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布莱森是一个发现者。他的发现并不仅限于世界所呈现出来的表象,更包括这个世界表象后千奇百怪的真相,以及这个有趣世界的缔造者——生活于其间的人类。
这是一本穿着拖鞋就能写出来的人类生活史。比尔·布莱森对他的《趣味生活简史》如此骄傲地宣称。
事实上,这也是一本能够穿着拖鞋或坐或卧轻松读完,并笑出声来的书,掩卷后,会重新打量我们身边的每一样物件,甚至这个世界,重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彼此塑造。
而此前的《万物简史》呢?是解释大爆炸、恐龙、全球变暖、地质学,还是讲爱因斯坦、居里夫妇、生命进化、含铅汽油、原子理论?抑或是描述夸克、火山、染色体、氯氟烃埃迪卡拉动物群、莫霍界面、DNA,以及其他一切高深莫测的科学理论?
让科学更加广为人知,让那些没有科学细胞的普通人走近科学,当然是《万物简史》之所以大获成功的原因所在,也是这本书获得Aventis奖项的重要原因。但,这却并非《万物简史》具有如此魅力的全部原因。
它的作者比尔·布莱森算不上一个资深科学家,而他想要通过这本书所做的事情,也绝非普及科学那么简单。
在以幽默风趣的旅行游记书而出名的比尔·布莱森眼中,世界更像是一个装满了未知惊喜的万花筒。这位一肚子英式幽默的美国人对于熟悉而又陌生的宇宙非常好奇。关于这个世界的表象,他要用旅行去了解。而关于这个世界的内涵,他要用科学去解释。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他都不会放过一个共同的标准:有趣。
在学校里,关于科学的部分,布莱森一直不是一个好学生。原因在于他觉得那些教科书上的科学枯燥无味。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在成年之后还对世界有这么多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学校里并没有得到答案。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我的老师们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具有启发性,也并不会激起学生特别大的兴趣。”他在《万物简史》前言里幽默地写道,“教科书的作者似乎有个普遍的阴谋,他们要极力确保他们写的材料绝不过于接近稍有意思的东西,起码总是远远回避明显有意思的东西。”
在布莱森看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整个教育系统都建立在让孩子达到某种标准,将信息打包灌进他们的脑子里,只为了让他们可以进入一个好大学,却并不是让他们真正地去对学习、对潜藏在表象背后的一切产生一个智慧生物应有的兴趣。在我看来,教育层面上最大的失败,是缺少激情与刺激。”
作为一个写作者,布莱森并不因此责怪老师这个职业,相反,他认为他们可以被称之为英雄:“教育不是万能的,大多数时候,它只被当做一种传递信息的手段。老师们有他们需要达到的标准,与很多行业一样,他们也需要达标。但是,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感到有激情去了解知识。你不能仅仅只是把所有信息都打包扔进人们的脑子里。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供阅读,而人类不可能有时间把它们全部读完。所以你有义务让他们在阅读中找点乐子,让学习这件事情变得有趣。”
布莱森认为,我们都是带着数不清的好奇心来到这世上的:“所有当过父母的人都不会忘记孩子问东问西的那一个阶段,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都对这世界有千百种好奇,但我们成人之后,就开始抹去这种好奇存在的价值。而在我们越来越把自个儿当回事的时候,却把对世界的好奇心丢了。”
这也正是布莱森想通过《万物简史》告诉成年人的一件事:“就算是那些看起来完全不用去想的事情,只要你停下来,认真地去思索,那其中的千百个为什么就会让你迷醉其中,并由此重拾对探索世界的爱意。”
而要重拾这种对探索的爱意,首先,你要引起人们对世界万物的兴趣:“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那些极端重要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人们就想要去阅读。作为一个写作者,你需要将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发掘出来,将它有趣的那部分呈现在人们面前,并让人们去关注这其中最具人性的部分。在教科书里,我们都能找到牛顿对于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在哪里,但你不会知道他们是多么超凡脱俗的疯子。而这些被教科书忽略掉的故事,其实才是那些真正能让你对科学产生兴趣的部分。”
作为一个对科学并不那么精通的写作者,教科书的乏味、科学背后被剥离的故事性,以及人们对于好奇心的普遍缺失,让布莱森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在这个不甚熟悉的领域里,他有了介入的空间。
只要能够给人们一个有趣的开始,他们就会像那些沉浸入科学世界无法自拔的科研狂人一样,钻入一个探索的世界。
几乎可以这样说,布莱森的旅行癖,与他对于科学的求知癖,都起源于他对于趣味的执着追求,以及他那颗保存完好的好奇心。作为一个旅游者,他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指路对话让你了解英国人特有的稀奇古怪,可以在跋涉森林的途中思考人类无所不能的智慧与贪欲对原本平衡的自然带来了多少不良后果。作为一个科学探索者,他也可以在飞行途中,透过飞机舱外皓月之下一望无际的银色海洋,去思考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而五大湖的湖水却是淡的;可以在来到海边掬一抔海水时,去好奇随着时间的过去,海水会变得越来越咸,还是越来越淡;他还可以在徒步遇到一座峡谷时,去思考为什么地质学家只需看一眼峡谷壁上的一层岩石,就能说出它的年龄。
“我心里渐渐迫切想要知道一点儿这些问题,尤其想懂得人家是怎样测算出来的。科学家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这对我来说始终是最大的奇事。他们怎么知道地球的重量,怎么知道岩石的年龄,怎么知道地心深处实际上是什么东西?他们怎么知道宇宙是怎样开始的,什么时候开始的,它开始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么知道原子内部的情况?科学家怎么往往好像差不多什么都知道,却依然不能够准确地预测地震,甚至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下星期三看比赛时该不该带雨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在经过回想以后?”
