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葡萄酒杂志)
2023年是复苏的一年,亦是动荡的一年。时代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演进,各行各业在都在风雨飘摇的不确定性中坚定前行。
回顾2023年的葡萄酒行业,盘点热点事件,从多角度解读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风向标。
热点词速览:
1. 紫色名片
2. 葡萄酒产区游
3. 澳大利亚葡萄酒
4. 马瑟兰
5. City Drink
6. Bistro
7. 橙酒
8. 勃艮第葡萄酒降价
01
紫色名片
2023年是中国葡萄酒产区齐头并进、势如破竹的一年,而在这众多产区中,宁夏产区的发展速度尤为亮眼。
2021年7月,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和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落户宁夏,随后,宁夏葡萄酒产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截至目前,贺兰山东麓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8.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5%。产区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28家,年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40%,综合产值达342.7亿元。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扩大开放、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在国际上,宁夏葡萄酒先后在布鲁塞尔、柏林等国际葡萄酒大赛中获得1100多个奖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60%以上,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12月10日,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推介会于美国纽约举办,葡萄酒已然成为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知宁夏的“紫色名片”。
《葡萄酒》杂志点评:
积极探索葡萄酒、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经验模式,宁夏葡萄酒产区这张“紫色名片”俨然为中国葡萄酒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02
葡萄酒产区游
2020年10月22日,宁夏贺兰山东麓获评世界十大最具潜力葡萄酒旅游产区,而彼时,宁夏仅有36个酒庄建成旅游酒庄,酒庄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3年后,在宁夏百余家酒庄中,A级旅游景区酒庄已达14家,其中4A级景区酒庄4家,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35万人次,由旅游带动的葡萄酒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
本就聚集了众多优质旅游资源的山东蓬莱葡萄酒产区,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更是轻车驾熟。2023年,山东蓬莱葡萄酒产区通过延伸“葡萄酒+”产业链,打造“海岸葡萄酒”品牌,并且积极开发“葡萄酒+体育”“葡萄酒+旅游”“葡萄酒+会展”等特色产品,建设乡村游、酒庄游等项目。依托风格各异的酒庄,推出多条葡萄酒旅游线路,年接待葡萄酒旅游游客突破200万人次。
2023年,伴随着旅游行业强劲复苏,新疆、云南等地更是屡屡火出了圈,借着这阵东风,国内各大葡萄酒产区都在着力布局文旅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葡萄酒》杂志点评:
耳熟能详的波尔多产区游、勃艮第产区游如今早已不再是稀罕事了,宁夏产区游、新疆产区游、蓬莱产区游才是当下的产区旅游风向标。2023年的葡萄酒产区游,你去了哪里呢?
03
澳大利亚葡萄酒
2021年3月,商务部认定: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存在倾销,并对2升及以下容器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116.2%至218.4%的关税,直至2026年3月,持续5年。2021年,曾经风头无两的澳大利亚葡萄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黯然退场。
然而消失在江湖许久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在2023年却被频频提及。2023年2月9日,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当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对于中方是否会取消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反倾销税进行表态,称“中方愿就双边贸易中各自关心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沟通,寻找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随后,澳大利亚富邑葡萄酒集团奔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销售总经理一行到访中国酒业协会。3月14日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傅关汉就澳方参与今年博鳌论坛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进行了会面。
8月5日起,我国宣布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双反”措施,随后澳方便向我国运出首批大麦约55000吨。9月21日,商务部表示中方愿与澳方相向而行,在大麦案争端解决的基础上,推动“一揽子”解决葡萄酒案和中方诉澳3种产品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案等。
