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出现在香港书展的名家讲座上,依然是一贯的浅灰色西装,却背一个双肩书包。
他当天演讲的题目叫“古老的敌意”,早在2005年出版的诗歌翻译文集《时间的玫瑰》中,北岛就特别提及里尔克在《安魂曲》中的这句诗: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
20分钟的演讲,北岛始终低头念稿,以一种播音员式的语调,从不和听众交流——尽管现场源源不断地涌进人,在前排席地坐下,发出巨大的声响,他眼皮抬也不抬,毫无语气起伏继续念下去——这实在不是一个有煽动力的演讲者,让人猜想他在大学里应该就是那些从不和学生互动的教授类型。曾替北岛主编了《今天》杂志“中国当代建筑专辑”的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朱涛笑称:“北岛算是嘴比较笨的,他有个外号叫‘老木头’。”
“作家是一个非常孤独的职业,这样的讲座,如果不是我的编辑逼着我,我根本不愿意来。因为我不需要粉丝,我是反粉丝的。”面对读者提问时,北岛说了这么一句。尽管如此,讲座结束后的索求签名的队伍还是挤满了整个走廊,他们中3/4的人专程从内地赶来,有人尴尬地说:“虽然你是反粉丝的,但我从很早之前就是你的粉丝了。”更多人则激动地要求他在扉页写下《回答》中那句著名格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定居香港的第四年。他每天早上穿过公园去书房工作,中午给自己下一碗方便面,晚上按时回家过家庭生活,他对融入香港的市民文化还感到困难,吃不惯粤菜,爱去一家叫“老北京”的餐馆吃炒饼和饺子,不看香港电视,反而偏爱盗版碟里的大陆电视剧。
在被称为“文化沙漠”的香港,北岛每年在中文大学教一门课,又牵头策划了“国际诗人在香港”和“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两个诗歌节。2010年秋天,参加“国际诗人在香港”的谷川俊太郎为北岛写下这样的诗句:“你是何时悄悄打开门,优美而利索地踏入了这粗暴的世界?今天,你又从那里归来,仿佛一个连假日也不休息的沉默的上班族。”
“和呼啸成群的大陆作家不同,香港作家更热爱孤独。也许是由于他们对商业化压力和文学本质有着更深刻的体验。换句话说,这儿没有幻觉没有眼泪,没有天子脚下的特权。依我看,非得把作家放在香港这样的地方才能测其真伪:只有那些甘于寂寞清贫而不屈不挠者才是真的,真的爱这行。”2008年出版的散文集《青灯》中,北岛曾这样总结香港作家。如今他已是其中一员,他宣布:“我是一位香港诗人了。”
2011年夏天,北岛52岁,头发渐渐花白,重新开始写诗。
“我是要跟自己较这个劲”
《新周刊》:从《青灯》到《城门开》,从《七十年代》到《北京四中的暴风雨》,感觉到了香港,你整个人遁入一种回忆中了?
北岛:老了呗!这是很自然的,人到了一定年龄要回头看。不过我认为这种回顾不是个人的,而是我们要反对遗忘。通过个人的回忆,我们要重构原来的历史场景,找到历史的质感。现在的80后基本对以前的事不了解,甚至认为那是古代的事——其实没有多远,这段历史是连接在一起的。我早就有这个打算,不是从香港开始,但结果是在香港看到的。
《新周刊》:你到香港的另一个变化,是最近又开始写诗了?
北岛:我这十年的时间,写诗写得很少,感觉有点不务正业。最初写散文是出于生活的压力,为了赚钱、为了养家。但后来和经济没关系了,就是写上瘾了,写得也挺顺畅的,散文是大家容易说好的东西,也的确是得到了朋友和亲人的赞誉。
这对一个作家是危险的,就像我谈到的和自己的敌意——你得跟自己较劲,你得跟自己过不去——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写散文应该有意识地停掉。诗歌需要几乎全力以赴来写,而且对我来说更有挑战性,需要克服更多的苦难和障碍。我现在转向诗歌,就是要跟自己较这个劲。诗歌像修行,要保持内心的封闭状态,才能和自己有深入对话。
对我来说,现阶段相对来说是一个平静时期,和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活相比,我从来没有这么稳定过。但青春的冲动依然在我内心里非常强烈,我时时能感觉到它对我的冲击,这是我停止散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我还远远没把我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它最好的形式就是诗歌。
《新周刊》:上一次以这种封闭状态创作诗歌,还是在90年代吧?
北岛:90年代是我诗歌的一个高峰,我在那个时候也感到一种危机,就是写得太多了。写作常常会产生惯性,你会突然意识到你写的东西是没有新意的,是一种重复。所以在90年代末,记得当时接受《书城》的一个采访,我就提到要放慢写诗的速度。就跟我现在面临散文的问题一样,突然警告自己,要小心一点,不要重复。
《新周刊》:你说过,诗歌永远是和青春联系在一起的。
北岛:我说和青春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指年龄,而是青春的激情。我觉得我依然保存着青春的热情,看我现在的诗,会发现激情和愤怒依然存在。不同的是,我的人生经验和语言经验丰富了。就像陈敬容所说的,老去的是时间。这句话是非常适宜的,我们没有真正变老,我认为我自己从内心里并没有老。
《新周刊》:现在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都不是特别愿意读诗、写诗。
北岛:现在的问题就是,孩子们都没有青春。这是物质主义时代很悲惨的一个结果。我经常看到孩子们暮气沉沉的,包括我教的一些学生也是这样,他们对世界没有好奇心,甚至没有记忆。我觉得最好笑的是,我让他们写童年的生活的记忆,他们没有细节。怎么可能没有呢?再大一统的社会,也会有不同的记忆。这点真的让我感到非常沮丧——他们虽然年轻,但是没有青春。
《新周刊》:你的敌意和愤怒,是和你的天性有关,还是和漂泊经历有关?
