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暑假不给孩子出去海外游学,开学老师让孩子回答‘这个暑假你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时候,别人家孩子都回答去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有家长说,“我总不能让他说小区隔壁的培训班吧?”
据外国媒体报道,每年暑期一到,美国和加拿大领事馆申请签证的网站都被挤得服务器瘫痪。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旅行社工作的Jane说:“游学已经成为近年来加拿大不少旅行社的主打项目。每年暑假,加拿大的游学团就呈现井喷,能接待的教室都满了,老师也不够用,不得不请当地一些大学生来做临时代课老师。”
来自新华网的报道称,游学在国内兴起的10年里,市场年增长率达到40%—50%。今年夏天涌入美国游学的中国学生有望超过10万人。按照每人3万元的出国费用来算,这个市场超过30亿元。每年一到暑期,以留学、培训为主的教育机构和旅行社就纷纷推出海外游学夏令营项目,覆盖了英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近10个主流留学目的地,哈佛、牛津等名校的真实课堂体验也包含在其中,以美国为目的地的游学课程尤其受追捧。
然而,海外游学夏令营市场良莠不齐,不少教育机构甚至虚假宣传。一些过于商业化的路线、走马观花的行程,让学生的游学经历大多流于形式,收获甚微。甚至有的游学机构跟国外大学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只是把学生带到学校转一圈,讲一些常识草草了事。因此也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质疑游学带来的收获与付出的金钱是否成正比,以及用重金购买的成长锻炼能否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这个问题一开始就问错了,没有人能够衡量教育的收获和金钱是否能成正比,因为不存在这样的计算公式。我甚至怀疑这样的提问者有种酸葡萄心理。为什么要把游学功利化?教育本身是多样性的,难道说九年义务教育就比海外游学更实惠,所以只给孩子‘实惠’的教育?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家长应该选择怎样的游学项目,以及如何选择。”有匿名网友反驳道。
少儿游学本意在“游”而不在“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中国父母们心中从未改变过。每个中国家庭对小孩游学的目的不尽相同。以英国游学为例,有的家庭希望在两周内玩遍英国所有著名景点,像伦敦、剑桥、牛津、爱丁堡、湖区、巨石阵、曼彻斯特、利物浦等;有些家庭希望从游学中获得更多教育方面的影响。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总监黄湘雯说:“每年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万名学生前往英国学习语言课程并体验当地文化。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仍然是游学的主流人群。有的学校甚至可以接受3岁的小朋友入读!”
今年7月,北京的家长马慧让5岁的儿子十五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美国游学。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游学机构允许家长陪同。因此马慧把自己的10天年假都用上了,和先生各去美国半个月,轮流陪儿子上课和游玩。
马慧说:“目前市面上的游学项目大多数是游学半个月,一周在学校,一周游玩。说实在的,一周太短了,几乎什么都学不到,孩子还没适应环境就要离开了。所以我给孩子报了一个月的游学,这样他先有一周适应期,后面三周的时间都在学校跟美国的小朋友一起学习。”
马慧一家生活在北京,先生经营着自己的公司,一家三口过着中产生活。马慧看了那篇《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暑假》的文章后说:“10天2万元的美国游学算便宜的了。”她简单算了一笔账:今年暑假,光是给孩子报名游学的学费就将近8万元,还有北京往返美国的三人机票、签证及晚餐的费用等,一个月下来,保守估计这一趟行程总共花费约10万元。尽管费用不低,马慧认为给儿子安排这趟游学还是非常值得的。
“有的人觉得孩子这么小,花那么多钱出去玩或者游学的意义不大,反正孩子太小也记不住。但是我觉得,就跟咱们经常说的活在当下的意思一样,在孩子当下的时候,你带着他在小区玩,和出去看不一样的世界,对孩子身心的影响一定是不一样的。”
据马慧观察,游学回来后,儿子的眼界、胆量、英语听说能力、交际能力、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中国人性格比较内敛。老外很open,他们的外向,会带动并感染孩子。回来之后,十五明显比以前开朗很多,而且胆量也大了,以前见到陌生人会害羞,不敢打招呼,现在都是用英语大大方方地打招呼。平时上幼儿园都不愿意的十五,在美国,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课,反差很大。”
马慧身边的同事都很羡慕她能每年都带孩子去一次远游。马慧说:“并不是我们家庭收入有多么高才能这么豪爽地花钱。我和同事的家庭收入是差不多的,只是大家的消费理念不一样。他们大多数是吃的、玩的都要最好的,给孩子买一件衣服的钱,够我买五件。我花钱是该花的不犹豫,不该花的一定要考虑清楚。我平时不追求名牌,更愿意把钱攒下来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这大概就是我能攒下钱来让孩子出去玩的原因。”
马慧说,如无意外,她明年还会继续让孩子参加美国游学。“我觉得游学不能盲目,选好机构很重要。如果是只参加半个月的游学,不如直接报个团踏踏实实地玩呢。时间太短的游学,跟在国内上个外教课没啥区别。”
对于未来,马慧想让孩子出国读书。“让他出国学习历练一下。将来他有能力,就赚奖学金;如果没能力,就我们家长出钱。我跟他爸爸的共识,就是他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个正直的人。我们觉得,现在的人太急功近利,太容易歪,只要保持正直的心,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太出格。”
