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者欧阳应霁:设计必须实用及可循环利用
在目前,“什么才算是有价值的设计”是个有争议的议题——在看到这个问题时,会免不了把设计与一些品牌甚至是名牌、往商业上是否成功、是否能够养活整个设计团队等等评判标准连结起来。这就有点儿忽略了设计有没有真正为大众、为人民服务,有没有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现在,很多我们看到的中国设计,不论是内地、香港还是台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面的产品,并没有好好为更多人设计。这种方向是我不太乐意看到的,如果设计都朝着这种方向发展,算是蛮危险的。
做设计的人一定要有很强的环保以及珍惜资源的意识,因为我们要面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也要知道创造的这些产品是要为更多平常的人服务。拿建筑界来说,就有一些建筑设计师很关心灾后重建,并会放进一些人文或是美学设计标准的创作。而在产品与服装设计这个方面,也有一些设计师是从一般人的生活出发,这一批设计师的作品虽然不是非常亮眼,也不经常得奖,但是我乐意看到的。比如香港的green at kubrick团队,他们近期在油麻地百老汇做了一个展览,整个系列都是用回收的制材,比如陶瓷、菠萝叶子、回收牛奶、咖啡渣、茶渣等等制作出的一些生活用品。他们也去了巴黎的一个家用品的展览,赢得了很多买家与设计研究者的关注,欧洲市场很看好他们的设计方向。这种设计路线就是我比较欣赏的。
马可也是我欣赏的设计师,她退下例外这个品牌,专心做“无用”系列。她在做的可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而在艺术的层面去探索衣服的可能性。最近她展出了一系列从山区中收集回来的山区居民的衣服,这可能算不上她的设计,但她把它转化成为了一种强烈的视觉表现,让衣服的质材来说话,让原原本本的衣服来说话。这就引起人们更大的反思。而做得顽皮好玩一点的,就有广州的工业设计师石川。他回收了很多水瓶,做出一个有点儿像玩具的、有点儿像摇椅的设计品,并为它起名叫神马。这就属于有概念,又与环保这种绿色形态很好结合的设计。
在我看来,设计的两个重点是实用以及可循环利用。我比较老派,认为设计就是要解决问题。这是我的英国教授教给我的理念,我自己也很认同。设计上的解决问题更包括发现和观察问题,并非实用这么简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师会认知社会,认知自己,认知整个周围的人群。这就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动作,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运用设计的概念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对于大陆的设计,我一直在观察,也交了不少朋友。最近我非常留意在北京做家具设计的一个设计师,叫做古奇高。他就是在做小规模的木家具设计。80后在设计这条路上应该怎么走,他算是一个榜样。从设计的环境上讲,从教育到整个社会,整个群体的精神面貌与素养,确实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环境的好坏。如果大家只是很功利地以炫耀为目的,认为我拥有这个设计品就是为了代表我的地位、我的某种财富,如果主流的认知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会与设计的理想状态越来越远。
《时尚家居》主编殷志贤:设计哲学需要一个有大师群的社会
在建筑这个行业,中国这几年出了一些不错的设计师。王澍之外,我还特别喜欢张永和——他们对于整个中国设计群的启发力是非常卓越的,因为他们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所具备的中国式思维。而我们中国的设计,之所以在国际上没有获得与文明古国相称的地位,就是因为设计不构成启发力,不会让别国的设计师想,只有中国人才会用这样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只有活儿,而没有一个独特的价值呈现给世界。
要做有独到价值的设计,首先你要有独到的思维。按照老外的思路去想问题,你想不过人家。而换另一个层面,老外却能够按照中国人的思路去问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获得红点奖的那把阴阳椅,竟然是西方人设计出来的。究其原因,首先,你要是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你才能去学习别人。西方看东方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前提是他自己有一个成体系的思维方式,他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去看东方人怎么理解这件事情,就有能力解读。中国也有看西方的传统。青花就是看西方的成果。只不过后来我们太自卑了,把自己全部否定。我们现在再粗俗,毕竟还是中国人,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不经由学院、传媒,仅仅经由生活方式本身,都会对你产生影响。可能不深刻,不形成体系,但怎么着都还是中国人。
我非常喜欢阿尔瓦·阿图,他的设计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尊敬、喜爱,人在自然中的喜悦,这应该就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像央视新大楼,就对周围的环境完全没有尊敬,给人感觉很粗鄙,很没有教养。大火事件之前我跟央视的人吃饭,就说,你们大楼里不能着火,不能发生恐怖事件,不能有人心梗脑溢血,不然必死无疑。因为它从底层到顶楼要换5次电梯,就算中间没人占用电梯,都要20分钟。设计根本没考虑到灾难发生后,人该怎么办。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设计都糟透了。