北岛:这我就不知道了。愤怒其实不算是一种准确的说法,你不如说它是激情。对爱与憎、对世界不公平的愤怒、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赞美……这些都在一起。我并不觉得随着自己生理年龄的衰老,这种激情会逝去。
没办法判断别人是什么样的,但我觉得一个人的动力系统是永远的,应该是有一致性的。激情就是我内在的动力系统,直到我生命尽头都是一样,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网络时代的危险
《新周刊》:你曾说:“我现在是一个香港诗人了。”是什么样的情况使你说出了这样的话?
北岛:经过这么多年漂泊,身份问题变得不重要了。在美国,或者在国际诗歌节,他们经常标我是“China/USA”,甚至有的就把我变为美国诗人。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处处无家处处家》,我不再认为归属感有那么重要。除了在语言上我认为汉语是我唯一的母语以外,所有长期居住过的地方都是我的家,连乡愁也变得非常模糊了。我会想念我在加州的生活,想念我在巴黎的生活,现在回到香港,我就很自然地觉得香港就是我的家,我的家人就在这儿,我的朋友、慢慢形成的文化圈子也在这儿。我不认为我说我是香港诗人这有什么不对的,2009年的第一届“国际诗歌之夜”,标的就是“北岛(香港)”,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新周刊》:在香港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北岛:生活不是一个问题。和在美国相比,现在我不用为钱发愁,而且我现在很奢侈,在和我家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我有自己独立的书房。在香港我已经很满意了,没有什么可抱怨的。香港人不太请人到家里去,但我很喜欢请朋友到家里吃饭,然后谈中国跟世界的问题,一直聊到深夜。这是我香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不是太喜欢粤菜。北方人口重,基本上是在家里吃。我有个朋友开了家餐馆叫“老北京”,我们聚会经常就是到“老北京”去吃一顿家常菜。
香港电视我不爱看,我现在挺喜欢看大陆的电视剧的,比如新《三国》、《潜伏》和《黎明之前》,我觉得大陆的电视剧比电影拍得好。正好国内一个盗版商是我的粉丝,我其实没见过他,但他经常给我定期供应各种碟。
香港是一个过路码头,大陆、台湾、美国,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经过香港。因为人太多了,有时候我不得不逃避。总体来说,这些朋友都带来了各种信息、各种观点、各种立场……所以在这儿,其实是一点都不缺乏信息。
《新周刊》:内地诗人常常感叹“诗歌死了”,而在香港这种地方,诗歌好像从来都不曾存在过一样。
北岛:其实也不是这样。香港只不过是因为生活压力大,作家也不像在内地那样有作协之类的官方机构支持,很多香港诗人其实一直在挣扎,在香港做一个诗人更难。人家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整个中国文化都处在一个沙漠化的过程中,凭什么单单说香港呢?而且香港人有一个好处,他们有一种非常执着的专业精神,他们不像内地人说话不算数。
诗歌推广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诗歌节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引起社会效应,但是它不够扎实,人们过了诗歌节,马上又进入繁忙的生活了。我想做一个更具体的工作,邀请国际诗人到香港,和香港社会进行互动,我们组织工作坊,由专家(往往是译者)来进行导读,不仅介绍某个诗人的诗歌,也同时介绍该国的诗歌历史。诗歌的教育其实是需要织体的,就像布一样,织出不同的花纹。仅仅一个大事件是不够的,需要不断地制造新的东西来补充。
《新周刊》:你如何看待诗人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北岛:我认为诗人和读者常常是背道而驰的。我在国外朗诵,常常会遇到一些读者,他们都说:我们喜欢你早期的诗,能不能为我们朗读《回答》?读者和诗人相遇是一个偶然的过程,相遇了也可以离开。所以我为什么反对粉丝文化呢?我认为诗人是不需要粉丝的。至于有没有人喜欢诗歌,是一个偶然相遇的过程。如果他们意识到诗歌的重要性,他们在一个时期喜欢过诗歌,那也不错。
《新周刊》:你是一个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吗?
北岛:什么叫新事物?(笑)为了传播和推广诗歌教育,网络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三年前,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每天泡在网上四五个小时,去和网友互动。但我确实是对某些东西有抗拒,比如博客和微博,有人盗用我的名字开博客,我反复声明,没人听。
《新周刊》:你虽然抗拒微博,但我发现你其实很了解微博,你连“僵尸粉”这么专业的名词都知道。
北岛:这是因为前不久韩东跟我通电话,他说他开了个微博,送给他一万多个僵尸粉。他说,你开的话,肯定可以送你几万个。
《新周刊》:你为什么如此抗拒微博这种新的传播方式?
北岛:我精力有限。因为我做的诗歌节活动,每天上网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必须花很多精力在E-mail上,我没有更多时间了。而且微博的内容太有限了,就100多字,很琐碎。我后来听人描述过微博,也看到过一些微博的内容,它可以关注很多民间问题,比如丢失的孩子,这是一件好事。但就跟电脑一样,让我们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问题,我最近被黑客黑了,邮箱里所有的地址都没了,跟外国作家的联系全都断掉了,我突然感到一个巨大的恐怖,这就是网络时代的危险。
我们在《今天》出了一个新媒体专辑,讨论网络可能带来的对人类整个文明史的改变,包括书写,包括思想,都将发生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我们无法预测这个改变会到什么程度,可能远远超过电视对人类的改变。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