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CP18漫展会场的入口处,保安老张疑惑不解地看着玩Cosplay的二次元人群排着长队进场。他们戴着各种颜色的假发,穿着光怪陆离的服装在会场中走来走去,当有摄像机对着他们的时候,会摆出各种奇怪的姿势。当了十几年保安的老张,服务了三次动漫展,但他依然无法理解这群人的服装,也不理解他们的语言,更不理解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活动。
随着中国动漫文化的兴盛,动漫爱好者群体正蓬勃壮大。国内举办的各类动漫游戏展会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12年开始,每年展会增幅达60%;2015年达1412场次,参展人数超6000万人次;2016年预计将超过2000场次。
2016年,广州萤火虫漫展现场排队的人流一直延伸到地铁站,主办方不得不暂停游客入场;前不久,国内最大的同人交流展会CP18漫展在上海结束,吸引了5万人次ACG爱好者前往朝圣。除了大型展览活动以外,各种动漫相关的小型活动,如舞台剧、演唱会、见面会、ONLY展等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追星族一样,ACG爱好者们会购买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的周边,从中获得满足感。
艾瑞发布的《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显示,二次元主要包括动画片(非低幼)、轻小说、漫画、游戏等四方面。2014年,核心二次元用户达4984万人,泛二次元用户达1亿人,随着动漫IP化运营日益显著,动画电影不断渗透,预计2016年泛二次元用户将达2亿人,未来二次元市场规模至少会增长到150亿元。
ACG爱好者喜欢把自己归类为“二次元”人类,A站、B站是他们的快乐大本营。拥有二次元属性的人,在人群中很容易识别出自己的“同类”。他们的服装通常都带有动漫元素,比如蕾丝绣花的洛丽塔的服饰;谈话的内容也会经常出现如“残念”“大丈夫”“鬼畜”“胖次”等让人不明就里的“二次元词汇”。
在普通人看来,二次元人类像是没长大的“巨婴”,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无法用常规的思维去理解。在动漫文化中,日本动漫占据主流,ACG爱好者在看动漫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无意识地模仿动漫当中人物的语言和神态,从而延伸出一些直接取自日语的“二次元词汇”。这种模仿行为也无区别地表现在他们的日常活动中,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沟通方式。如果你不知道“中二病”是什么,那么在他们眼中,你只是个三次元的普通人类。
“其实我们玩Cosplay的初衷是喜爱某个动漫角色表现出来的性格,希望能够成为它。”
每年参加动漫展的Coser都在更新换代,新鲜的血液也在不断涌入这个群体。霏零社是一个非营利性Cosplay社团,他们最近连续几年出现在华南地区漫展上。
霏零社的社长CN EATing,本职工作是一名小学教师。1993年出生的她从大学时期开始加入校园的动漫社,参加各类漫展并上台表演,也认识了不少同好。毕业后她脱离了社团,无法再参加校内动漫社团的活动,但她依然喜欢Cosplay。由于刚工作没有太高的收入,为了蹭免费的漫展门票,她和好朋友灵儿成立了霏零社,并且开始制作Cosplay服装、排练话剧、筹备Cosplay表演。因为,只要是漫展的表演嘉宾,就可以有一张在整个漫展期间自由通行的通行证。
一边需要平衡来自生活的压力,一边需要面对工作,同时还要抽空把兴趣爱好进行到底,在EATing看来,社团还是值得坚持做下去的。她说:“有人认为玩Cosplay纯属浪费钱、浪费青春。我把Cosplay归类为一种兴趣爱好,它和书法、钢琴等常规爱好没有什么不同,都需要花费精力与时间。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收获,这些收获不是靠金钱衡量的。我自己在Cosplay中学会了裁缝、表演、音频剪辑、视频剪辑、写剧本、社团组织沟通,这都是一种收获。我身边许多朋友,都因为Cosplay而改变,他们从Cosplay中向自己喜欢的人物学习,变成更好的人,去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在我看来,这是Cosplay最大的意义。”
一般来说,ACG爱好者随着毕业后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的增加,会放弃这个爱好,回归现实生活。只有极少数人在步入社会后坚持下来。创始人之一灵儿说:“霏零社是一个欢脱自由的社团,两个女生创建一个成功的社团不容易。社长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我从旁辅助和处理一些小事,终于,现在的社团总算看见一点光了。”
目前霏零社有49名社员,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酒店接待,有的做珠宝设计,还有年近30岁的平面设计师、摄影师……他们都是一群脑洞大、患中二病同时又充满正能量的小伙伴。社长EATing说:“其实我们玩Cosplay的初衷是喜爱某个动漫角色表现出来的性格,希望能够成为它。因此会亲自动手做衣服、做道具,一手一脚努力把自己喜爱的角色还原,让更多同样喜爱它的人看到,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然而,她也表示,如今玩Cosplay的圈子已经越来越低龄化、商业化,没有几年前那么纯粹了。
