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
猎物史五大关键词之猎
在距今12000多年以前,人类尚处于采猎文明时期,只能猎取自然中本就存在的物质用以生存。作为最原始的猎物者,受环境限制的人类只能用尽各种方法狩猎:做陷阱,垂钓,收集贝类动物或昆虫,采摘水果、蔬菜、根茎、种子以及坚果。大多数猎人与采集者都身兼好几种技能,用最原始的技能保持“膳食平衡”。
采猎文明需要非常广阔的人均面积——根据环境状况,平均估算为人均18—1300平方千米。具有固定位置的村落和小镇,只有在食物供应链有保障并且稳定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最早的一批美洲土著之所以能够集成村落,是因为在太平洋周边有无数条溪流可以为人类提供橡子和鱼类。稳定的食物供应链给了人类聚居繁衍的条件。
当然,这种适合繁衍生息的住处并不多见,大多数的采猎小组依然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频繁的搬迁决定了他们不便于储备和建造太多身外物——所以此时的人类善于扎帐篷,携带蔬菜和动物皮毛,而并不善于存储食物、修建房屋。这也决定了一个采猎小组的人数不会太多,通常介于30—100人,以避免大量的食物消耗。
小团体不仅意味着团体内坚固的熟人关系,更让周边的采猎团体也互相熟悉。一些大的采猎团体还养成了每年聚会一段时期的习惯,以此形成了最早的人类社交。采猎时期实现了人类最初期的性别分工:女性与孩子主要从事采集劳动,成年男性主要从事打猎劳动。
此时的人类智慧尚处幼年时期,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方式是动物式的向大自然索取——生产与创造物品的能力尚未形成,只能够利用天然生长的地球馈赠。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人类在采集的过程中观察到了植物的生长原理与周期,在狩猎中学习到了动物的繁殖规律与生活习性,在学习与利用智慧的进化过程中,缓慢走向人类的下一个发展时期:农业文明。 (文/于青)
种
猎物史五大关键词之种
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期。此时的苏美尔文明已经开始有了城邦形式,并形成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周边农村公社环绕分布的政治实体,楔形文字形成系统,苏美尔人已经掌握冶铜术,由锄耕转向犁耕,并兴修水利,依靠更加复杂的灌溉网络系统控制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湍急水流,同时解决了农业灌溉与饮用水源问题。
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苏美尔人开始有规模地种植大麦与二粒小麦、芝麻和豆科植物,并饲养牲畜。粮食供应量稳定增长后,人口成倍增长,定居社会开始形成,并分化出阶级、宗教与政治、军事人物,政府亦随之出现。
在采猎文明时期,人们并不会将食物当作私有。而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将食物变为财产,并有意识地提高生产投入的劳动强度,将超出个人所需的产量当成私有财产囤积起来,支持非粮食生产人口(譬如手工艺者,军队与政府从业人员)的生存与活动。
奴隶社会形成后,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将自然据为己有:统治阶级开始占有大量土地,罗马帝国开始向外扩张,征服埃及与北非,将它们变为“国有”粮食产区。而由于经济的自足性,农业社会一般比较封闭,国别之间不进行横向交往。根据厄内斯特·盖尔纳在《民族和民族主义》一书中的分析,农业社会并不需要不同地域、血缘、语言、宗教和职业集团之间的互相交往,而固定化分工、狭小市场、稳定职业与普遍化的文盲状态,都让教育只能局限于最直接谋生技能的教授。这亦让农业社会的等级性坚不可摧。
为了保护农业社会中阶级的稳定性,社会中甚至产生一套意识形态将社会分工加以“永久化、绝对化和神圣化”。但在这种封闭的不平等、不鼓励跨职业跨文化流动的几乎“静止”的社会中,社会体制依然经历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从残酷的、将奴隶贬损为非人的奴隶制,“进化”成为更加看重阶级品德的封建社会。
人性的觉醒并不以经济形态的演进为标准,在封闭的农业社会,人类精神与物质的发展并行不悖:不断演进的生产力推进了人类对于审美的需求,精神的发展又推进了人类对于美的思考与实现。又由于资源与技术大量集中在统治阶层的掌控之中,封建时期亦是匠人精神登峰造极的阶段——以哥特、巴洛克、洛可可等精雕细琢的艺术风格为代表,在这一阶段,物质与精神因美而合一,人类通过自己的能力建造出一个精致的文明世界。
造
猎物史五大关键词之造
从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始,“创新”便成为这个由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代的关键词。在这个机器取代人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科技革命中,需要大量财富作为技术革命的基石。而跟随创新需求而来的,是对知识的需求,以及教育的普及。
机器科技的普及,解放了生产对人类的依赖,使得工厂不再需要依靠水源而建。不断的创新亦带动了分工的迅速变化,以及新产业的不断涌现。这就彻底破除了农业社会中一成不变的职业与等级观念——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选择专业、提升知识水平、转换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
教育的普及与流动人口的增多,使得通用语成为生活必需品,并同时下放了封建社会只属于上流阶层的高级文化,使它们在通用语的传播与世俗流传的过程之中转换成为通俗文化——写作、算数与表达成为了人人必备的能力,大量新词汇开始快速形成和传播,语言开始了自我进化的过程。
工业文明破除了农业文明中对于一项工作的高级技术要求,在将复杂工序拆分的同时,构建了比农业社会庞大得多的人际关系网,而封建社会的阶级观基本被破除,社交场中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年轻人得以大量聚集在工厂聚集的城市之中,带动了青年文化的兴起,打破了“时尚只属于上流社会”的金科玉律。
