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现在上帝该哭还是该笑呢?因为人们干脆不思考了。有了万能的搜索引擎,给你一分钟,你就能成为知道分子。但也正因为唾手可得,人们往往放弃了思考的过程,直奔答案而去。所以这是一个对各种知道分子和指南有旺盛需求的时代,公知、专家、人生导师、情感导师……他们成了人们大脑的外接硬盘。
总是听别人在聊什么话题
“少年派”大热,有人承认,自己是被舆论的力量“裹挟”进影院的,因为再不看,跟朋友们就没法沟通了,没有存在感的人是可耻的。为了刷存在感,我们追逐网站和微博上的热点新闻(它们总会很贴心地专门开辟一个板块),积极参与讨论,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奥特曼。但其实你并没有错过什么。传媒人王佩谈戒微博两个月的感受:“微博也罢,推特也罢,本质上都是一种挂着许多外脑的轻度精神分裂症。它们让使用者内心失去平静,让自己的大脑被外来的思想和情绪肆意寄生和占领。”
总是看别人在找什么工作
在求职节目中,总能看到应届本科生、硕士生要找一份“管理培训生”的职位,以至于主持人忍不住吐槽:这一个个的,一上来就说找管培生,知道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吗?自己有没有管理潜质?但管培生这个头衔听上去就很吸引,而且往往附带着名校毕业、大公司、美好职场前景等光环——这不正是最有面子的工作吗?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抱着同样心理去考公务员的人就更多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失去了什么。或许,他们知道,但不在乎。
总是听专家给什么建议
专家,或者说达人,确实越来越多了:考级达人、理财达人、家居达人、养生达人、旅游达人、美食达人、美容达人、育儿达人、健身达人、搭讪达人、科普达人……有人问一位妈妈,对于毒奶粉毒食品,你焦虑吗?想知道它们为什么有毒吗?这位妈妈这样回答:我不想知道它们为什么有毒,只要告诉我哪些牌子哪些产品有毒就好。看,这就是专家和达人存在的理由,没有人们的需求,专家和达人的队伍就不会日益壮大。
总是根据广告来消费
“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在强劲的广告攻势下,加多宝把王老吉逼得节节败退。一位加多宝的粉丝这样说:王老吉就是凉茶,而加多宝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谁还喝王老吉?这是广告的胜利,或者说是它塑造的美好生活幻象的胜利。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对品牌的热衷程度往往高于发达国家消费者,在中国,70%的消费者会单纯因为品牌而进行消费——鉴于大多数人不敢说自己就是一个品牌,他们需要各种标签的加持。
一直爱成功学和心灵鸡汤
一本文摘类杂志推出了这样的改版宣言:“最励志的心灵鸡汤,最迷恋的优质偶像!”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这样评价《知音》杂志:“这种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仅《知音》一家就有600万的发行量,可见心灵励志类读物的市场是多么巨大。这些读者才不会问“这个世界会好吗?”,他们会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必须好。
总是认为幸福在别人家里
世界上最好的事情,都发生在“别人家”,绝对不会是自己家。所以有人恨恨地说:“我从小最恨‘别人家孩子’,他们总比我优秀;现在又要和‘别人家老公’比,真郁闷。”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一方面源于羡慕妒忌恨,另一方面则因为缺乏自信,比对标准总是“别人家”如何如何,而没有去想不跟“别人家”比会死啊?你幸不幸福,不需要别人来告诉你,更不需要别人还没问,你就自动回答“我很幸福”。
一直在迷恋和变换偶像
央视报道日本政坛的世袭问题,罕见地引用了柯南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中的台词——原来编导也是柯南粉啊,而且隐藏得很深。现在迷恋偶像已经不是青少年的专利,有专家说,成人迷恋虚拟偶像和玩具,是内心“儿童化”的表现——请参照希望得到玩具火车作为圣诞礼物的谢耳朵。潜意识里,他们希望自己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彼得·潘,而梦幻岛就永远在那里。偶像是他们理想的自我的投射,所以,根据情绪和环境的变化,所迷恋的偶像也是可以随意变换的。
总是觉得老外歧视和利用中国
伦敦奥运会上叶诗文等运动员遭到不公正待遇,一家媒体连续发社论,称“西方对中国的不友好已经扩散得相当宽泛”、“西方世界经常给整个中国穿小鞋”。仅就叶诗文“禁药”风波而言,歧视是有的,比如《自然》杂志发表争议文章;但因此说到“经常给整个中国穿小鞋”,就显得有点草木皆兵了。我们总说大国崛起,崛起的不应该仅仅是GDP,还应该是国民的心态。
永远需要闺密或知己当垃圾桶
在一些人眼中,闺密(不管男女)是和空气、水、食物一样的存在,不可或缺,所以有“十年修得王小贱,百年修得柯景腾,千年修得李大仁”的说法。对于《我可能不会爱你》中大部分女王模式、偶尔公主模式的女主来说,李大仁这个男闺密确实太贴心了,简直是超大号垃圾桶,而且全年无休。但有多少人想过垃圾桶的感受呢?最终垃圾桶一定会有爆发那一天,所以,别把别人当无偿的垃圾桶,自己也别当垃圾桶,“闺密是用来被抛弃的”(情感专栏作家水木丁语)。
总是想听央视和公知怎么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一位成都籍传媒人紧急联系上在成都的老爸,问地震情况如何,老爸这样回答:要了解更多情况请上国家地震网查询。这样的长辈你一定不陌生:有事情发生,不信谣不传谣,听上面怎么说。一件事情,要是央视没有报,对不起,它不存在。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习惯性的谨小慎微(历史上因言获罪的例子太多了),另一方面,则可以理解为没有看法没有想法。
总是觉得只能适应现实
无线台庆剧《大太监》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一个僧人被无故暴打,李莲英问他为什么不反抗,僧人回答说,人最大的武器不是愤怒,而是忍耐。这个回答令人联想到《射雕英雄传》里写到的“金人有狼牙棒,国人有天灵盖”,都很悲哀。国人习惯了明哲保身,莫做出头鸟,顺应时势才是出路。
总是看别人在读什么书
桂纶镁在微博上赞扬阿尔贝·加缪:“在你的书里,我找到了朋友,在生命的黑暗处看见光亮,谢谢你,一生受用。”下面不乏这样的评论:小镁推介的书,我休息了就去买本……这也是诸如“2012年100本好书榜单”或“一生必读的××本书”等推荐书单一直有市场的原因,人们看到它们,第一反应会M之,算一下自己有多少本没读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1925年《京报副刊》请鲁迅开青年必读书单,他拒绝了。不是鲁迅不会开这个书单,他其实是想告诉青年人:读书是很个人的事。
总是为信息和断网焦虑
如果电脑、手机断网半天以上,你就坐立不安莫名烦躁,那你要小心了,这是“信息焦虑症”的前兆。信息焦虑症已经成为一个心理学的专有名词,研究者根据症状轻重分成四级:一是信息焦虑,二是信息恐惧,三是信息抑郁,四是信息躁狂。到了信息躁狂那个级别,每天接收海量电话和信息,让患者有英雄般的感受,情绪也会经历从不可一世到灰心丧气的大起大落。要对症下药,或者可以采用作家沈宏非的建议:自己把自己拉黑,跟这个喧嚣的世界保持距离。
评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