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威尼斯什么都有,唯独没有上帝的管束”,这句话形容威尼斯再恰当不过。
这个海滨城市热烈而欢快,当地人对自由和纵情声色的生活天生狂热,人们甚至认为美比科学和知识还重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威尼斯画派的基调——早在印象派诞生400年前,威尼斯的画家便闻名于世,他们技法独特,笔触轻盈,作品呈现出天鹅绒般的质感;他们钟爱表达世俗化的主题,强调感官意识,明目张胆地摆出享乐派头。
威尼斯画派诞生于文艺复兴晚期,当时意大利经济衰退,已显疲态,但威尼斯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罗马和佛罗伦萨不同,这个开放的商业贸易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有资产者,这里滋养出来的画家,从一开始就善于精确处理光线与色彩间的关系,使得一种感性、诗意的明快风格由此成型,并最终奠定了欧洲近代油画发展的基础。
2016年3月24日,“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国博”)开幕。本次展览以世纪为单元,展示了从15世纪到18世纪跨越400年历史的威尼斯绘画发展脉络,观众可以看到包括贝利尼、维托雷·卡尔帕乔、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塞巴斯蒂亚诺·里奇、罗萨尔巴·卡列拉等艺术家的作品共计77件。
作为中意两国《关于促进文化遗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框架之下推出的第三期展览,中方策展人向谦表示,“最难的还是对于名家名作的争取”。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本次展览中很多作品不仅首次来到中国,也是首次离开意大利展出。其中,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这威尼斯画派的四大名家,以及奠基人贝利尼,是艺术爱好者了解威尼斯画派的最佳路径。
奠基人乔凡尼·贝利尼:从日常事物中感受神性
乔凡尼·贝利尼不在“威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之列,但贝利尼家族父子三人,却是这个画派的奠基人。其中,次子乔凡尼·贝利尼的成就最高,他还是乔尔乔内和提香的老师。
1475年,贝利尼从佛兰德斯的油画中领悟到使用“油性媒界”(Oil Medium)的画法,这种画法让艺术家在色彩、阴影和层次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贝利尼后来的画作中,固体和空间之间的区别开始模糊,空气成为两者之间的中介,而表现轮廓的线条在他的画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光线和阴影的交替。
乔凡尼·贝利尼能从任何事情中感受到神性,即便对常人来讲这些东西微不足道。一个普通人很难对云朵、天空乃至空气中的薄雾保持热情,但贝利尼乐此不疲。他不断创作,彻底掌握了户外光线的表现秘诀,观看者甚至可以从贝利尼的画中分辨出当时是清爽的早晨,还是躁动的午后,著名的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直言贝利尼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风景画家。
这次展览带来了乔凡尼·贝利尼的名作《圣母和熟睡的圣婴》,他笔下的圣母和圣婴不仅是神性的,更是生机勃勃的,他们被赋予了人性的光辉,贝利尼清楚应该如何将现实中的人以及宗教中的神这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展现出来,并且巧妙地不激怒任何人,画作展现出的是一种曼妙的和谐,这无疑需要智慧和勇气。
先行者乔尔乔内:更爱风景而不是人
作为威尼斯画派的先行者,32岁便告别人世的乔尔乔内只留下了少得可怜的史料和作品,甚至连出生日期都是基于瓦萨里的一个未得到印证的说法。和提香奔波忙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不同,乔尔乔内的生活平静异常,甚至可以称得上乏味。他身心健康,和那些疯癫的艺术家相去甚远。而在画布上,乔尔乔内也是一位温柔的大师,他笔触柔和,并不钟情于剧烈的情感表达,他更喜欢风景而不是人,作品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质朴的田园风情。