又因为阶级的完全破除,“工业社会的成员不再是贵族、臣民、贱民和愚民,而是公民”,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此时发生了大的转变——工人阶级时髦风开始兴起,女性裤装与男性阴柔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蔓延。设计由封建时代的繁复夸张,转向工业时代的简洁实用。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口的大量迁移与流动,不同地域的交流与大规模教育的普及催生并加速了“大众文化”的养成。人们认识到的世界开始变大,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开始缩小。与此同时,机器生产大规模增加了产品数量,使得大众能够在不同品质的商品之间进行甄选——人类文明在工业文明之前所经历的所有美学特征,都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大程度的研究、设计与利用。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美”的特权性,在这一时期,“美”被下放,大众进入了美学无处不在的设计时代。
卖
猎物史五大关键词之卖
那亘古不变的西风将船帆鼓满,把巨大的帆船送过大西洋,美洲的棉花、玉米、土豆、咖啡、金银铜铁源源不断地在利物浦、朴茨茅斯、土伦、阿姆斯特丹等地上岸。船帆招来了拿着银币的商人,叫价声、拍卖声、搬运货物的号子声汇集成巨大的市场。所有的货物又通过马车运往欧洲各地城市,成为工业原料,或者送入每个边远的乡村。
然后这些空船装上工厂里生产出的货物,有的原路返回,有的掉头南下开始漫漫征程,它们要绕过好望角,行驶上万公里来到印度。在孟买或者马德拉斯,货物经过买卖再度转运,继续向东。大约一个月后,满载着欧洲货物的帆船驶入风平浪静的香港,来到了它们旅行的终点。从16世纪开始,一条由风帆构筑的海上商路将货物流通到世界各地,而这种买卖孕育出新的人类社会形态——商业文明。
物,是商业文明的核心,经过各种各样的贸易,被卖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落入每一个需要它的消费者手里。由地理大发现与工业化带来的巨量物质消除了贫乏,改变着几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于是一种被称为“消费主义”的思潮悄然崛起。
根据中国社科院学者潘小松的说法,“消费主义”(consumerism)一词当中的“消费”并不是传统政治经济学范畴里所指的对物品的需求与满足,而是指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英国学者西利亚·卢瑞认为:“消费文化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欧美社会的物质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商品都具有价值,其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观。每个人既是价值的评判者,也是被评判的对象。”消费不再单纯是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而是彰显个人身份。
以物为核心的商业文明先是破除了带有世袭意味的阶级观——在物质面前人人平等,只要你有足够的消费力。接着就建立了新式的阶级观,如同黄平文在《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中所写:“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商业文明进一步巩固了新兴资产阶级所笃信的价值观:个人成功需要实干。但却抛弃了新教伦理所倡导的节俭精神。因为在消费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财富的多寡——而能够生动体现财富拥有度的行为,就是消费。
猎、种、造等行为带来的物质,被商业串联,使人类社会进入加速时代——不论是物质的累积,还是文明的发展。
选
猎物史五大关键词之选
在1960年代,工业社会开始出现转型,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将后工业阶段新出现的社会特征总结如下:
1.理论知识居于首位——理论知识的系统汇编和材料科学成为技术创新的基础;
2.新知识技术不断产生,并用于应对经济或工程问题;
3.知识阶级得以扩张——此时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集团是技术和专业阶级;
4.从商品变为服务——新的服务业主要是对人服务以及专业和技术服务(例如研究、评估、电脑以及系统分析);
5.工作性质的改变——工作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官员和当事人之间,医生和病人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者在研究团体、办事机构、服务团体之中);
6.妇女的作用——妇女第一次得到经济独立的可靠基础;
7.科学的蜕变——科学不再只与技术联结在一起,它同时与军事、社会技术、社会需要等密不可分;
8.工作地点成为政治单位;
9.能者统治——后工业社会是一个技术社会,奖酬较少根据继承或财产,而较多根据教育和技能;
10.老式匮乏的终结——后工业社会不再面对商品的匮乏,而将面对信息和时间的匮乏;
11.信息经济学——信息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货品而非私人货品,而对信息的收集和判断,成为获取竞争上风的关键。
同样在 1960年,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出于冷战考虑,创建ARPA(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它成为了日后互联网的始祖。30年后,互联网开始向公众开放,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颠覆一切。它改变了音乐、书籍、传媒、影视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存在模式,建立了一个无所不知的虚拟百科全书。
网络成就了一个最大的无政府主义世界,如同阿兰·图尔纳所说:“在后工业社会中,文化服务已经取代了物质财富在生产核心里的地位,捍卫主体的人格和文化,以对抗机关和市场的逻辑,取代了阶级斗争的观念。”
互联网让每一个人得以破除国界限制,在任何地方寻找任何一种符合自身要求的物品。同时它也打破了教育的封闭性与国别性,使得更多人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更为专业和全面的知识,更快地成长与适应变化,甚至发起变化。信息时代打破了工业社会中“物品”的核心地位,转而将“自我实现”变为重点。大型企业与小型创业家分庭抗礼,老式匠人精神与新式快产快消型大众消费并行不悖,物品的设计、制造与传播途径都变得更加广泛,而人类,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可以供你挑选的物品、文化与生活的范围,变成了全世界。 (文/于青)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