相关的产品。”不久后,创新工场也加入了知乎网的投资。张亮也成为知乎的“啦啦队队长”。
百人招聘
项目全面开工于去年10月8日,也是负责技术的创始人李申的小孩出生后第四天。全面开工的意思就是“基本上每天晚上三四点才回家”。另一个创始人马骁当时还在另一家公司上班,辞职需要一个月。于是他每天六点下班后直接到知乎来上班,三四点回去睡一觉,九点又去公司。
“那段时间我们非常需要人。”周源“创造”完计划、投资和办公室之后,开始“创造”人。他在网上寻找所有会Python语言的工程师,研究他们的Google reader、twitter、博客等“一切暴露出来的东西”,“你要锁定这个人:真名是叫什么,以前在什么公司,他的性格,他擅长的技术”。周源打出一个列表,上面有四、五百人,“有两百多个的是我需要联系的”。后来,周源称自己成了国内Python语言工程师的人力专家,“说到某个人,我就知道他最近回徐州老家生小孩去了”。
招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产品没有发布时,别人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我们也不像王兴,在互联网上也不是一个有名气的团队,很难吸引特别好的工程师来。”周源说那段时间他就像一个保险推销员。白天收集完资料,晚上九点、十点钟后开始给工程师们打电话。
“首先解释我是谁,我们在做一个什么公司。”周源说,“对方一般都是沉默不语,你也不知道他是在听还是不在听。”一个电话是不管用的,第二天周源还得打一个:“昨天我给你讲的事你觉得怎么样?我给你发了些资料,你是不是看一看?”
第一个被他推销成功的是一个来自厦门的工程师杨昆,那时已经10月底了。“他的反应很积极,来时还生着病,但马上就加入我们的熬夜集团。”周源回忆起这些事时感慨:“你没什么资源,也没什么名气,但我们就想把这个事做出来。在《保罗?格雷厄姆论创业者》里有一句话:be relentlessly resourceful;翻译成中文就是:总搞得定。”
“12月19日3点19分,凌晨。”这个时刻对周源有特殊意义,“知乎的线上版本第一次运行。当我们看到Feed信息在不断更新的时候(信息流跑通了),那真是太幸福了。”
深刻的想法与合适的人
第一个用户是啦啦队队长张亮,然后是IT圈里的朋友们,朋友荐朋友,最终形成了知乎最早期的2000个用户。在回答问题数量排行榜里有一个名叫郭磊的律师,他很激动地讲述了知乎给他的事务所带来业务的故事。
“一个月有五六单,我接手的有一半,最大的标的额有30万。”郭磊说,他们事务所曾经在一些法律知识网站上做营销,但成功率“非常不高”,“一个月几乎没有,好的时候才有一两个”。对于知乎更能带来业务的原因,郭磊是这样判断的:“在普通网站只能看到律师简单的介绍,然后留个联系方式,在知乎能回答一些很专业的问题。比如有人问:一个新创公司的股权应该如何分配,要注意哪些细节,才能避免日后融资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回答得专业和详细,你很容易被人关注,发私信,慢慢就能达成合作意向。”
周源这样解释知乎网相对于普通资讯网站的优势:“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那些深刻的想法,我们在一对一聊天的时候会有,但在网上没有。”
正是这些“深刻的想法”,使郭磊得到认可。周源还讲了另一个故事:“京东商城的设计师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关于交互设计的回答,他分享到微博并加上自己的点评:这个回答值100美元。”
最早期的2000个用户,周源都给他们发过邮件,这群人的行为将会定义知乎的性格。“这2000用户都很愿意帮助知乎,”周源心存感激,“有些人说,每一个点击都可以折算成流量,但其实每个用户都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独特的观点,能解答很多问题。”
张亮说,知乎网在规划之初最想要的用户是两种,名人与专业人士。像李开复和徐小平这样的名人的答案很有分量,专业人士指的是某领域的专家或者亲身参与这个事件的当事人。
“比如你问一个百度的问题,可能是百度无线的总经理来回答,比如你问的阿里巴巴的问题,可能是阿里巴巴的前员工或者现在的首席设计师来回答。你问光合作用为什么倒闭,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前员工来谈。重要的是合适的人回答合适的问题。”周源把知乎网定位在高价值信息的流通。什么是高价值的信息?“能影响你决策的信息。”
注定慢公司
也正因为需要的是高价值的信息,这让周源觉得“问答网站很难做”,“问答网站肯定是一个慢公司,因为高价值信息的增长和沉淀是需要时间的。也不会像团购那样产生很多现金流。”选择问答社区,本身就是选择一个大命题。在张亮“问答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需求”的判断之上,知乎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周源说:“我们想把这个东西做得大而美。”
目前,知乎还处于控制注册人数的阶段,每天的回答量有几千,平均1个问题有3.5个回答。有人称知乎就像一个小规模的百度知道的SNS版。周源回答:“百度知道表面看是回答,其实背后是搜索。搜索量大了以后,上面就有垃圾信息。知乎表面上是问答,背后实际上是一个SNS。”
另一个担心是,知乎放开注册以后,会变成另一个百度知道吗?张亮回答:“我对中国网民的素质没有这么悲观。”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