这次在国博展出的乔尔乔内的作品《双人肖像》曾引发争议,乔尔乔内的画作目录上并没有这幅画,但这幅画却被认为就是他的作品。此外,这种“双人肖像”曾经风靡威尼斯,乔尔乔内在这幅画中尽情地表达自己对于光线和情感世界的理解。位于前方的年轻人身处幽暗之中,他歪着脑袋,以手托腮,像是在思念再也见不到的情人,而位于后方的男人则处于光线之中,显得愉快而健壮,这两个人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世界,乔尔乔内巧妙地用光线和构图将这一特质展现了出来。
集大成者提香:对色彩的掌控欲如同偏执狂
“不论你何时望向提香的肖像,画中的人都在望向你;画中人既可能是密友,也可能是顽敌,你们就那样共处一室,彼此相望,好像你们之间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似的。”英国作家威廉·黑兹利特这样评价提香的画作。
提香是16世纪威尼斯画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威尼斯三杰”之一。他的绘画技巧不仅影响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更影响了整个西方艺术界的几代画家。
在提香漫长的一生中,他对技法的追求一直在改变,唯独对色彩有着偏执狂般的掌控欲。这次在国博展出的《音乐家肖像》弥漫着提香著名的“金黄色基调”,这是他所擅长的。
“金黄色基调”代表着某种无与伦比的轻快和华丽,就像辉煌奢靡的威尼斯。但这仅仅是表象,提香更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认为传递出一个人的个性、思想和当时的氛围是绝对必要的。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鲁湘评论这幅作品说,其中的音乐家形象如同摄影师抓拍到的“决定性瞬间”。
提香门生丁托列托:像米开朗基罗一样设计
丁托列托自小便显示出绘画天赋,父亲将他送到了提香的画室做学徒,有趣的是,他只在那里待了十天便被提香送回了家,大家都认为提香一定是嫉妒这个年轻人的才华,又或者丁托列托在提香看来已经具备了当画家的能力,根本无需做学徒。
不过,丁托列托仍立志“要像提香一样绘画,像米开朗基罗一样设计”,他也的确做到了,并在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
本次展览中的《丽达与天鹅》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这一题材受到众多画家的青睐,达·芬奇、拉斐尔、鲁本斯等大师都分别诠释过这一经典主题。而丁托列托将这个本应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神话故事搬进室内,打造出了舞台灯光般的效果,使得勃艮第红以及墨绿色的天鹅绒反射出鎏金般的光线;赤裸的丽达侧卧于上,抚摸着天鹅柔软的脖颈,她体态丰满,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而天鹅正贪婪地试图贴近丽达的身体。丁托列托选择了丽达和天鹅在交媾之前的一幕,用抒情的手法来柔和肉欲的膨胀,显得优雅而不失情趣。
提香门生委罗内塞:于“大场面”中刻画“小场面”
委罗内塞是提香的另一个弟子,他天赋异禀,在创作中融合了提香、米开朗基罗以及拉斐尔等人的精华。委罗内塞擅长宏大的叙事和对细节的刻画,即便他的作品气势浩瀚,但观众的目光总会被其中的细节所吸引,而这个细节本身便足以构成完整的叙事。
委罗内塞25岁时来到威尼斯,立刻被那里奢华、富裕的生活所震撼。很快他便醉心于创作世俗题材——花天酒地、纵情享乐和人数众多的“大场面”场景经常出现在委罗内塞的作品之中,这种画面中的生动感如此强烈,以至于17世纪意大利航海家兼艺评人马可·波切尼评价委罗内塞的名作《加纳婚礼》时说:“这幅画为伦敦幽冷的暮色送来一阵光芒。你可以在它面前端坐上一个小时,幻想着你正漂流向总督宫的水路大门。”
本次在国博展出的是委罗内塞的《维纳斯与墨丘利把厄洛斯和安忒洛斯介绍给宙斯》,取材自古希腊神话。这幅画作色调明快,光线充足,国博官网上介绍说:“委罗内塞爱好使用原色,色彩几乎淹没在透彻强烈的光线中,由此产生强烈的对比,而他对形态的把控使得画作保持绝对的古典主义。”
而在构图上,委罗内塞也颇具匠心,在画面的右上角只露出了宙斯的小腿和脚,只能从雄鹰和宙斯手中的权杖辨识出他的身份,但他的肢体动作和面部神情却被有意地空缺了,这和中国画中的“留白”相似,得以让观者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