二次元爱好者在漫展上看到自己喜爱的动漫角色被高度还原,心情会特别激动,无异于漫画中的偶像走入现实。
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国内也诞生了一批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Cosplay动漫文化公司。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系统还专门为动漫爱好者设立了一个职业身份,叫Coser,也就是Cosplayer的简称。知名的Coser多数是年轻人,更新换代特别快,一般职业生涯当红期为一两年。最早期的Coser要出名,多数靠出色的化妆技巧或者服装制作来获得圈内人的认可。如今的Coser签约经纪公司后,由经纪公司进行专业包装,去各类动漫展进行表演,发行个人写真集,大量圈粉。较为成熟的Cosplay社团已经开始组织Coser拍电视剧,甚至演舞台剧。今年4月上映的《仙剑奇侠传3》Cosplay舞台剧全国巡演,票房大卖,好评如潮。
小雅妃子在两年前签约了一家传媒公司,成为一名职业Coser。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起来就像从漫画里面走出来的萌妹子。虽然不断拍戏,出席各种漫展、摄影活动,让她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但在她看来,Cosplay是表达对一个角色的爱最直接的方式。和二次元小伙伴一样,小雅妃子也很宅,除了工作,有空就会在家看动漫,看二次元相关的东西。
小雅妃子说:“对Cosplay的高度还原是每一个Coser的追求,但绝对不是最高追求,最高追求在于Cosplay的灵魂创造。” 要想充分表现所扮演的人物角色,Coser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人物的性格、动作,如何表现人物特性,现场拍照的Pose要怎么摆,对白的语气应该如何表达,等等,处处都是挑战。
作为二次元的爱好者,在漫展上看到自己喜爱的动漫角色被高度还原,心情会特别激动,也会特别欣喜,自己喜欢的角色不只存在于二次元,还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无异于漫画中的偶像走入现实。这和韩剧捧红的都敏俊、宋仲基一样,也是明星效应的一种,只是Coser所面对的人群不是大众。
他们Cosplay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不那么普通”,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梦想中的那个人。
目前中国的二次元爱好者还是以年轻人为主,相对国外成熟的动漫文化来说,大众对Cosplay文化的接受程度并不高。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其实你会发现二次元群体并非“巨婴”聚集群,他们也不喜欢Cosplay被贴上异类的标签。有不少Coser非常努力,不断地参赛,拍照,研究服装、分镜头、后期、角色,等等,努力给观众还原这个角色。大部分的Coser是非常正能量的。
中国的Cosplay真正兴起是由90后带动的。60后、70后甚至分不清动漫和动画片的区别。老一辈也许永远无法理解二次元的世界,这堵被称为“次元壁”的墙,无形之中隔断了两个世界。
EATing说:“在我看来,Coser没有年龄之分,更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虽然最初参赛的人多以年轻人为主,但随着早期ACG爱好者渐渐长大,只要他们对Cosplay的热情不减,任何年龄段都有适合那个年龄段出演的角色,任何年龄都可以成为Coser。在国外的漫展,你能看到各个年龄层的爱好者,当中不乏四五十岁的Coser。国外Cosplay的范围也更广,除了二次元动漫,还延伸到电影人物当中。其实,Cosplay的本质就是扮演自己所热爱的人物形象。”
在漫展上,你也许会遇到一些宅男,他们买票入场后,就找一个角落坐下来打游戏,一直打到漫展结束散场,脸上露出穿越虚幻和现实两界之后满足的神色。你也许还会遇到一些蹲在厕所地面卸妆的小女生,她们一边卸妆,一边聊着漫展上有趣的事情,卸完妆后默默地把一身华服换成日常服装,然后拿一个袋子小心翼翼地整理好,安安静静地离开。
你知道钢铁侠穿上盔甲之前只是一个普通人吗?你知道美国队长拿起盾牌之前只是一个普通人吗?你知道Coser穿上Cos服装之前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吗?那一身Cos服装,对于他们来说,就像钢铁侠的盔甲,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他们换掉服装后,也许只是一个活在现实的学生,还要面对中考、面对高考;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族,还要面对工作与社会的压力。他们Cosplay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不那么普通”,同时,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梦想中的那个人。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