10月22日,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葡萄酒等世贸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妥善解决的共识,随后商务部决定展开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双反”措施的复审。
《葡萄酒》杂志点评:
尽管波折重重,就目前来看,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回归或将柳暗花明。然而在澳大利亚葡萄酒缺席的三年里,市场并没有在停在原地等待,若想再现澳大利亚葡萄酒当年在中国市场的辉煌,怕是仍需努力。
04
马瑟兰
2023年10月6日,首届布鲁塞尔“马瑟兰”国际葡萄酒大赛颁奖盛典在中国宁夏举办,来自全球11个国家、17个产区的259款马瑟兰在本次大赛中同台竞争。本次大赛共有67款葡萄酒获得奖项(大金奖3款、金奖26款、银奖38款)。其中来自中国的马瑟兰获得57个奖项,3个获得大金奖的酒款中更有2款来自中国。
现下火遍中国葡萄酒圈的马瑟兰,实际上是1961年诞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名为Marseillan的小镇,2001年马瑟兰被引入中国。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大的马瑟兰种植产区,种植面积接近1000公顷,仅次于法国。
如果说马瑟兰是一匹千里马,那么中国就是它的伯乐。马瑟兰几乎遍布中国所有产区,大面积的种植酿造以及酿酒师长久以来的钻研努力,造就了中国马瑟兰饱满沉稳、有层次的单一品种风格,也让中国的马瑟兰葡萄酒,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
《葡萄酒》杂志点评:
2023年,马瑟兰无疑是葡萄品种界的当红炸子鸡,各大酒庄纷纷推出马瑟兰葡萄酒,其饱满浓郁的品种风格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偏爱浓郁风格的消费市场。
05
City Drink
2023年,继“特种兵式旅游”,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这一新兴旅游方式火遍全网后,与之截然不同的“city walk”蔚然成风,即在城市里无目的漫步的旅游方式。
如果说特种兵旅游是极致追求效率和性价比的加法,city walk则是抛弃目的与结果,专注于过程的减法。随着city walk在网络上的爆红,一时间全国人民都在用双脚丈量城市的每个角落。当城市探索空间逐渐减少,city drink顺利接棒,探索城市的奇妙意趣与夜晚微醺的轻松快乐无缝衔接。
每当太阳落山,就是city drinker们冲锋的号角。有的热衷于挖掘每一家店里的特色酒款,有的在便利店里享受diy花式调酒的乐趣,有的随意拎起一罐酒,边轧马路边喝……形态各异的city drink,主打一个随心所欲的轻松快乐。
《葡萄酒》杂志点评:
City drink不仅是小红书上的流量密码,其衍生出的“城市酒鬼地图”更是为这届年轻人提前规划好了喝酒的地图。无论是按图索骥,还是随心所欲,酒商们都喜闻乐见,喝酒的年轻人们也在早九晚五的城市生活中收获了一份轻松与快乐。
06
Bistro
Bistro,源指法国街边的平价小餐酒馆,通常提供家常菜和高性价比的酒,价格相对较为亲民,氛围轻松,是人们聚会和放松的场所。
中国的Bistro大约在2015年左右从上海开始涌现,随即迅速向其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扩张。相比法国的Bistro,中国的Bistro在落地生根的过程中显然进行了多次的本土化迭代,最终形成了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中国式Bistro。
有向Fine Dining看齐的高端Bistro,也有重庆小面配牛排的重庆Bistro,云南菌菇配大理火腿的云南Bistro,还有诸如海伦司、胡桃里等为代表的连锁小酒馆。但无论是怎样的菜品形式,酒单才是Bistro营造社交氛围的灵魂。
由Bistro衍生出来的wine bar、小酒馆、自然酒馆等,大多拥品类丰富的酒单、独立的酒窖和专业的侍酒服务,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同时依托夜间消费经济的发力,Bistro在2023年更是成为了精品酒、和自然酒等小众酒水品类的重要销售渠道。
《葡萄酒》杂志点评:
2023年,酒企们也纷纷加码小酒馆赛道,小酒馆也逐渐成为了酒企开拓线下场景的主流方式之一。
07
橙酒
2023年11月7日,亚洲首个橙酒研讨会于上海成功举办。自然酒还没喝明白,橙酒的时代已然到来。
不同于自然酒模糊不清的概念,橙酒的定义反而简单明了,是指使用白葡萄品种,带葡萄皮浸渍发酵酿造的葡萄酒。虽然橙酒连名字似乎都与橙子脱不了干系,然而实则确是葡萄酿造,与自然酒一样同属葡萄酒的范畴,因带皮浸渍,导致最终产品的颜色带有橙色色调。
近年来橙酒的复兴,也得益于自然酒的发展。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兴起,有机葡萄酒、自然酒等收获了一部分忠实的粉丝,同时也培养了中国消费的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现如今,在自然酒馆和wine bar中通常都能找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橙酒,更有来自中国前沿酿酒师的中国橙酒。
《葡萄酒》杂志点评:
2024年,将会有更多来自中国的橙酒。
08
勃艮第葡萄酒降价
据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国际精品葡萄酒价格大幅下滑,截止日前,勃艮第葡萄酒平均下跌了15.7%。其中部分勃艮第特级园的交易价格跌幅更加明显,已超20%。
一路长虹的勃艮第葡萄酒在过去五年里,价格涨幅超120%,妥妥跑赢大部分的投资理财产品,甚至在其他产区不温不火,甚至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产品稀缺、需求激增的勃艮第依旧还能持续上涨。
然而现如今,勃艮第也涨不动了。法国勃艮第的伯恩济贫院拍卖会被称为勃艮第葡萄酒价格的晴雨表,2023年举办的第163届伯恩济贫院拍卖会只能说是惨淡收场,部分酒款的价格缩水近半。
《葡萄酒》杂志点评:
虽然勃艮第葡萄酒降价了,可是依旧买不起。
2023年已然过去,2024乘风而至,往前看,别回头,在风雨飘摇的不确定性中坚定前行。
文、编 | 蓝茜
(本文转载自葡萄酒杂志)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