今后中国设计界的路,是比前30年更难的。因为认字算是简单的,遣词造句是没有止境的。你并不知道你在某一个阶段会停留多久。中国现在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哲学,这就需要出大师,但大师的诞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一批人养着他,各个领域都有族群,这些族群长期互动,才能够托起一位大师——他其实是一个群体的结晶。今天的中国,每个领域都缺少大师,没有一个大师群,很难造就一位精神或文化上的巨人。但中国人挺好学的,国学的复兴速度也挺快。虽然良莠不齐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但混乱时期是必然的,你就让它乱着,到最后它自然就会去芜存菁,歪理邪说自然被干掉。
设计其实就是解决生活中某些形而下的需求。有一些好的设计在解决形而下的问题时,也会触及到形而上。但在中国,各个领域都缺大师,我们就严重缺失形而上的需求。现在,还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充满诗意的?因为你不追求。你不追求就不消费,不消费就没有生产。比如说你要一个喝水的杯子,但你的唯一要求就是证明你买得起香奈儿,那么人家给你造个杯子上面打个双C,设计到此为止。如果整个民族的精神处在这个层面,那么设计也就只发生在这个层面。
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工业设计师无法单打独斗
在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一批设计师,是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设计师,王澍的设计可能在国内算不上主流,但在国外,他确实代表了一种中国化的东西。我一向认为,设计没有好坏,只有差别。王澍与其他建筑师的差别在于他把建筑当成一种文化在做,同时他遵循了可持续可循环的现代设计理念。
我以前是工业设计协会的,对产品设计这块比较熟。在这个领域,通过某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再将他的理念融入到产品之中,这种概率是非常少的。现在我们的工业设计,基本上是对批量化的、有预期投放市场的产品,做预期的设计。比如苹果几代下来,都在做预期设计——这并不是一个人的智慧,是一个团队工作的成果。
台湾开设在大陆地区的浩瀚设计公司,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设计团队。它共有150余人,主要给品牌做设计,比较大的是美的品牌。在2005年他们接手之前,美的算是一个不太知名的品牌。经过他们五年多的设计整合,美的的冰箱和洗衣机现在已经坐上了排位第二的交椅。
要让工业设计有价值,就要考虑到终端层面,重视客户的反馈。好用,好看。好用,要求设计有技术;好看,要求设计有审美。现在中国工业设计还处在初级阶段。尽管中国的工业发展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但我们毕竟是从农耕社会过来的,在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发展都比较慢。后三十年虽然发展快速,但又比较浮躁,立足点依然放在于比较粗放的加工产业,以及大批量的代工。国内企业虽然总量很大,但形成自主品牌的几率不高,还没有到能够铸就品牌、能做预期设计与规划的阶段。现在已经能够打入海外的海尔品牌,就是从二十年前就开始注重自主设计,把很多优秀的日本设计师请到海尔去。
现在中国的工业设计主要从时尚的角度出发,更多将设计重心停留在外观上。而在美国,他们是从终端体验出发的。因为美国并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他们更多的是从市场来做。欧洲很多的产品设计,又是从产品本身的技术、结构层面出发,根据产品,做出好用美观的产品。所以,成熟的设计应该是从产品或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而并非仅仅追求外形。
目前的中国设计,虽然外观可以和国外的产品达到一致,但拿出两把一模一样的电扇,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从产品出发的设计能够让电扇工作很多小时不会发热,转头不会钝掉。而只从外观出发的产品就不能做到这一点。有很多国内的产品质量不好,其实也有设计的因素。
现在所说的设计概念,已不仅仅包括企业的产品设计,还包括企业的营销设计、终端客户的体验设计。目前的大规模山寨是必然阶段,这不是一个设计范畴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在于人们素质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再者,我们没有扎扎实实打造一个品牌的习惯,普遍性急于求成,根本不会投入几年甚至几十年去研发某一款产品。设计师有很多都是海外学成,更有一些在大公司的设计研发部门工作过,但回到国内来,就会被大环境同化。
但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五年前、十年前,我们一起留学回来的那部分人基本都是在做自娱自乐的产品设计,跟企业都没有对称性。现在已经忙得不亦乐乎。以前,设计人都是分散接单,今天一单后天一单,现在,好的设计公司已经成为制造企业非隶属关系的核心研发团队的一部分,基本上是挂靠关系。像上海的龙跃与指南设计公司,就是专门为西门子在亚洲产品的开发提供设计支持。现在公司内部人员结构大概有三到四分之一是老外,这种多种文化的交叉糅杂,也使企业文化在发生变化。这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趋势。
《家居廊》主编颜宓:设计师必须懂生活
与我相识已久的蒋琼耳,一直致力于做出中国的奢侈品,上下这个品牌,将重点放在传统手工艺与设计相结合这个方面,是中国设计圈的首创,也做到了一定的高度。中国的民间艺术品在很多人看来都只是街头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但在国外,很多奢侈品品牌看重的恰恰就是这一块,不管是爱马仕,还是一些陶瓷品牌,他们都很强调自己工艺的历史。但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奢侈品,有的一些所谓的奢侈品也缺乏底蕴。