之所以写下《万物简史》这本书,是因为布莱森尝试着去理解这个世界,以及围绕着它的宇宙。他想知道世界和宇宙为什么是今天这副模样。“有将近4年的时间,我都在尝试理解科学和它的成就。我去了11个国家,读遍各种书籍和期刊杂志,向耐心善良的各界专家问了无数蠢问题。”
在采访与问询的过程中布莱森发现,并非所有的科学都能够深入浅出,就算能,也不一定就是理想的表述。布莱森经常请求那些科学家和专家将自己的理论做一个归纳总结,好让他能够按照“简史”的路子放进书里——而这让很多专家感到不爽。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场理论研究与大众传播之间的较量与平衡,布莱森其实在做一个杂志和报纸应该去做的工作:平衡知识与大众接受度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旅行作家,布莱森之所以选择住在英国,是因为他认为英国电视的节目质量很高,尤其是那些从一根手指到高深科学理论的纪录片。这让他看到了隐藏在世间万物表象之下的、那些令人兴奋的真相:只要能够给人们一个有趣的开始,他们就会像那些沉浸入科学世界无法自拔的科研狂人一样,钻入一个探索的世界之中,不得到问题的答案,就不会善罢甘休。
“你是在了解科学的同时,了解了人类那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是怎样一步步了解、渗入并改变了这个世界。”
与他的旅行传记一样,布莱森会将所有对于世界的发现转换至对于人的描述中去。“我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科学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而人类也正是这种神奇的产物。你想,我们之所以存在,人类之所以能够以这种形式存在,并且我们竟然能够在其他万物都无法做到的情况下发现世界、创造价值并彼此交流——这种专属于人类的特权,难道不应该是我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吗?”
所以,布莱森在书里很完美地完成了从“科学”到“人情”的转换:他介绍了不少人类为科学而做出的疯狂事。比如曾经把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并在眼睛和尽可能接近眼睛后部的骨头之间揉来揉去的牛顿;造出个潜水钟只为去百慕大捞点珍珠发大财的英国数学家理查德·诺伍德;腼腆到几乎病态、被一位滔滔不绝的崇拜者吓得飞奔而逃、连跟管家交流都要通过书信方式的亨利·卡文迪许;为了测试氢的可燃性,含着一口氢气喷向火焰并由此跟眉毛说再见的化学家皮拉特尔·罗奇耶;几乎完全不懂怎么使用语言,每次写一行字就想睡觉的地质学创世人詹姆斯·赫顿;喜欢养野兽,同时吃遍开天辟地以来有过的每一种动物,并用粪便化石做桌子的威廉·巴克兰……在这本看似是在解释万物科学的科普书中,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正主角却并非科学,而是那些发现、证实并为发现更多而锲而不舍的人类。
比起布莱森的第一本书、出版于1999年的那本旅行游记《林中漫步》,《万物简史》简直就是一个“大制作”。“这本书比我以前任何一本书的‘预算’都要多。这本书的第一次截稿期是在9月,我却觉得我最起码还需要那么一个礼拜。到了12月我依然觉得还没写完。到来年1月我明白了,照这么写下去,这本书将会永远也写不完。不如就停在这里吧。但我可以告诉你,一直到我的出版商把书拿走,我还在写。这是一本除非你自己自愿停下了,否则永远也写不完的书。到最后,它总共花了我四年的时间。”
但这个过程却并不让他觉得艰苦。“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至少花上一年去住在一个不同的国家。它能帮助我们经历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去接受与你完全不同的人,并了解到我们其实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同样,在你花时间去探访和了解科学奥秘的同时,你也在跟这么多不同领域的顶尖科研者发生碰撞——你是在了解科学的同时,了解了人类那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是怎样一步步了解、渗入并改变了这个世界。”
而尽管花了四年时间,布莱森也并不觉得自己真的对万物之所以如此存在得出了某种结论:“结果就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我们完全无法估算出年龄的宇宙里,被那么多颗我们完全计算不出距离的星体所围绕,构成它们的物质我们也完全无法定义,而让它们保持运转的物理特性也是我们无法真正理解的。比起这么写完全无解的疑问,还是让我们回到地球上来,去了解一些你以为你了解了,其实你压根没有摸到真相边角的那些东西吧。”
毫无疑问,比尔·布莱森是一个发现者。而他的发现并不仅限于世界所呈现出来的样貌,更包括这个世界表象之下千奇百怪的真相,以及这个有趣世界的缔造者——生活于其间的人类。
对布莱森来说,对于世界的思考,归根结底,是对人类自身的思考:“你存在,你活着,当你真正开始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它有多么吸引人。为了让你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数以万亿的原子聚集起来,组成一个生命体。在整个宇宙里,再也不会有另外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生物。恭喜你。”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