美国有教育学者称,不能保证孩子通过数周的夏令营活动就脱胎换骨,但他们在这个国际氛围中的收获和体验将伴随其一生。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也曾说:“优秀的夏令营是美国为世界教育所作的最大贡献之一。”
家长们想尽办法为孩子打通向上晋升的通道。
前不久,新东方前途出国联合市场调研公司Kantar Millward Brown发布了一份《2017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报告显示,在留学人群中,目前正就读于中学及以下的计划留学群体,达到全部调研人群的30%,对比2016年增长了5%。总体而言,留学人群仍呈年轻化,且低龄留学趋势明显。出国留学人群最初是出国读研,现在本科留学的人群逐年上升。而在暑假期间,少儿游学更是热门。值得关注的是,有8%的家长在孩子小学甚至更早便有了让孩子在本科出国的想法。
新东方海外推广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与2016年相比,中小学留学人群比例增长到了30%。四五年前,每当我们谈到留学低龄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把留学当作高考的第二选择,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在发生变化。相当多家庭在做决策的时候是在孩子高一、初三,甚至更早。”
在《2017年中国留学白皮书》的调研中还发现,决定留学人群出国留学的因素主要来自内在自我提升的驱动:拓展国际视野与丰富人生经历是出国留学最主要的目的。相较之下,应试压力、周围人的影响、气候等外在因素则处于次要位置。
飒飒是东莞的一名高一学生,16岁的她对自己的未来规划非常明确:“我不打算参加国内的高考,因为我想去美国读大学。”
飒飒有一个在英国读大学的哥哥,也许是受哥哥的影响,飒飒从小对国外的校园充满向往。飒飒从12岁开始,每年暑假都会参加一个海外游学团。16岁的她已经去过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并且参观了许多海外名校。飒飒说:“我的父母都很支持我去国外游学,他们认为这样能够激励我更努力学习。不得不承认,他们成功了。我现在希望尽快通过美国高考,去那边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去美国读书,飒飒选择了就读东莞翰林实验学校的国际部。这里的学生每天学习的不是语数英、物理化,而是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与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验)。无论什么科目,老师都是用英文授课。飒飒虽然没有参加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她的英语已经达到了流利交流的水平。在同龄人都忙着准备高考的时候,飒飒已经在考SAT了。尽管美国高考也并不轻松,但飒飒却有着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得益于从小开始的游学经历,飒飒的言谈举止中都有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底气与谈资:“英国的气候太湿冷,伦敦的夏天尽管有20多摄氏度,但只要下一场雨就能让人冷得发抖。不过也比不上墨尔本的冬天,那才是最冷的。我是一个从小就怕冷的人,我最喜欢的是加州,那里一年四季的阳光都很好,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
像飒飒这样有着家庭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且合理地激发学习动力的孩子,如无意外,其受教育的水平会普遍高于低薪阶层的子女受教育的水平。南加州大学的公共政策教授Elizabeth Currid-Halkett提出了一个观点:炫耀性消费已经结束了,现在都是无形消费。而这种无形消费重点之一就是教育消费。Elizabeth在她的新书《小事物之和:一个关于有抱负阶级的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新阶级叫“有抱负阶级”(aspirational class),在美国相当于中产阶级的上层或者更高。她认为,现在这个阶层已经取代了过去的“有闲阶级”,是新兴的精英阶层。
不仅在美国如此,中国教育的价格增长幅度远超过了奢侈品。2005年中国社科院有份报告称,养大一个孩子平均要花49万,前提是孩子健康没有大病,且不含学区房、择校费、结婚费、买房费。如今有媒体估算过在北京培养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已经涨到276万元。这意味着背名牌包包还不足以说明你是富人,但如果你能在教育上花钱,就说明你肯定是富人。如果说在早些年上得起大学的和上不起大学的是两类人,那么现在能够参加海外游学的和不能够参加海外游学的也是两类人,优质教育成了富人特权。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的海外游学行业火爆。游学论坛和活动不断,不少企业也开设游学频道,相关夏令营、冬令营也被列入教育类排行榜。不少海外归国人士以及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骨干员工纷纷加入游学创业大军。
“最好的教育依然是家庭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化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方向。”黄湘雯说,“在游学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他们或许只是学会了照顾自己、宽容别人;或许只是懂得了如何自信地跟不认识的外国同学交朋友;或许只是学到了当别人说话的时候要认真聆听;或许只是学会了英国的‘扶门’文化(在英国,进门时如果看到有人跟在后面,会帮忙扶着门,直到下一个人走过);或许只是第一次勇敢地用英文进行了辩论;又或许只是学会了一项体育运动并参加了真正的比赛。这种成长可能跟成绩的增长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谁说这不是一种宝贵的获得啊!”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