在家居设计方面,吕永中是一个出色的设计师,他各方面能力都很完善,除了做家具,同时还能做项目,能够从传统文化提炼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呈现一种现代中国美学。杭州还有一个叫做品物流形的年轻设计团队,它的创立者张雷,获得了我们杂志年度设计新秀大奖。他们与杭州政府有一些合作,开发当地传统工艺并转化为现代的家居用品,但他们不走奢侈品路线。他去年做的项目是余杭纸伞,却并非制造纸伞,而是把制造纸伞的工艺分解,比如说你看到的这把椅子或是这盏灯,就是用制造纸伞的工艺设计制造的。他们能够保留一种工艺,手工艺人也能找到新的出路。
北京的建筑师朱锫我也比较喜欢。我第一次看到他是他在北京做媒体中心,印象非常深刻。阿联酋阿布扎比也曾经划出过一个区,找全世界最出名的建筑设计师来这里做建筑,朱锫就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建筑师。他在空间的利用、外面的形态都很不错。
除此之外,我还很欣赏郭锡恩与胡如姗这两位上海的华裔建筑、室内、产品设计师。他们的风格不是中国风,而是非常国际化、很时尚,作品很成熟,是少数叫好又叫座的设计师之一,代表作有上海水舍酒店以及北京喻舍酒店。另外,我还很喜欢上下出产的一套竹编茶器——这些作品都最大限度体现出了设计最重要的因素:实用。
说起实用,我还跟朋友聊起过一个问题:艺术家大部分悲观,这让他能够创作。但是设计师一定要乐观。因为你首先要懂得享受生活,很悲观的人怎么能做出一个很好的设计让人去享受?设计的重点,在于让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巴黎Maison & Objet的装饰用品展,每年都开辟出一个设计馆,要进这个馆是需要经过筛选的。早年,中国企业能进馆的不多,因为主办方知道中国产品很多是抄的。但去年9月,第一次有中国设计师——周七月进入到了设计馆。所以,中国设计是一点一点在走上坡路,之前说的张雷,他本身是留学意大利的,去年,他的东西在米兰展上也获得了很大的关注。
放眼全世界,有很多好的设计、好的建筑,都与当地的文化相关联。中国文化里有很多精彩的东西,今天都在一步步流失。如果我们能够留住那么两三茬儿,设计在今天都会大不一样。
“Wallpaper*”杂志网站、Wallpaper*中文网站总编Malaika Bying:中国设计师并不畏惧条条框框
“Wallpaper*”对中国设计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的中国特刊之前,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中国下一步的发展,一定会唤起一股巨大的创造潜力。为了迎合这一大潮,我们刚刚开设了Wallpaper*的中文版网站以及微博帐号。
长期以来,确实有一批中国设计师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比如建筑师朱锫,他擅长将中国本土元素转化为现代艺术的形式以及素材。他为深圳建造的OCT创意展示中心,也将为深圳转型为设计之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当然还有王澍,他以精细的、几乎是手工制造的方式建造庞大的建筑,同时实现了建筑的持久性、创新性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如恩制作也因他们的建筑、室内以及家具设计脱颖而出,尤其是他们为上海水舍酒店所做的杰出设计。这些设计师更像是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大使,将他们从欧洲及美国建筑项目中得到的经验,活用于中国的现代室内建筑设计项目中。同时,他们亦深受中国本土影响、结合了中国传统工艺和技巧的设计,带往世界各地。其他让我们眼前一亮的设计师还有餐具设计公司“家” 以及家具内饰设计工作室“半木”——两者都非常成功地将历史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简明美感有机结合。
可能在现阶段,中国设计界都会认为,“模仿”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中国从古代开始,无论是清朝的画家,还是漆器或瓷器工匠,都将“模仿”大师之作当成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有能力于创造之路上取得突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之前,模仿都是必修课。我们眼中的现代中国设计师,也正在不断地取得突破。举例来说,艺术界非常乐于见到看到像徐冰、邵帆这样杰出的将传统进行再次创造(的设计师),在充分吸收西方设计精髓的同时再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
关于西方对中国设计的影响,MAD建筑事务所做了一个睿智的解答。他们没有一味模仿世界流行的建筑形势,而是在20世纪末中国整体引进的西方主流设计师的作品基础上,通过更深入的理解以及对可用技术的充分运用,重新塑造为独到的新形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建筑实践正在为中国之外的建筑师所推崇学习——在美国和欧洲,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实例。这些,正是如今中国设计的公信度的明证。
提到中国设计对世界设计的影响力,不妨看看汽车工业。中国用户正在重新洗牌汽车设计业。许多汽车制造商都争相在中国建立设计工作室,比如,通用汽车公司多年来都在中国拥有设计工作室(而它旗下的别克汽车正在逐渐转化为一个中美合资企业);宝马则在数月后要在上海开设其设计子公司Design Works的新工作室;奔驰也建立了一个新的设计工作室。由此可见,中国正在迅速成为汽车工业的核心。
另外,对于从事创意产业的人来说,无所畏惧的精神非常重要。中国艺术家与设计师没有受到西方艺术形式的种种规矩束缚,完全不畏惧打破条条框框,从多元化角度进行艺术创作。而目前鲜有西方艺术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评论
下载新周刊APP参与讨论